美酒佳餚

New bottle. New Spirit. 威士忌新瓶新酒

「烈酒」從來都不只是飲品,而是交際宴會的重要消費品;對於名酒愛好者而言,不同酒瓶背後的萬千因由,更可以構成足以鑽研一輩子的學問。威士忌近來在香港大受歡迎,不論就愛好者或是賣方而言均顯著成長,對於各種罕見而具有收藏價值的酒種,更是供不應求。 有業界人士看準日益膨脹的市場,便親自營辦大型的威士忌活動,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經營商以及威士忌品牌。一方面予公眾接觸更多的品牌,另一方面為本港市場引進不同新威士忌品牌,以及各種經銷模式,繼續為愛好者帶來「新瓶新酒」。 Text /張毯 Photo / Cheung Chin Yui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威士忌市場在香港日漸深化,不論是投資、收藏、品嚐乃至拍賣方面亦漸見成熟,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酒廠或代理進駐香港。本地亦有更多後起之秀從後趕上,以代理商兼品酒專家的角度,給予威士忌愛好者更多的選擇。眼見市場上一片蓬勃,有愛好者就此舉辦大型的威士忌展覽推廣活動,務求能夠讓愛好者之間互相交流,亦可促進整個市場的正向氣氛。 本港年中各個威士忌酒展當中,以在9月舉辦的「Whisky Live」可說最為盛大,會場內的攤位囊括各種歷史悠久及新生的酒廠品牌,亦有各種名酒試飲、調酒比賽及大師班分享等活動,不論對新手或是老手而言,皆可以是一嘗威士忌樂趣的埸所。該活動的籌辦人酒向文化董事黃國隆(Branco)說:「香港的威士忌市場愈見多元化。目前香港大概有兩個算稱得上大型的展覽,分別是我們的『Whisky Live』,以及於每年在香港嘉福酒店舉行的『香港威士忌節2017』。這些展覽及試酒推廣活動都有更為大型的趨勢,如我們去年的參展品牌有1,300個左右,而我們今年則至少有約1,800個,至少增加了四成至五成。」 本地威士忌市場的多元化 Branco原為傳媒出身,因愛好威士忌並在累積經驗之下,決定轉戰烈酒界,以銷售及代理商的身份舉行Whisky Live。他坦言最初有此決定,純粹亦是以興趣方面出發:「我個人本身對威士忌比較有興趣,而我身邊的另一伙伴則更是專門負責烈酒及名酒的媒體人。他覺得威士忌市場上有著足夠的商機,剛好又能夠聯連到協辦商、場地及酒廠等多方面,便決定舉行是次的活動。」 Whisky Live今年屬第二年舉辦,舉辦地點為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參與酒商來自蘇格蘭、日本以及中國等地,一連數天吸引超過逾千人入場,場內可憑公開發售的換領卷,試飲各種在零售市場難得一見的威士忌。對於愛酒之人而言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盛宴,對於主辦單位而言,亦同樣帶來無數機遇。Branco表示:「除了我本人喜歡喝酒之餘,我身邊的朋友也同樣喜歡,所以細想之下便親身走進市場。相比起紅酒及白酒,香港的威士忌市場其實仍算是起步階段,近年才開始見有普及以至年輕化的趨勢,像日威(日本威士忌,下同)突然被炒賣得很激烈,也是近年才有的事情。我們多少有點像『開荒牛』的角色,希望可以令更多人接觸到威士忌。一旦市場真的成熟了,你反而未必能夠輕易突圍而出。」 零售、收藏、拍賣 威士忌作為在西方歷史悠久的飲品,在香港並非新鮮事,但卻是在近年才人氣急升。一方面自然是因為資訊流動,任何人只要有興趣,均可以透過網絡了解任何酒種的特性,二是愈來愈多外國進口商看好華人市場,而選擇香港作為重要轉賣地。我們請Branco繼續為我分享本港威士忌市場的優劣,他首先說:「香港的酒稅始終較高,凡是進口香港而酒精濃度超過30%,一律按價錢課稅達100%,也就是一倍。這對於外國酒商進入香港,會有一定程度的阻力。」 儘管如此,仍有很多新生代理商崛起,期望攀上市場熱潮。Branco指出,紅白酒的酒稅相對之下顯得相宜得多,因此很多時候威士忌均需要紅白酒互相協助發售:「現時仍有人在日本或是其他地區購買免稅威士忌,然後回港轉手,外國地區的威士忌品牌亦較本港為多。就以台灣為例,他們的威士忌文化相較香港而言起步較早,進口量亦明顯較大,他們亦已發展出民間獨有的威士忌文化。」 在零售與收藏以外,近年另一興起的話題則是「威士忌拍賣」,我們就此向Branco請教市場概況,他則指出,拍賣市場未如坊間所言如此鼎盛:「如果就拍賣方面而言,會有傳統的酒商拍賣行增加威士忌拍賣的數量,但威士忌的行情增長並非特別顯著。近年亦常聽見有外商投資者來港,搜購有價值的名酒:又或是聽見有獨立裝瓶的威士忌,以高於底價兩三倍的價錢拍出。香港始終是國際城市,對於部份中東或是商業規模未及發達的地區而言,香港有較佳的可信度。」 即使只是對威士忌稍有認識的人,也知道成就一瓶好酒的主因是「酒廠」及「年份」。酒廠代表了酒液無可替代的特質,年份則代表名酒的厚度。兩者所帶來種種充滿「考據性」的細節,往往令飲家為之著迷,有時候差一個年份、差一個選桶,就能夠令一瓶威士忌升價十級。近年香港的威士忌市場愈見成熟,愛好者在追求傳統老酒廠的珍藏以外,更開始將目光注視於新興的「獨立裝瓶」市場。 「獨立裝瓶」(Independent Bottle,或簡稱IB)意指不從屬於任何酒廠,也不再強調年份的威士忌作品,相對於「官方裝瓶」(Official Bottle,簡稱OB)而言,則是回歸到個性化的設計包裝,以瓶身的美感以及釀酒的概念吸引威士忌愛好者。事實上,近年亦有不同收藏人士轉戰獨立裝瓶市場,相比起傳統酒廠,新生的獨立裝瓶在價錢及投資價值雖則不能同日而語,可是偏偏就是這一份前所未見的新鮮感,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與興趣。 華文威士忌接觸全世界 今年參加Whisky Live酒商當中,包括來自台灣的「威士忌坊」(The Whiskyfind),他們近年主打自家原創的獨立原裝設計品牌,而且以濃厚的華人風格為主題,包括「山海經系列」、「書法風格系列」等等特色之作,與傳統的蘇格蘭風格完全大相逕庭。品牌的創辦負責人周翔翎(Odin)表示:「我個人覺得華人社會對於烈酒的要求度是很高的,對外國威士忌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所以有天我就希望可以真正令威士忌的文化與產品,普及到整個華人的市場裡。為此我就創立了『山海經系列』,以當中的神話為主題,在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均設有銷售點,希望可以推廣更多關於威士忌的文化。」 正如於上文所提及,台灣的威士忌市場發展先於香港,而且不論在進口及營業稅上,均遠較香港為低,因此以外國品牌的代理數量一直領先於香港。除此以外,台灣民間的品酒及釀酒文化均較香港全面,例如來自台灣宜蘭員山的「KAVALAN 噶瑪蘭系列」威士忌,即曾以台灣的原創品牌身份,獲得國際威士忌評審的金獎等,在當地及國際酒界備受認同。Odin笑言,他會發展威士忌事業,最初一樣出於喜好:「我自己大概是在八年前接觸到威士忌,特別喜歡單一純麥作品,在幾年間的沉浸當中,我發覺威士忌是非常有趣的產品。到我自己投身這行業的時候,便希望能夠有更多種元素,能夠在各個方面更有變化,開發創造出新的產品。我一直覺得,威士忌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由的產品,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 「去品牌化」的意義 烈酒在全球各地皆是重要的銷售品,據有媒體的統計,2016年全球首十大的威士忌品牌銷售量,則由210萬箱增至逾1,200萬箱不等。如以單瓶計算,得出的更會是天文數字。Odin表示:「當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時候,總會接觸到不同國藉的人士,當偶爾語言不同的時候,卻又可以用威士忌來溝通,所以說威士忌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我因此希望,能夠製作出屬於華文或是中文世界的威士忌,以我們的觀點去接觸到全世界。」 威士忌坊所製作獨立裝瓶威士忌,其原酒多數來自英倫及蘇格蘭地區,而經由他們的製作及選桶,帶來獨一無二的口感,再根據口味而定名。例如最近他們最新推出的威士忌剛命名為「猴塞雷」。如果熟知國語的人便會知道這是粵語「好犀利」的諧音,在台灣當地長年被視為是模仿粵語的流行俗語。Odin表示:「發售獨立裝瓶最大的好處是,那不像OB官方裝瓶,沒有太多的制肘而在市場推動及策劃上顯得更自由。像麥卡倫、Glenfiddich那些大牌子,每年的銷售量都是全球性的,所以他們會以比較穩重而接近『工業化』的方式去做,今年的味道也會跟去年的相近。IB的話則好像自己就是一個品牌,可以撇除產地、酒廠或是品牌的引導,回歸到味道上面去看,看那是不是你喜歡的口味。」 Odin自台灣遠道而來,比較兩地的市場,亦同樣坦言香港的烈酒稅非常高昂,但仍對香港市場感到樂觀:「香港是一個比台灣更為國際化的城市,吸收新事物的速度非常快,亦可以容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想法。同一時間,香港的威士忌市場不像台灣已經呈現飽和的狀態,而是愈來愈年輕化。」 說到威士忌,自然離不開蘇格蘭品牌;可是如果說到近年的本港威士忌市場,則一定離不開日本的威士忌品牌。在媒體與飲家熱潮的吹捧之下,「日威」的聲勢水漲船高,價格在過去數年之間翻了數倍,而部份較為傳奇的典藏級酒種如「輕井澤」或是「秩父」等等,於價錢的升幅更是蓋過了傳統的蘇格蘭威士忌。 以香港為首個推廣區 承著日威在香港的人氣,有日本代理商亦因此到港,期望以新的網絡營銷方式,讓對威士忌有興趣的愛好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日本威士忌。於日本零售商店「信濃屋」中專門擔任業務開發負責的北剛(Tsuyoshi Kitakaji)表示:「其實在整個亞洲地區而言,威士忌也是極受歡迎的產品,但我個人覺得以數量上計,香港的客人則是最常見,近年間更有不少港人專程到日本採購威士忌,所以在新加坡、台灣以及多個地方當中,我選擇以香港為首個參展地。」 不論從名字或是技術而言,威士忌對日本而言均是外來產物,相比作為真正日本傳統的清酒,威士忌可說「非常年輕」。據資料顯示,首位將西方威士忌技術引進日本的,是生於十九世紀的技術人員竹鶴政孝,到上世紀20年代,老字號食品公司三得利(Suntory、當時稱為「壽屋」)才於大阪山崎地區建立首間威士忌蒸餾廠。短短在一個世紀之間,即能夠有與逾數百年歷史的蘇格蘭,以及其他地區的威士忌分庭抗禮。 嚴謹的製作精神 北剛表示,日本威士忌最初的技術均是取材於蘇格蘭,但過去數十年間不斷改進,此消彼長之下甚至能勝過蘇格蘭威士忌:「如果問到日本威士忌在近年為何特別受歡迎。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日本在製造技術上較為嚴謹,不論在處理任何技術方面均非常細緻。這是日本的工業精神,不論面對任何製作均非常認真,因此較為受香港人歡迎。」 香港對於日本產物總多少有點情意結,不論是電視劇、時裝、抹茶以至近年的威士忌,一樣能在本港市場大獲成功。對於接觸過兩地客戶的北剛而言,他認為香港與日本的威士忌飲者有如斯的異同:「我會覺得香港與日本的客人其實頗為相似,兩者之間對威士忌的知識與文化也有較深刻的了解,而且對品質的要求也較高,不像有部份中國的客人,他們喝威士忌總是『一口吞下去』。日本人的話,則會更為仔細地研究威士忌背後的材料、產地等各複雜的味道,亦更講究威士忌的After Taste。」 發掘更多日式蒸餾所 信濃屋目前在香港並沒有任何分店,可是北剛仍認為香港是不可多得的市場,因此來香港宣傳之前,便已開設了網上販賣威士忌的店面,香港客人仍可以透過信濃屋購買到名酒。對於香港市場,他不約而同地提出關於酒稅的問題:「香港的酒稅跟日本比較起來的確是很貴,同樣的商品在日本或是香港販賣,價錢卻可能差很多。但撇除了這一點的話,日本威士忌要進入香港市場並未如想象般困難,因為近來日威在國際上評鑑級別已達致世界頂尖的水平。」 日本有非常多傳統的老字號蒸餾所,令香港人於這些年來趨之若鶩,但北剛又指出,其實日本威士忌還不止於此:「日本現在其實仍然有非常新設的蒸餾所,而香港人仍然未得悉,因此未來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挑選出適合香港人口味的威士忌。同樣地,我所處理的威士忌品牌亦不止有日本,還有蘇格蘭地區的品牌,一樣希望能夠按照香港人的口味,挑選出合適的威士忌。」 北剛自2000年代中期起擔任烈酒採購的業務負責人,經常往返蘇格蘭、英國及歐洲等地,搜購不同的酒種,而近年亦有嘗試開發獨立裝瓶的工作。是次來港參加Whisky Live的活動除了為店舖品牌作宣傳,亦為大會擔任「大師班」(Ma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