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初創企業逆市展力 | 數量按年增6%達3360家 | 港獨角獸再增長

今年StartmeupHK 創業節2021在5月底於線上舉行,為期5日涵蓋14個主要活動,包括主題演講以及圍繞人工智能、金融科技、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房產科技等熱點話題的討論。事實上,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HK)去年尾曾進行初創企業統計調查,發現香港初創公司數目竟在疫市下按年增加6%至3,360家,僱員人數多達逾萬名。然而本港初創在市場信任、營運成本、人才及資金籌集方面均遇到嚴峻挑戰。生活服務平台Toby的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鄭會杰(Jason)就於創業節以過來人身份,分享自身創業及融資經驗;亦有創投公司以投資者角度,分享對初創企業的看法。無獨有偶,本地初創Animoca Brands亦於上月中完成8,888萬多美元(約6.93億港元)的融資,公司最新估值已達到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功晉身「獨角獸」行列。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社會事件及中美貿易戰為本港帶來種種經濟挑戰,香港的初創生態系統卻表現出非凡韌性。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HK)進行的《2020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11月,香港總計有3,360家初創公司,按年增加6%,較2017年多51%。目前本港初創僱員,包括創辦人在內,共有10,688名,雖然按年大減14%,但仍然比2017年多69%。至於場地總數方面,香港初創現時分佈在116處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場地數量按年增多26%,相對2017年增幅更高達87%。 初創企業涵蓋的行業廣泛,截至2020年底,本港初創公司以金融科技(468家)、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物流科技(385家)、專業或顧問服務行業(357家)的數量佔最多。另外,資料、電腦及科技(315家)、數據分析(241家)、設計(234家)、教育與學習(171家)及硬件製造(163家)等,亦是初創企業涉足的熱門領域。 儘管69%初創公司創辦人是香港本地人、另有5%是回流香港人士;26%的本港初創企業創辦人並非本地人,其中15%來自中國大陸、12.3%來自英國、10.7%來自美國,另外亦有來自澳洲(9.1%)、法國(7.9%)、加拿大(7.7%)、新加坡(4.5%)、德國(4.1%)、印度(3.5%)、意大利(3.5%)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成本人才資金成港初創三大挑戰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於2020年中,以問卷調查並訪談本地初創企業,受訪者遇到的最大挑戰是難以取得客戶信任(39%),其次為本地營商成本不停上漲(37%)、未能聘請適合人才(34%)、資金不足(31%),以及難以尋找投資者(28%)。本地社會對創科多抱懷疑,不過,獲科技園及數碼港培育的公司更容易申請銀行服務,而企業與大學合作一同申請政府資助,其審批過程亦更順暢和快速。此外,牽涉私隱問題的創新科技特別容易受社會關注,本地消費者會格外小心選用相關產品和服務,本港企業對此類產品的接受程度亦不高。 本地大學畢業生不太願意放棄穩定職業,以投入初創圈;加上本港對商業人才的培育遠遠超過技術發展,以致科技人才供不應求。此外,本地人才成本高昂,亦增加本地初創營運困難。參考統計處數據,目前本地從事專業、科學及技術活動的僱員,每月工資水平中位數達2.4萬港元(約3,100美元),相對在深圳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僱員每月工資約2,150美元,高出44%。 初創企業初期需消耗大量資金,目前本地初創的創業資金由數十萬至數百萬港元不等,惟不少創業者於初期近乎零收入。然而,由於本港缺乏活躍的天使投資者,企業需尋求海外投資,只有少數未能參與培育計劃的企業能在初期透過私人市場募集資金。即使投資者有興趣,亦可能因投資金額過大,難以達到收益目標而告吹,令初創企業集資難度大增。現時本地初創支援主要由科技園及數碼港負責營運的政府資助創業培育計劃,兩者分別向每家初創企業提供86萬至 600萬港元和50萬港元的資助,然而受惠企業只屬少數,申請成功率逐年下降。根據立法會秘書處數據,科技園創業培育計劃的申請成功率,由2015/16年度的48%,下降至2018/19年度約30%。數碼港曾於2016年將名額加倍,但2018/19年度的申請成功率仍然只有16%。 產品市場契合度是創業關鍵 營運初創一開始必需「燒錢」,所以大部分初創必定經歷募資(Fund Raising)階段。生活服務平台Toby自2016年開始創立,目前已達收支平衡,Toby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鄭會杰(Jason)在StartmeupHK 創業節2021論壇中透露,Toby總共經歷3輪融資,集資共約320萬美元。「一開始要辭去正職,更要聘請工程師建立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需要一定資金,所以首輪融資差不多一千萬港元。」雖然Toby亦有接觸海外及國際的「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又稱「創投」),但主要仍聚焦本港創投:「因為我們總部設於香港,對投資者比較方便和合理。融資要考慮所申請的創投在過去投資過甚麼公司,香港創投就比較支持本地市場,所以重點都放在香港創投。」 初創在融資過程,最常受到創投挑戰他們的市場定位 — 初創以香港為基地,但香港市場太細,回報是否很有限?擁豐富融資經驗的Jason對此問題相當熟識:「我們以前好進取,會預期用1至1年半時間發展香港市場,達到某個水平後,就拓展其他市場。但現時認為並非只得一個方法。雖然香港只有700萬人市場,但Toby服務範圍廣,每個服務都可以做更深入的垂直整合。長遠而言,我們仍需要擴展市場,未來會進軍台灣及新加坡市場。」目前,Jason需先保證主要市場 — 香港,可以達到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 Marketing Fit)以及收支平衡,內部財政狀況正面,在此條件下才會考慮擴展至其他市場。「因為『做服務快唔到』,好多用家回饋指,返來再用我們的服務是因為第一次已經物色到有質素的服務;所以即使我們有很多服務供應者亦幫助不大,反而有幾個高質素的會更好,而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栽培。」 人才是初創面對的三大挑戰之一,尤其招展其他市場,聘請適合人才至為重要。「雖然每個市場的產品都好類似,只需將產品搬過去,本土化例如內容及設計等要微調,但都跟原本分別不大。反而在新市場執行及運作就要『本土』,因為我們要說服很多中小企及自由職業者合作,這些比在香港困難得多,需要一條非常本地的團隊。」 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 Marketing Fit)是創業的金科玉律,Jason認為,Toby現時方向正確,不過產品市場契合度是一個持續進步的過程。「有兩個主要方面確認產品市場契合度 —— 定性(Qualitative)及定量(Quantitative),當中數據由客戶留存度及服務評級反映,我們亦會分析App Stores、MPS、Google Business 的評論等, 這些意見都是我們改善產品的主要投入。」此外,創辦人市場契合度(Founder Market Fit)亦是創業界另一個熱門詞彙,決定個人適合從事某類行業的條件。以Welab為例,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龍沛智(Simon Loong)就是典型銀行出身,畢業後在大型銀行工作近20年,非常熟悉銀行運作,尤其信用卡服務,因此創業時就憑藉自己在業界的優勢,選擇虛擬銀行業務。 創投著眼收入增長速度 在創投的角度,企業的市場契合度亦是舉足輕重,足以左右創投注資決定。在今年創業節另一場論壇中,Vectr Fintech Partners的聯合創辦人及執行合夥人Mark Muñoz指出,他們與企業的合作層面及資本轉移方面,已由純粹戰略;變成現時以建基於收益為優先,戰略次之。他認為,科技是初創的競爭利器,但容易被其他人複製:「我們現時追求並聚焦的是兩種事物:一是企業的收入模式(Revenue Model),尤其牽涉企業牌照及龐大投入費用等,我們現時尋求的是消費基礎模式(Consumption-Base Model)。另一樣是分配(Distribution),企業贏得首批客戶不難,難在如何令客戶倍數增長,市場的分配戰略對此尤其重要。企業需要有強勁的市場契合度,以及他們如何量度計算市場契合度及他們的目標。」 創投在考慮投資時,企業的收益(Revenue)對比其他指標,例如公司成長等,到底有多重要?Rakuten Ventures管理合夥人Sae Min Ahn表示,這是取決於期望(Expectation):「5、6年前我對收益的期望完全取決於公司生產甚麼產品或建立甚麼技術,但現時如果企業建立一個技術及產品,我會留意他們的收入增長速度(Velocity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