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貿發局:九成內企擬「走出去」六成藉港作跳板

香港貿發局最新公布一項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內地企業表示計劃在未來1至3年「走出去」發展國際業務,比例較疫情前的七至八成為高,當中高達62.1%企業表示會前往香港尋找專業服務支援,作為「走出去」的後盾支援,比例亦較之前的五成有所提升。 貿發局於5月至7月期間進行《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及RCEP機遇首選平台》調查,訪問791家主要在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營運的內地企業,旨在了解內地企業目前「走出去」的策略及面對的營商挑戰。調查顯示,83.9%受訪企業表示正面臨各種挑戰,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市場需求不足、融資困難等。   調查指內企疫後「走出去」態度更積極 報告指出,近九成受訪內地企業表示,計劃在未來1至3年「走出去」發展國際業務,逾七成內企希望前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貿發局在2019年曾進行相類調查,當時有76%企業表示,考慮在未來1至3年「走出去」,在今次調查之相關比例提升到近九成,反映內企在疫情後對「走出去」的態度更積極。而拓展市場亦已不限歐美,一帶一路和RCEP國家更開始超越美加(44.9%)成為首選市場。 范婉兒指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隨着香港和內地企業不斷深化合作,本港的商貿服務平台能發揮更好的優勢,憑藉廣泛的金融專業服務和全面的國際網絡,進一步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發掘全球商機。 范婉兒指出,由於在傳統海外市場營商面對的挑戰不斷增加,內地企業更積極尋求發展新興市場的機會,特別是前往RCEP及一帶一路等海外市場,71.6%受訪企業希望前往14個RCEP及一帶一路國家,亦有64.3%企業希望前往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及相關的新興市場,包括中東、中歐及東歐、南美、非洲等地,已經追上歐美先進國家的65.1%。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研究團隊)趙永礎指出:「主要在大灣區營運的內地企業大多首選香港服務,而在長三角營運企業則傾向並用香港和上海服務。」他補充,「走出去」企業主要有四大領域業務,包括物流運輸(28.8%)、市場銷售(26.9%)、投資設廠(23.3%)及海外採購(15.9%)。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研究團隊)趙永礎(左)及研究總監范婉兒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編輯精選

中總 蔡冠深:港成「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 服務國家「雙循環」接軌

在商界當中,熟悉東亞事務,有「東盟先生」之稱號,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香港一直是國際城市,海外投資和貿易進入內地的南大門,在聯繫東盟與大灣區更有著獨特優勢,回顧「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香港一直發揮連通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在「一帶一路」一帶建設中發揮關鍵的樞紐功能,尤其在金融、專業服務、投資、法律、風險管理等領域提供高標準服務支援,協助各地企業參與相關項目發展建設。面對環球政經新形勢急速變化,他指,香港應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合作發展,既擔當國內大循環參與者角色,也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促成者功能。 撰文:劉智恒、李樹明 蔡冠深指出,10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不斷加強,涵蓋範疇亦愈益多元化。在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共贏原則下,區域合作與發展已經取得相當的成就,「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質量越來越高,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目前,內地已跟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訂了20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交通基建、金融、經貿、創新科技、文化藝術等不同領域;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規模亦創歷史新高,累計投資接近4,000億人民幣。 香港一直發揮連通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關鍵的樞紐功能,在金融、專業服務、投資、法律、風險管理等領域提供高標準服務支援。他說:「香港尤其在專業服務、資金融通等方面,協助各地企業參與發展建設,並就相關項目提供重要支援。作為大灣區內最國際化的城市,擁有便利的營商環境、完善的基建和金融體系,以及熟悉國際市場的專業服務,在推進大灣區建設上可發揮關鍵作用。香港可協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入大灣區和內地其他市場的重要節點,發揮香港服務國家「雙循環」接軌的角色。」 打造高端航運服務平台 助內企攻海外 他提及,「一帶一路」蘊含龐大基建工程項目同沿線市場發展商機。香港尤其可發揮金融、會計、法律仲裁、風險管理等領域優勢,為港商同內地企業拓展沿線市場提供專業服務支援。香港可打造成為高端航運服務平台,提供船舶融資、租賃、航運保險等服務,並吸引共建國家更多與航運相關的公司投資香港。「以中總會員為例,有提供金融服務的會員企業,積極推介『一帶一路』優質企業來港融資,推動香港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並協助內地跨國集團及央企到港設立海外投融資中心或資本運營中心,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亦有企業計劃設立科創基金,投資科創企業。港商企業可積極利用香港完善的法制、品牌保障機制、創意人才等,配合在國際市場聯繫及品牌營運的經驗,探索更多“一帶一路”市場發展空間。」 海上陸上絲路開通現機遇  冀港盡快加入RCEP 有學者提及,香港位處東西方交匯,擁有優越營商環境和廣闊商業網絡,特別是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從中國沿海港口經過南海到東盟地區、印度,延伸至歐洲以及南太平洋)交往歷史悠久,了解所在國的法律法規、風土人情、商業及投資規則,故「海上絲路」較早發展;而「陸上絲路」包括中亞、西亞、中東等地區,在環球政經新格下呈後起之勢。內地於今年5月舉辦首屆中國 – 中亞峰會,國家主席及行政長官李宇家超今年先後出訪中東地區,足見國家對「陸上絲路」沿線市場的重視。 蔡冠深分析指,無論是「陸上絲路」或「海上絲路」,香港可擔當基建融資的國際金融中心,透過發行或配售股票及債券募集資金,也能直接籌措商業貸款。「一帶一路」沿線也有不少伊斯蘭國家,香港可進一步發展伊斯蘭債券及相關金融業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可善用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的使用。香港亦可鼓勵更多內地和「一帶一路」企業和項目來港上市,採用港元及人民幣雙幣模式集資,有助企業按資金需求靈活選擇,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除協助基建項目進行融資外,香港亦可為基建項目提供各種類型的保險及再保險服務,並提供如建築、設計、工程和項目管理等一次性服務,以及會計和法律等經常性服務。本港法治傳統悠久,擁有大量經驗豐富的專才,可成為「一帶一路」的仲裁、糾紛解決及調解服務中心。 中東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近年積極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特別在金融科技、基礎建設等範疇加大發展,中東近年積極推動科創發展。以科威特為例,該國提出「2035科威特願景計劃」,透過建立知識經濟發展戰略,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再新能源、環保等科研發展。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通過與大灣區強強聯手,着力建設全球科創新高地。香港科創平台可為中東企業提供全方位科研支援,協助當地初創企業開拓環球市場。大灣區亦致力推進高新科技與先進製造業發展。香港可協助包括中東地區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工商企業在大灣區探索創科投資機會、設立生產基地,推動將科研成果商品化,並把產品推廣至大灣區以至全國銷售。 [...]

博客

中國夥東盟建設亞太自貿區

由亞太區15個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本月2日起對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15名簽署國正式全面生效。RCEP區域的人口數目、GDP總值、貨物貿易額均佔全球比重約30%,這個全球最大自貿區終到了全面實施階段。 RCEP由15國在2020年簽署,計劃2022年1月生效。根據規定,只要6個東盟成員國和3個非東盟國提交核准書,便達到生效門檻。事實上,RCEP在2022年開始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紐西蘭和澳洲10國生效,韓國、馬來西亞及緬甸去年上半年亦陸續生效。最後兩國印尼及菲律賓,前者今年1月生效;後者完成核准程序,終在6月2日生效。 RCEP由東盟發起,東盟曾與中、日、韓、澳、紐及印度6國簽署「10+1」自由貿易協定,RCEP將6個「10+1」綜合成1個「10+6」。可惜,印度為了保障勞工及農民,暫時不加入,最終成為「10+5」自貿區。RCEP生效後,成員國之間90%以上貨物零關稅,分為即時實現或10年內降至零。服務貿易方面,金融、電信、交通、旅遊、教育等領域的開放水平將顯著提高,6年內全面轉為負面清單。投資方面,非服務業投資採用負面清單,清單以外不可新增限制,有利於各國企業相互擴大投資。 2022年RCEP首年生效,中國與RCEP其餘成員貿易額達12.9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7.5%,佔中國外貿比重30.8%;今年增長趨勢持續,首5個月貿易額按年增4.5%至5.11萬億元,繼續佔外貿比重逾30%。 東盟成為中國最大交易夥伴 其實,在RCEP之前,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中國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而東盟自2020年起取代歐盟,躍升為中國最大交易夥伴地位,持續3年至今。隨着今年RCEP對所有東盟成員國生效,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將更上一層樓。2022年中國東盟貿易規模繼續增長15%至6.52萬億元人民幣,佔中國整體外貿比重升至15.5%,佔中國對RCEP貿易比重更高達50.3%。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東盟貿易增速高於對整個RCEP區域。今年首5個月,中國東盟貿易規模增長9.9%,高於中國對RCEP的4.5%增速。至於去年全年,前者增速15%同樣高於後者的7.5%增速,顯示東盟對中國經貿發展越來越重要。 今後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將持續增加,首先,RCEP對印尼及菲律賓今年才生效,而印尼是東盟10國經濟規模最大,RCEP生效有助推動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其次,東盟將增添新成員──東帝汶,去年11月東盟峰會原則性接納東帝汶的申請,上月峰會更批准加盟路線圖,東帝汶需簽署涵蓋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方面共66項關鍵協定,才能成為成員國。 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除了經貿之外,中國與東盟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出席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時宣佈,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就雙方未來關係提出5點建議,即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5大家園,涵蓋政治軍事、公共衛生、经贸發展、绿色環保、交流合作5方面。 去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局之年,《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行動計劃(2022-2025)》公佈,根據共建5大家園的願景,提出48項行動計劃,當中以共促繁榮(共21項)着墨最多,當中首兩項行動計劃是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以及共同全面有效落實RCEP。 中國與東盟去年11月啟動自貿區3.0版談判,涵蓋貨物貿易、投資、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和供應鏈產業鏈合作,盡早實現服務貿易開放由正面清單過渡至負面清單,打造更包容、現代、全面和互利的自貿區。今年2月、4月及6月已分別舉行3輪談判,中國商務部表示,今年全面推進談判,期望能增強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除了貿易更一體化外,亦帶動RCEP發揮協同效應。由於自貿區11個成員國與RCEP重叠。3.0版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面的新規定,只要與日、韓、澳、紐4國達成共識,便可推動RCEP 2.0誕生。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估計,到2035年,RCEP將帶動區域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量達到8571億和9837億美元。 RCEP面對印太經濟框架挑戰 不過,RCEP要面對兩大對手的挑戰。RCEP成立前,亞太區已有一個區域𣍝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CPTPP在2018年底生效,成員國有11個,包括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及秘魯。RCEP自由化水平與CPTPP仍有一段距離。面對CPTPP,中國早在2021年便提交加入的申請書,化被動為主動。 [...]

本港時事

貿發局七項展會活動吸引近56,000名買家 展商:最快半年回復疫前水平

本港展覽業逐步復常。香港貿發局表示,上週結束一連三天舉辦七項展會活動包括:香港禮品及贈品展、香港時尚家品展(Home InStyle)、香港國際家用紡織品展、香港時裝節(Fashion InStyle)、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以及香港國際授權展,合共吸引來自逾130個國家及地區、近56,000名買家親臨參觀採購。當中非本地買家佔整體數目約六成,主要來自中國內地、東盟國家、台灣、美國、日本及韓國。另據貿發局在展會期間進行的參展商及買家訪問顯示,大部份受訪者預期,業務和銷售將於半年至一年半內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貿發局首次在4月同場舉行七項時尚生活及授權的大型活動,將家品展和時裝節重新定位並命名為Home InStyle及Fashion InStyle,為國際買家帶來更多元化的創意產品。而授權展亦調整定位至涵蓋多個時尚生活範疇,為業界帶來更大協同效應,成功開拓更多跨領域的商機。該局喜見不少展商能即場接獲訂單,成績令人鼓舞。 她續指,香港作為推動區內創意及知識產權貿易的重要樞紐,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樑。有見今次的佳績,香港貿發局期望透過舉辦更多大型國際展覽,包括9月的CENTRESTAGE及香港鐘表展,進一步把握RCEP和東盟市場,以至全球所帶來的機遇,鞏固香港作為環球採購中心的角色。 今屆展覽成功吸引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包括來自東盟及歐美國家等地的超過4,100家展商參與。展覽以「展覽+」(EXHIBITION+)線上線下模式舉行,透過智能商貿配對平台「商對易」(Click2Match),買賣雙方可以商談合作直至4月29日。而截至本月23日,貿發局已協助買賣雙方安排超過2,600場商貿會議。   逾半展商及買家對前景感樂觀 大會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展會期間訪問了約850名參展商及買家,逾半受訪者(52%)認為,隨着各地檢疫措施放寬,商旅活動全面復常,將為銷售及營收帶來正面影響。近七成受訪者更認為業務和銷售將在半年至一年半內回復到疫情前水平。而大部分受訪買家表示香港(85%)及中國內地(60%)是他們參與展覽的首選地。受訪者亦認為北歐、西歐(21%)及東盟國家(15%)將會是他們未來兩年開拓的目標銷售市場,對當地業務前景感到樂觀。 產品趨勢方面,家品展受訪者認為簡約設計(41%)的家品將會是今年市場的重點趨勢;而禮品展的受訪者則認為環保(61%)將大行其道。而最大增長潛力的家品分別為戶外、露營及園藝用品 (24%)、環保產品 (20%)、健康生活及保健用品 (18%)及廚具及餐具 [...]

本港時事

貿發局四大工作焦點 鞏固港商業樞紐角色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日前(19日)公布2023/24 年度的工作焦點,致力向國際商界推廣香港優勢,鞏固香港作為商業樞紐的角色,多角度全方位說好香港故事。 貿發局主席林建岳 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展望未來,貿發局的工作焦點將繼續積極配合特區政府重振經濟的施政方向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方針,於今年舉辦連串展覽、會議、海外推廣及營商活動,進一步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並鞏固香港作為環球商業樞紐的角色,全方位聯繫本地、內地及國際商界,為他們創新機遇。」   2023/24年度貿發局4大工作焦點: (1)助港招才引資:透過多元化商貿推廣活動創造商機,吸引內地及國際公司利用香港作營商平台。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貿發局會繼續聚焦「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機遇,並且推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樞紐的角色,吸引環球企業通過香港的營商平台拓展業務。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推出10周年,今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增設特別內容,分享倡議十年的成果。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繼續是焦點所在,貿發局將透過「GoGBA灣區經貿通」一站式支援平台,以及今年5月舉行、以「創新升級.香港論壇」(Smart Hong Kong)和「港.潮流」(Chic Hong Kong)作為旗艦活動的「粵港合作周」,向環球商界推廣香港在大灣區的角色。 貿發局亦會不斷優化「亞洲金融論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及旗下多個行業會議的投資項目對接服務,全方位推動內地企業、香港專業服務及海外項目擁有者的三方合作。   聚焦東盟RCEP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