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兔年展望 大展鴻圖(1月26日)

吳老闆週記(1月26日) .內地人已回復心情,恢復消費信心;同時,房地產市場基本上亦搞掂。 .在去年低基數效應下,今年增長肯定不止5%或6%,而是可以「破八」。 .香港人口多年來並無大增長,行業亦愈來愈單一,政府需要快快行動。   農曆新年假期剛過,在此恭祝大家開工大吉、工作及投資均得心應手、闔家平安、事事順利! 農曆新年期間,觀乎香港市面,雖然出外旅遊人士不少,但飲食業的消費仍非常強勁。事關以往一眾食肆歲晚收爐後,通常休息幾日才啟市,市面較為冷清,今年則一反常態,很多食肆都開門,通街都是人。以此看來,今年1月的飲食業數據隨時破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發現香港飲食消費很貴,無論水果,抑或食肆,特別是並非大眾化那些,價錢比起兩、三年前加了很多,感覺上通脹不止最新公布的12月只得2%那麼低。隨着過去幾年香港流失了逾20萬人口,未來當經濟反彈,勞動力短缺(當中,最先缺的,是旅遊業,其後便會行行皆缺),通脹3個月後將會升得很急,與全球走勢剛好相反。 消費回復  樓市搞掂 內地方面,春節期間市面就更墟冚,因應朋友所講及網上直播所見,所有景點區均人山人海,食碗粥都要排隊兩小時,十分誇張;即使二、三線城市,也有週邊鄉郊地區人士湧入;不少返了鄉下過年的,再帶同鄉下親友出城,總之消費市道極度暢旺,估計這幾日的數字,也會破過往同期的紀錄,而非追回疫情前水平般簡單。 這可歸因於大家困得太久,但航空公司航班及領事館簽證等尚未搞掂,以致出國旅遊人數不多,只能在國內週圍走。前往香港的情況亦差不多,反而前往澳門的人數更多,這可能在未來幾日會有改善,然後慢慢恢復。 以此看來,內地人已回復心情,恢復消費信心。同時,房地產市場基本上亦搞掂,聽聞中型房企很多短債變了長債,未來兩、三年只需還息,而且利息不高,即是要輸的已輸了,頂多不見了一大截,執笠則不會再出現。未來只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回復市民的入市信心;芸芸檔次當中,相信率先恢復的,是大城市位置靚的項目,樓價可於年中左右回升。 內地疫情應可判定成為過去,皆因不少地方的累積感染率短時間內達八、九成,群體免疫保護一下子到位,加上病毒並無像以往般6個月變種一次,現仍停留在Omicron,而且新疫苗將源源上市。事實上,近日已少有聽聞再有新增個案,二次感染更是從未聽過,相信不會有第二波,政府未來將會全力搞好經濟。 晶片市場  繼續惡鬥 為了提振經濟,相信人行還會減息,結果就是內地瓣瓣皆掂;再次重申,本欄認為在去年低基數效應下,今年增長肯定不止5%或6%,而是可以「破八」,唯一看不清的,是與美國的關係,而這相信難以緩和,雙方繼續角力。 首先,美國仍會推動「去中國化」,大部分納指大企業都可能會從中國撤走。不過,廠商從中國撤走,搬到其他地方被吸收,才算搞得掂,而先頭部隊搞得掂,後面才會陸續有來,繼而對內地製造業未來兩、三年產生影響。 隨着中國生產數量大、效率高、價錢平,廠商要完全撤走,難度十分高。且看越南,隨着三星、日本早就進駐電子領域,現時連衣履、玩具都不生產了,豈有容量容納美國,除非搬到印度,但印度製造業水平與中國難媲美;另外,除非企業寧願賺少些,或將成本轉嫁到買家。這樣看來,結果將是企業被逼發展兩個平台,G5一個,內地一個,就像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一樣。 至於高科技領域,內地此前處於捱打狀態,但根據目前形勢判斷,在電動車市場將惡晒,餘下只剩晶片市場大鬥法。如果內地搞得掂需求量大的晶片,而非最高科技的晶片,做到不假外求,外國對手就會「瓜柴」。隨着中國人多,願意掟錢研發,專利愈來愈多,遲早一定砌到出來,繼而商業化,再量化生產,將價錢壓低,在裏面勝出者便能贏盡全世界。醫藥領域亦會如是。 且看中國戰鬥機的發動機,已很先進,將俄羅斯比下去之餘,就連美國都未必及得上。據聞內地過去3年升級的新式重型戰鬥機,約有1,200架,還多過美國、北約及俄羅斯的總和。這還不特止,近日內地官媒報道,解放軍殲-20戰機曾逼近台灣本島海岸線,但台灣「毫無察覺」,反映其雷達隱形技術十分厲害。 檢討政策  增競爭力 美中繼續角力,香港夾在中間,認真麻煩,雖然作為服務業中心,憑藉旅遊、教育、醫療,以至金融,經濟也會好到不得了,但問題是只靠食老本,即使有排食,新產業卻欠奉,高科技便無份,物價更愈來愈高。 且看阿里選擇到新加坡建立全球總部,成為當地最高大廈,就十分大鑊,影響很深遠。事關此前的民企老闆入籍新加坡,涉及的是私人資金,未必會大量投資當地,阿里卻是商業行為,在做生意。此例一開,相信內地大民企更不會來港設立總部,而其實,回顧過去,在港買入整幢寫字樓作為總部的內地企業,主要是銀行及險商,民企除了恒大,已數不出有哪些,反映香港的吸引力存在問題。 事實上,香港正被新加坡及深圳夾着來打,後兩者的優勢,包括擁有大量流動人口——深圳常住人口1,768萬當中,非戶籍人口達1,212萬人,佔比68.5%;新加坡人口過去30年則增加了超過200萬,最新為564萬,當中156萬人為非居民,包括大量廉價勞動力。 反觀香港,人口多年來並無大增長,廉價勞動力主要是家傭;同時,行業亦愈來愈單一,既無賭場(只得馬場),又無夜總會,想不到這兩瓣都輸給新加坡,近年就連財資管理,也被撬走不少生意。港交所(00388)亦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過去5年有多少本地公司收錢?如是者,香港已無多少本地大企業,只餘幾間地產商。 總括而言,港府需檢討一系列政策,例如人口政策,以至房屋政策——不要再興建公屋,以居住年資及樓價折扣,吸引公屋住戶購買居屋,由租戶變業主;此外,還需定好定位,發展新的產業,兩樣均要快快行動,不要像近日通關般拖長來做,否則競爭力愈來愈低,資金不會流入香港,影響中長線經濟發展。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於農曆假期前繼續向上,恒指上週五(20日)收報22,045點,不過在此水平仍屬便宜,貢獻大市上升的,主要是電商股,其餘板塊很多還未上升,且看內銀股,收益率仍達10厘、8厘;不少三、四線股份,具質素的,跌到超低價亦未上升。 因此,這個牛市只屬開始而已,還有排炒,將會一浸一浸地升上去,隨時升到今年年尾。投資者有錢的話,不妨買貨;無錢的話,也不要將持貨沽出,否則,賣了的貨會買不回。 美國方面,個人依然認為,通脹將回落,因為氣價已下跌了很多,油價則在俄羅斯狂賣石油給印度下亦不會大升,估計聯儲局未來多加息一次後,便會停止加息,而在衰退陰霾下,最快3個月後即5月更開始減息,以致經濟只會軟着陸,美股難以大跌,唯獨看淡納指,因為中國企業的專利愈來愈多,美企以往的優勢會逐漸消失。另外,隨着美中息差收窄,美元會下跌,人民幣會上升。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內地疫情勢續升溫 民眾無需恐慌(11月19日)

吳老闆週記(11月19日) .病毒在Omicron這一代,很可能是最後版本,毒性已減弱。 .港股反彈,主要仍是兩個板塊,下一個上升的,應是零售。 .內地高科技領域將贏盡全球,只是在低軌衞星一瓣走漏眼。 內地單日新增感染數字拾級而上,本週二(15日)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2萬宗後,本週四(17日)已上升至25,353宗,相信此趨勢將持續。當中,最麻煩的是,一直以來使用的滅活疫苗,對Omicron無效,而針對Omicron的新疫苗據聞卻未能量產。 不過,大家不用恐慌失措,事關國家肯定根據大數據及科研資料等計過數,認為面對得到後,上週五(11日)才會發布優化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而一開始行這條路,便無得返轉頭。 事實上,隨着取消全民核酸及判定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內地公布的單日新增感染數字,雖然會低過實際數字,但仍無可避免地上升。因為Omicron的傳播力極強,而現時幾乎全國都有疫情(相信這次傳播,乃十.一的手尾,只是一直防控着,卻清不到底,卒之在6個星期後的目前,便爆了出來),加上取消了全民核酸及判定次密接後,難免走漏一、兩個帶菌者,繼而一傳十、十傳百,就算全國感染人口比例只得1%,但中國有逾14億人口,這已相當於1,400萬;就算次密接者的感染比例只是十萬份之三,數量也很大。 防疫政策轉調  方向正確 然而,防疫政策轉調的方向絕對正確,原因有三。第一,防疫控疫的經濟及社會成本很高,老百姓頂不順了。且看南京,上月尾南京鐵路堯化門站貨場爆疫,即使政府控得很好,短短3日已將感染數字封頂,但市面都靜了兩個星期,直至近日才回復暢旺。 第二,一些二、三線城市的醫院,過去三年因為疫情關係,估計累積了大量其他病患、手術需要處理,不能再拖,醫療系統壓力很大,否則此類病患的死亡率,更高於新冠,相信政府必定掌握有關數據。 第三,新冠病毒已變種到毒性減弱,不再是肺炎,而是上呼吸系統感染,重症率很低,死亡個案更是零,反而香港每日仍有幾宗死亡病例。而且,病毒應在5、6月時出現第六代變種,但現時已11月了,都無出現,只得Omicron的分支;換句話說,Omicron可能是最後一個變種版本了。 新增感染可能會維持於較高水平約半年,期間略有起跌,才會回落到像現時的美國、印度一樣。不過,各地政府已做好了準備,例如廣州就增闢了方倉,聽聞南京也在醫護人手上落足工夫。現時內地最重要做的事,就是避免老百姓眼見感染數字爆升而出現恐慌。因此,一眾官媒近日已不停宣傳,增加老百姓對變種病毒的認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提升免疫能力。 下一個反彈板塊——零售 從美股等投資市場的表現,也反映投資者認為內地今次會無事。港股方面,作出大反彈的,主要還是兩個板塊——電商與內房。前者皆因之前超賣,以及政策放鬆,企業重新投資,配合已執行了裁員等降低成本措施,未來盈利將再進入增長期。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對外對內布全局 中國經濟勢反彈(11月17日)

吳老闆週記(11月17日) .內地優化防疫政策,因為具備四因素。 .國家強大,才會出現G20峰會的情境。 .支持內房措施將陸續有來,風尾已過。 內地上週五(11日)發布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包括密切接觸者及入境人士的管理措施,由「7+3」變成「5+3」,市場反應十分正面及積極,相信未來有望進一步放寬。 事實上,內地的防疫政策是時候轉調了,皆因具備多項條件。首先,針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而研製的多款新疫苗即將面世,據聞現正接受特別群組預約接種;有關疫苗所採用的技術不止是滅活,還有mRNA,接種的方式包括吸入式,比起注射式保護力更強。 病毒減弱  死亡率低 此外,內地單日新增感染個案拾級而上,本週二(15日)突破了2萬宗,為今年4月以來首次,回看上週二(8日),則不足9,000宗;當中,淨計重慶,同期就由不足500宗,增加至近3,000宗,以此走勢看來,未來一、兩日很容易過萬宗,反映這隻病毒傳染力極強,只要1個人帶菌,很快便傳染很多人,除非所有地方都能像南京般管得好,上月尾南京鐵路堯化門站貨場爆疫,3日已將感染數字封頂。 最重要是,病毒雖然傳染力加強,致病力卻減弱,尤其是在全民疫苗全程接種率逾90%、60歲以上基礎免疫全程接種率逾85%下,已形成免疫屏障,以致重症及死亡率很低。 同時,內地的治療方案愈來愈到位,中西合璧,中藥行先;而且,在官方及專家等的宣傳下,民眾對健康的知識及保護意識愈來愈強,知道在甚麼情況下,怎樣處理,有病癥就去看醫生,自己保護自己。 G20  習近平威到盡 其實,以上一切,皆是中央布的局,讓「二十大」過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可外出見人。且看近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G20峰會,習近平便威到盡,各國領導人逐個輪着與他單獨會面,若非國家強大,怎會出現如此情境?因此,內地定出任何國策,照跟便可以了。 反觀美國,過去大半年在很多方面都輸了,包括俄烏、5G等。西歐已開始不理睬之,澳洲亦然,只餘日本這個死硬派,英國可能也想閃開;究其原因,就是美國一味得個講字,利用盟友在前面搞搞震,只顧自己賺錢,不理其他國家死活。話說回頭,近日全球反彈,轉捩點正始於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港股反彈待確認  群體免疫下一步

吳老週週記(3月17日) .根據圍封強檢數字,Omicron似乎要所有人中招才會「收手」。 .香港付出的經濟及人命損失已很大,政府應思考下一步怎樣做。 .中國肯定不會與俄羅斯結成軍事聯盟,但會在經濟上作出幫助。 港股反彈待確認  群體免疫下一步 港股本週大落大上,本週三(16日)單日升幅幾乎抵銷此前兩日所跌,很久未見過這場面,尤其是連大藍籌的波幅都極大,京東(09618)及美團(03690)本週三單日大升超過三成。 本欄於本週一(14日)的文章已指出,港股是政治市,現時正是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由副總理劉鶴主持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指出,關於掀起今次跌市的炸彈——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 消息一出,資金終於入市買貨,對撼沽盤,相信買家與賣家的對壘,還會維持一日,如果今天(17日)港股成交量大而不下跌,未來還會反彈;如果成交量大但再下跌,反彈便會完成。不過,港股跌到如此低殘,實在十分抵買。投資者有錢的話,不妨入貨;如果無錢,只能企埋一邊,千萬不要借「孖展」賭。 病毒傳染  並未減慢 疫情方面,先說香港。政府公布的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每日徘徊在兩萬多至三萬多宗之餘,圍封強檢的陽性比率,回落速度亦比預期慢,雖然私人屋苑的中招率維持在低位,但公共屋邨卻仍達雙位數;此前中招率達兩成時,估計已有一半人受感染,理論上病毒傳播速度應會放緩,惟現實趨勢卻非如此,以此看來,Omicron似乎要傳播到所有人中招才會「收手」,現時受感染比率可能達六、七成,一、兩個星期後更達八、九成,到時香港就是全球群體免疫力最高的地方。 香港為第五波疫情已付出龐大代價,包括經濟及人命的損失,政府是時候應思考一下,接着下來要怎樣做才是最好? 經濟方面,既然政府這樣有錢,淨計外匯基金有4萬億元,每年4%回報便有1,600億元,加上其他稅收財源滾滾,尤其是印花稅,包括地產及股票,又是一大筆,便不應這樣孤寒。 人命方面,減少死亡更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然而,每日死亡個案仍達300宗,政府在搞甚麼?既然兩款新冠口服藥物有效減少入院及死亡風險,為何首批只夠用作5,000個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