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在香港後疫情數碼經濟中復甦的關鍵

世界經濟論壇自 2011 年已確立數據為一種資產類別,肯定其作為貨幣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十年後,數據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大多數數據驅動的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佔盡優勢並擴大了其影響力,尤其是在封城和在家工作期間。 作者:NetApp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福生 因此,不足為奇地,「更以數據為本」是許多亞洲經濟復甦計劃的重要一環。例如,香港政府於一月下旬推出了「智方便」應用程式,為所有本地居民提供單一數碼身份和身份驗證,以便在線上進行政府和商業交易。通過「智方便」 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利用智能手機中的生物識別技術,來驗證他們在「智方便」 上以香港身份證註冊的身份,並登錄網上服務。應用程式現正擴展服務範圍以保存用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紀錄的二維碼,為恢復跨境旅行作準備。 對於希望利用數據更快速地重建業務的公司來說,強大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已是耳熟能詳。然而,「數據管理」的核心原則同樣重要,可惜現被忽視。有效的數據管理從根本上使用戶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存取正確的數據。為此,組織需要像處理個人財務一樣謹慎地對待數據。 1.匯集資產以增加「淨值」 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致力發展香港的智能銀行體系,包括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 FPS)、發出八家虛擬銀行牌照,以及開放 API 框架,讓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可以存取和使用銀行生成的數據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金管局的智能銀行舉措,還延伸至促進中港之間在貿易和其他數碼支付平台上的更多交流合作。 新冠肺炎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如何配置個人財務,每一位香港居民現在都可以通過按需檢視綜合的存款、提款、投資、強積金供款和按揭貸款來作出更明智的理財決策。如同在金管局開放 API 框架之前,消費者的部分資料被局限在不同地方一樣,許多企業還在面對數據孤島的問題。事實上,五分之二的數據驅動型組織因為有至少 50 個內部數據孤島,仍然未能看得透徹其業務的增長軌跡。 其中包括儲存在員工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伺服器以及辦公場所、數據中心和公共雲(如 AWS、Microsoft Azure 或 Google Cloud)中的全閃存陣列中的散亂檔案和數據。將這些數據結合在一起的基本流程應包括獲得組織的支持、發現數據的儲存位置、將分佈式數據集的「儲存單元」串連起來並使其以單一系統的方式運作,同時管理數據的使用方式以及嚴格遵守網絡安全協議。雖然這些步驟看起來像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絕不會是徒勞無功的。根據數據指出,於數據管理方面的領先者,平均要比落後者賺多 69%收入、多 57%利潤,以及多72%客戶滿意度。 為了克服時間和內部技術的限制,如阿斯利康等領先業界的企業已轉向自動化軟件,以確保其數據儲存庫互相連接並提供價值。該公司的新冠疫苗生產效率,因能夠整合全球同時部署的 20 億劑疫苗的數據而有所提升,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其諸多數據中心和雲端之間的一個軟件驅動的data fabric。 2.根據當前的需要「儲存或提取」 一旦企業開發了連接不同資訊來源的數據結構,它就必須開始像處理鈔票一樣處理這些數據。我們可以500 和 20 港元的鈔票,來比喻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和使用具有不同價值的數據。當人們需要購買更昂貴的東西時,他們需要確保錢包中有足夠金額的鈔票,而不打算立即使用的現金都應被存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妥善保存;同樣地,並非所有數據都具有同等價值。對於可即時存取的數據(也稱為「Hot-Data」),企業可以考慮將它們保持在一個可快速存取的地方,而不被使用的「Cold-Data」則應該被收藏起來,直到再次需要它。 這種做法有兩個原因。首先,企業將無可避免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例如,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的數據量正以每天1 TB 的速度增長。其次,就像不可能將畢生積蓄塞進一個錢包一樣,辦公場所的全閃存陣列儘管允許用戶更快地存取數據,但始終容量有限。如同儲蓄戶口,雲端是儲存大量數據更為理想的地方,而軟件則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傳遞資料的「自動櫃員機功能」。此功能也稱為分層儲存技術,可自動識別非活躍數據,並以一杯咖啡的價錢將其遷移至雲端儲存平台上。有兩個實例可以理清上述情況。在醫療保健領域,於病人出院後一般不會經常需要用到病歷紀錄,但依然需要將其保存以備將來的需要以及滿足合規要求;分層儲存技術將這些數據遷移至雲端,直到有需要時才把數據遷移回來。 在媒體公司,製作團隊需要實時存取視頻、文件、音頻和圖像檔案來準備每日的新聞,將「Hot-Data」保存在原地,而不是花時間通過互聯網將數據從雲端下載,明顯更為便捷。一旦新聞製作程序結束,繼續將「Cold-Data」儲存在原地的全閃存陣列中,就相當於使用一輛跑車作為校巴般——既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每個人,其效能和成本又遠比所需的要高得多。這個實例再一次證明「Cold-Data」應被儲存在雲端上。 為了讓數據真正成為我們新經濟中的貨幣,它終究須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儲存,並能在數據結構中無縫流動。雖然管理這一資產類別絕非易事,但即使複雜性增加,企業亦可利用其他先進技術來簡化流程。這些技術容許組織比以往更輕鬆運用所需的數據來發掘新的商機,加快創新和優化營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