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Marie de Villepin.為未來開一扇窗

1986年出生的藝術家Marie de Villepin,行年36歲,正是藝術生命熾熱地盛開的時候,然而透過觀看其亞洲首展《Murmuration》中的十多幅抽像畫作,又的確可以強烈地感受到當中的生命力。她背景雄厚,父親是法國前總理Dominique de Villepin,一出生注定不平凡,而弟弟Arthur de Villepin目前在香港經營家族畫廊;美國出生,印度成長,曾從事模特兒、樂隊主音,事業橫跨娛樂與藝術範疇,但對她而言,基本上都如出一轍,一環緊扣一環。25歲那年,自小畫過不停的她,決定朝藝術家之路發展,並以畫筆化作創作媒介,原來已一恍十年。 TEXT Jerry Hui  PHOTO Cheung Chin Yui 位於中環荷里活道的Villepin畫廊,於2020年初開幕,由法國前總理Dominique de VILLEPIN的兒子Arthur主理,主要展示及銷售現當代已成名藝術家的作品。畫廊位於中環木的地酒店旁邊,對面是唐樓林立、仍遺留了80年代痕跡的卑利街,再走前幾步,就是著名打卡地點——公利真料竹蔗水的地舖,畫廊座落於此,正正展示了香港素來中西文化交融的地道特色。 VILLEPIN樓分三層,合共約三千呎,但以香港寸金呎土的地產市道來說,已足以媲美不少國際級畫廊。其室內設計以西式優雅風格為主,但眼前那一道中式傳統的木門,又直接地展示了畫廊主人Arthur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程度。不過我們這次談的,是他的姊姊Marie。我奇怪地問她,新聞稿說這次展覽大約展示了20幅作品,但走廊間的牆上卻貼了不少似是塗鴉的繪圖作品,風格不一,以圖畫及文字訴說自己的故事。Marie點點頭,像怪責某人似的,眼神凝望遠方,說道:「是弟弟未經我同意下,從我法國的房間偷來的,因為有些是很個人的畫,尤如一本日記簿,不想在眾人面前展示出來。」 從美國、印度到法國 Marie de Villepin擁有高朓的身材,近5呎11吋,輪廓突出,加上一頭長長的金髮,會令身旁的人產生一種高傲的感覺,然而傾談之下,筆者已感受到其感情豐富的性情,又沒有架子,知無不言,有問有答。作為亞洲區內首次個展,為何以 “Murmuration”為名?我問。「“Murmuration”是指鳥群在空中盤旋時發出吵鬧聲的自然現象,這現象中,鳥群會在空中排列成很美麗的形狀,當我在印度居住時,便常會在天空中看到這種情況;就算在濃霧中,每次群鳥之間仍可如何排序,如途中一直帶頭的鳥疫倦了,便退至隊末,再由另一隻鳥接替,大家如常保持距離,從而構成了一幅又大又美麗的圖畫。」 她指出,最初她對這個自然現象是沒有任何認知的,後來認識了“Murmuration”這個字,覺得很美,於是便以此為個展主題。「坦白說,這個議題是帶點政治性的,當你在社交平台上發表意見時,或者因著朋友的言論而作出反應時,有時便會基於當前的趨勢而行,那不就是像群鳥般,向著同一個方向飛去?同時形成了一幅很大的畫面嗎?不過我認為我的畫,卻是可以從不同的方向、角度,去進行深入詮釋的。」 藝術,是一種世界性語言,Marie便選擇了油畫為主要的創作途徑,並以抽像的方式呈現,令她的藝術語言,可以傳達至世界任何角落。眼前十數幅由她創作的油畫,有些筆觸粗糙、顏色鮮艷奪目,紛亂、大小不一的線條佔據整個畫面;有些則優雅平靜,近乎簡約主義,同時又若隱若隱展示了多重意像,因此展覽的中文名稱為《散.聚》,可說相當貼切。她的藝術世界,絕對是多元又繽紛,我想那一定跟其成長背景有關。她大方地細述自己的出身,而這一些都由作為外交家的父親所賜。「我是在美國出世、印度成長,小時候已到世界各地旅遊,其後再回到巴黎讀高中。18歲那年,我去了紐約,往後十多年便一直穿梭於印度及美國之間。然而在過去三年,我又回到了巴黎,現時我的工作室便設於巴黎。」 藝術家的靈感 多元文化的成長背景,成就了今日的她。「我很喜歡多元的文化;我愛文化,亦愛音樂,更發展成事業,曾組成過三個樂隊,我負責作曲及主音歌手的崗位。故此紐約對我來說,就是電視娛樂、Patti Smith、Jimi Hendrix等,所有東西聚在一起,匯聚成紐約,因此紐約一直都是我的最愛。」她指出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音樂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對我來說,音樂的重要性,令繪畫都只是其延續而已,因此油畫布就是樂譜的紙張,而顏色是不同的音符,彼此形成了一幅畫。亦因為如此,在繪畫時,我都會聽音樂,聲音調校到很大,因我需要各種節奏。」 對藝術的追求,從有沒有終點站,對完美的定義,人人亦不盡相同,因此我總是常問藝術家,何時知道要在眼前的創作中停下來,轉為創作另一幅作品?「當我認為,我已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一切時,就是停下來的時候。或者有時有另一件事情觸動我,推動我去創作另一幅畫,於是我又停下來。」那你如何看待靈感這回事?很多藝術家的生命及時間,就消耗在尋找靈感的一事上。「靈感有時會阻礙藝術家前進,因此我總是在平日不停地畫,不停地進行練習;我一定要讓自己持續去做些事,如今日的訪問前,我亦在繪畫。我要保持創作上的熱情及活力,我就像音樂家,總是在練習各種音階,總是作好準備。坦白說,我是不相信靈感這回事的,故此惟有讓自己不會停下來。」 繪畫抽像畫,那更不是講靈感般簡單,很多時是情感上一次又一次的宣洩或表達,從內到外。「我不是畫實體,不是畫花這些實物,很多時是情感上的表達,是展示充滿想像力的風景。因此我需要持續的活力,我不是那種只要望出窗外便尋找到靈感的那種藝術家,整個創作過程沒有規則可言,很多時更要不斷質問自己。」 與收藏家之間建立溝通橋樑 Marie太有個性,作為年青藝術家,如何在以市場主導的藝術市場上生存下來?當然,她是幸運的,因為背後一直有家人的無限量支持,令她可以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個展覽開始後,有收藏家問我,可以委約我畫多幅跟另一幅一模一樣的畫嗎?我說不能,每次都是新的創作,都是有機地發生的,若收藏家願意留意我的發展,可能未來會有更精彩的作品呢。這方面,弟弟很明白我,他一定會拒絕的,他亦一向都很保護旗下的藝術家。」 她亦不是那種不問世事的藝術家,明白到作品要進行銷售,並交到藝術收藏家手上的重要性。「如寫文字的作家,其作品總是要出版的,繪畫作品亦一樣,它亦需要收藏家去收藏,才算完成了整個過程;亦因著收藏這個過程,才建立了藝術家與收藏家之間的溝通過程。你不能畫一輩子地畫,然後一幅都沒有賣出的。」你是在那一年,下定了決心當上藝術家?「我不知道,因為我一直都是畫過不停,你指的,可能是我在何時開始認真地看待這件事。我有個教母,她就像我的祖母,有一天,她說很喜歡我其中一張作品,說很想買下來,我立刻對他說,不如直接送給你吧,因為你對我一直都很好。她卻拒絕,更堅持一定要用錢買,原來她想我明白到,我畫出來的東西是有價值。因為這件事,我意識到原來我是可以靠繪畫為生的。我想我的藝術家旅程,就是從那時開始的,那時我大約2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