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蔣一洪: 納米樓的投資價值與真相

香港地少人多,租金、樓價高昂。有意買樓的人仕, 想置業, 但又拿不出太多首期的話,便可能要找一些細單位。 近年來,納米樓、龍床盤等等這些小型的單位,也因此成為了一些首次置業人士上車的目標。 今天就讓我們來拆解納米樓的二三事吧! 納米樓的定義 納米樓,是香港的名詞,在外國通常都被稱為鞋盒公寓,即是指一個居住空間非常狹小的單位。 2019 年以前,由於香港的二手樓樓價越來越貴,香港政府為了壓抑樓市升幅,推出多項打擊樓市的辣招。 其中, 收緊按揭政策,需要業主付出較多首期才能置業, 就是其中一項挺主要的壓抑樓價辣招。 這種情況下, 一些首期有限,但又未能夠受惠於政府房屋資助政策的準買家,便只能將價就貨,購入一些較便宜的細單位。 巿面上, 通常較便宜的單位不是比較舊,就是比較細,而對一些沒經驗的新業主, 應該是因為怕買入舊樓會有很多需要裝修的地方, 而新樓就甚麼都搞好了, 挺多人都更傾向購買新樓。 發展商發現這類需求,當時便推出大量的納米樓。 鑒於香港與很多其他國家及地區不同,並沒有實施「最低居住空間標準」 – 即是指政府並沒有規定, 一個人居住的單位最低要有多少面積。 在其他地方,例如台灣,一個人的最低居住面積標準是147平方呎,英國是398平方呎,新加坡是500平方呎,日本是 269平方呎。但香港? 政府其實並沒有為一個人可住的最低面積標準設定任何下限,故此我們只能夠從差餉物業估價署中尋找最細的住宅單位類別, 以作參考。 而根據資料所得,香港納米樓的大小大概就在200平方呎左右,而事實上, 在外國這些「最低居住標準」還會限定了一個房屋內能有多少人居住,但香港並沒有設定這種規矩,故此一個香港納米樓還可以住兩人,例如一對情侶、夫婦租住納米樓, 是非常普遍的事。 這樣算下來, 個人的最低居住空間便更小了。 納米樓已成發展趨勢 近年多個主要地產發展商推出的新樓盤,大部分的最細單位均屬面積約200平方呎的納米樓,甚至更有低於200平方呎的納米單位。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納米樓例子吧。 奇形怪狀納米樓 通常納米樓會以開放式單位設計,廚房睡床、客廳融為一體,洗手間更是無窗的黑廁, 但, 在單位室內面積極少的時候,卻擁有露台、工作平台、空中花園等等豪宅般的室外配置。 為甚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單位出現呢? 其中主要原因有幾個:政府就過去10年納米樓數量激增的原因解說時, 指出了現時的房屋政策首要是解決建屋量,建屋量解決後,才會探討人均居住標準的問題。 納米樓的出現其實正正就是符合了政府這一解決建屋量的政策。 其實, 政府也是過去數年, 牽頭引起納米樓熱潮的其中一個源頭,大家試想想過去數期的綠置居和居屋,其中的一至兩人單位最少只有270平方呎, 不正正就是納米樓嘛! 而納米樓之所以會有這麼奇怪的圖則出現,其實是因為過去的房屋政策中, 政府將露台、工作平台、玻璃幕牆、特大窗台等環保設計,分成建築面積(可供出售),但又豁免在發展總樓面面積上,故此,建築商當然把握這種機會,將單位這些可獲豁免的設施擴大,故此室內空間狹小的納米樓, 就成了發展商的生財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