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特首重任 追GDP(9月30日)
2022-09-30
吳老闆週記(9月30日) .回歸前,港拋離星;回歸後,星拋離港,原因何在? .盡快制定經濟發展策略,切實執行,追回落後了的。 .中國高科技殺上,美國只剩金融,一定會搞着香港。 港股本週四(29日)先升後跌,恒指續創2011年10月以來低位,主要由於H股跌得厲害,其一原因是國慶假期「北水」暫停,平時還有「莊家」坐鎮,遇着放假便沒了買賣,以致一眾二三四線股票乾跌,反映國際投資者欠缺信心,從大局看,即是不看好內地經濟前景。 股市是自由的,即使美國不鼓勵外資買入港股,但眼見有利可圖的話,外資還是會入市;且看從前,每逢跌市,總有資金(包括外地、內地,以及本地)撈底博反彈,惟現時此情景已不復見。 最恐怖的,是內銀股收益率超過10厘,中資電信股亦達7、8厘,都無資金買入,就連內地眾多基金亦不買入;如此這般,香港還怎樣吸引企業在港上市?還怎樣做國際金融中心? 放寬限制 方向正確 香港除了股市問題嚴重,經濟亦很大鑊,因此,特首李家超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搞好經濟。事實上,隨着《港區國安法》的實施、選舉制度的完善,政治局面已穩定下來,特首的焦點,無需再放在政治上,而是放在經濟上,不能被新加坡愈拋愈遠。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97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為1,773.5億美元,大幅拋離新加坡的1,001.2億美元;2021年,香港GDP為 3,681.4億美元,即是期間增長1.08倍,遠遠被新加坡的3,969.9億美元,期間增長2.97倍拋離。箇中原因在哪?有甚麼是新加坡具備的,而香港缺乏的? 近日港府放寬防疫限制,抵港人士檢疫政策由「3+4」改為「0+3」,方向絕對正確,認真抵讚。事關香港乃一個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關門幾年,經濟會死,不同於內地擁有14億人口,關門都會無事,只是辛苦些少。 定下時間 追回星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