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為什麼聯儲局對通脹無動於衷?

美國5月12日公布當地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月增 0.8%,按年增 4.2%,創下2008年9月來新高;而之後一天公佈的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比去年同期增長6.2%,同時亦是2010年來最大漲幅。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物價的升幅,似乎正超出市場,甚至是聯儲局的預計。 撰文:李啟宏(Blackwell Global業務發展及研究部副主管) 正當市場擔心美國通脹情況正在邁向失控邊緣的同時,亦把目光放在美國聯儲局會否就著經濟過熱的情況,提早討論緊縮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事實是,聯儲局對通脹的容忍程度可能將比市場投資者和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程度大得多。在4月CPI數據公佈後的同日,聯儲局副主席克拉里達 (Richard Clarida)對CPI數據僅表示驚訝,但同時認為這只是暫時現象,還沒有到當局需要收緊貨幣政策的時機。 當局對通貨膨脹的容忍度 聯儲局官員對於國內通脹的立場,可以從不同官員及議息會後的聲明中探知一二。聯儲局最早關於國內通脹的立場的改變,可以追溯到上年8月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全球央行年會中宣佈聯儲局「通膨目標」政策改變,由以往尋求實現「目標2%通脹率」,改為「目標平均2%通脹率」,意思就是聯儲局需要對經濟數據一段更長的觀察期,才會判斷是否需要出手遏止經濟過熱,亦容許在一段時間內通脹率超過2%,所以這一舉動意味著當局對於通貨膨脹將會有更大的容忍度。 隨著拜登政府在3月份通過了1.9萬億美元的紓困方案,更多的資金流入到實體經濟之中,將會強勁地帶動短期需求,亦令市場對於美國通貨膨脹情況的擔憂漸增,反映通脹預期的美國國庫債券10年在債劵茲息率,更在紓困方案通過後近幾個月升至近1.8%,基本回復至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即使聯儲局官員多番強調經濟前景仍高度不確定,目前諸如資產購買、息率等貨幣政策都是適當,投資者不禁要問,究竟去到什麼的通脹水平,聯儲局才會按捺不住出手干預? 聯儲局對於加息採取更慬慎的態度 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情況不同,當年聯儲局可以大膽的使用貨幣政策及工具去處理當時的經濟問題,原因是因為當時觸發金融危機的成因,是源於次級房屋信貸等等的抵押性金融產品,而當時大部分實體經濟的企業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經營問題,所以聯儲局可以採取寬鬆的貨幣措施來消化當時大部分有問題的債劵,令銀行及放債機構可以安全度過信貸危機,從而避免經營良好的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引致金融危機大幅度蔓延至實體經濟。所以當時間去到2012年,危機逐漸消除時,聯儲局有責任避免市場因為資金供應過剩,而令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從而收回市場上過份充裕的資金,為有過熱跡象的經濟降溫。 但本次疫情下所帶來的經濟問題並不是由金融市場引起,企業面對的是社會經濟活動停頓、商品及服務需求急劇萎縮、工業訂單急跌一系列的實體經濟問題。用這個角度去看,聯儲局可以發揮的作用其實有限,就在疫情於美國爆發之初,聯儲局已破天荒煞停加息的步伐,並立即將聯邦利率重新降至0%-0.25%的水平。其目標很簡單,就是向市場重新注資金,令企業更容易取得貸款度過疫情經營困難的環境。然而聯儲局放寬資金供應的環境,並不能直接提振實體經濟的需求,只是盡可能減慢企業倒閉的速度而已。這個可能才是當局在疫情底下所建立的政策目標。 了解過政策的背景後,再抽身回來看看近期美國通脹上升的成因。縱觀本年上半年的情況,美國,以至環球經濟都正在疫情打擊後逐步回復,主要經濟體的物價指數及經濟增長率均有回暖跡象。物價上漲除了是因為經濟復甦為市場帶回了需求外,另一方面是工業的供應鏈並沒有迅速恢復過來,或者是沒能跟上需求增長的速度,導致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就以石油為例,雖然美國紐約期油僅今年上半年已錄得超過40%的升幅,但OPEC及俄羅斯仍然維持上年疫情後所執行的減產協議,令市場出現供應短缺,同樣情況近月亦出現於晶片、礦石原料等等行業。按此推論,自然不難理解為何聯儲局並沒有為近期通脹的問題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因為目前當務之急是需要為實體經濟穩定增加供應,加息或收緊貨幣政策反而只是打壓需求令價格下降,這不僅不是為經濟問題對症下藥,甚至乎對疫情復甦中的經濟影響弊多於利。 未來加息的可能性 目前按照聯儲局早前的會議紀錄,美國最遲將於2023年進行加息,市場大部分分析則相信聯儲局大機會於2022年第3季加息,而市場普遍認為於2021年加息的可能性並不大。除了通脹水平外,我們仍需要注意其他聯儲局所關注的經濟指標和問題,才能判定未來加息的可能性。 首先,必要條件是疫情受控的前提下,就業市場能夠穩定,就業人口及新增職位,可以穩定增長。按最新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非農業新增職位增長急跌,而失業亦有回升情況,故此仍未達到聯儲局對於就業市場的目標。第二個聯儲局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寬鬆的貨幣供應會否令資產市場出現泡沬。但以目前美國股市的情況而言,受到通脹水平上升及加息預料的影響,不少資金已經從一些高增長低股息的公司流走,部分新經濟股及科技股從今年初高位計已錄得近20%-30%的跌幅,所以亦不見得資產市場正在出現嚴重泡沫。 由此可見,目前的經濟環境並沒有逼切性令聯儲局進行加息,雖然提高利率是壓抑通脹最有效的工具,但加息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亦不能忽視。相信聯儲局的官員們,在得到更多強而有力數據證明經濟已經完全復甦前,並不會輕易改變目前的貨幣政策。 [...]

博客

二元期權是期權嗎?

近十年來隨著網絡科技發展,金融產品日新月異,推陳出新,五花八門。不知讀者近幾年有沒有在網上社交媒體或手機應用程式上看過一些關於二元期權(BINARY OPTIONS)廣告,這些廣告一般都是展示一個類似資產價格走勢圖,旁邊附上交易帳號,過了一段短時間後交易帳戶就發生盈利,大部分亦會附上文字,意思大概是可以很輕鬆就能從投資市場中交易獲利。 簡單說一下傳統期權,它是一種期貨權利合約,屬於期貨合約的衍生產品,主要分為認購期權 (CALL,買入期貨合約權利)和認沽期權(PUT,賣出期貨合約權利),而投資者可以按其需要決定是買入(LONG)還是沽出(SHORT)期權。買方需支付期權金給賣方,期權合約在到期日時,由買方決定是否以指定的價格要求賣方向買方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二元期權則是一種近年新興的衍生投資產品,原理基於是期權指定資產在規定時間內 (短至一分鐘,長至一個月)的收盤價格是低於還是高於執行價格的結果,決定參與者是否獲得收益,其標榜的是簡易性,即時性和固定性(風險及回報)。 舉例說,假設現在有一個5分鐘的二元期權,指定資產是恆生指數,莊家定下的目標價格是25,000點,參與者就可以支付定額「期權金」去投注5分鐘後指數是收盤在25,000點以上還是以下,只要選對了,哪怕只是0.1點,莊家都會賠出一個固定金額的作為盈利,反之投資者損失固定金額的部分甚至全部本金。在筆者看來這種產品只是以金融資產價格來包裝的投機產品,甚至從性質來說算是一種賭博,直白一點講就是「賭大細」,跟傳統的期權沒有任何關係,最多只可說是偷換了「期權金」的概念,讓人有錯覺它是一種金融產品。 傳統的期權是一種期貨權利合約,屬於期貨合約的衍生產品,投資者最終是可以透過行使期權來買入/賣出指定資產,達到對沖的功能;而二元期權只是由莊家定下一個價格條件/目標,參與者就考慮這個條件/目標能否在指定時間內能否達成/出現,選對了就賺錢,選錯了就虧損。整個過程二元期權的參與者基本上沒有和指定的資產有任何關係,更沒有參與過市場的交易。 筆者不能斷言二元期權是金融騙局,但不認同經紀商過份渲染二元期權的投資性質來誤導投資者參與。目前二元期權產品在香港不受規管,市場上提供服務的經紀商多半是海外平台,投資者的投入該類產品的資金可能不受保障,在投資任何金融產品時應該先了解產品的風險以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作者: 李啟宏 Blackwell Global 業務發展及研究部副主管 [...]

博客

通縮時代是否來臨?

通貨膨脹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而通貨緊縮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換言之通貨緊縮時,相同數量的貨幣可以使人們購買更多的商品。表面上理解通縮是個好東西,但實質不然。 通縮其中一個現象是人們對產品價格出現下降走勢預期,這個行為會使消費者盡可能保留現金,若價格明天將會更低,那麼為何不在明天才購買?而生產者則認為若果今天不能把貨物套現,明天貨物價值將會更低。資產持有人則會考慮,若可以在一個月後用更低價格買回,為何不在現在先賣出套現?當市場上找賣家易買家難時,對的,這就是一個跌市循環的開始。有些人認為通縮的發生對比通脹的情況來說應該對消費者更為有利,尤其在貨幣政策寬鬆的時代,人們總擔心收入追不上通脹,反而希望價格會有下跌的一天。的確,若消費者的收入不變時,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但現實不幸的是,在通縮的發生時候,勞動力的價格往往是跟隨通縮水平下降。 在去年中美貿易糾紛下環球經濟活動已出現減慢跡象,加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百業蕭條,正步入通縮的循環。首先疫症令市場消費需求減少,企業收入減少/積壓存貨,企業償還債務壓力上升,甚至需要變賣資產套現償還債務,資產價格供過於求而下跌;然後企業為削減支出被迫減薪/裁員/結業,人民收入減少,消費力減少,消費行為變得謹慎;再導致整體市場需求大規模減少,企業盈利亦預期降低開始減少/取消擴張計畫,繼而借貸水平下跌,經濟活動減慢,甚至出現收縮。 疫情當前,各國央行財政部門紛紛祭出經濟刺激方案來挽救疲弱的經濟,其中金融措施少不免就是量化寬鬆,透過增加貨幣供應來確保市場有足夠的流動性。而坊間有不少分析認為,因為現在各國「大印銀紙」,將會刺激資產市場以致物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大幅攀升。筆者認為這次疫情要不是各國央行強行增加貨幣供應,恐怕通縮早已發生 (還記得三月初石油、黃金、股市及匯市被瘋狂拋售)。故此即使各國政府未來一段將繼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其目標應以盡力避免經濟進入通縮為主,亦深信以現時政策的「寬鬆」程度,不足以完全覆蓋這段時間環球「購買力」的損耗,投資者在這個時候不應對未來資產價格因應貨幣供應增加而出現暴漲行情存在太多憧憬,能先讓資產價格回穩已經是很不錯了。然而要避免通縮時代來臨,治本的方法還是要直接增加消費需求和改變人們對價格下跌的預期。 本文作者: 李啟宏 Blackwell Global 業務發展及研究部副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