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長和(001) 剛公布全年盈利按年增9.5%至366.8億元,全年每股派息增10%至2.926元。年內集團確認收益淨額逾100億元,當中包括年內完成之多項策略併購交易產生之收益。集團主席李澤鉅表示,綜觀來年併購計劃, 未必能錄得相若程度的一次性收益,再加上眾多難以控制的阻力及外圍因素,預期將影響今年的業績。集團去年完成多項策略交易,帶動盈利上升一成,期內透過出售英國發射塔資產錄得收益158億元、合併印尼電訊業務錄收益61億元,但亦同時為意大利和斯里蘭卡電訊業務,作商譽減值120億元。展望今年,他指出仍受多項外圍因素如通脹、經濟衰退、高息、能源價格、地緣政治等影響,但通關帶動的復蘇很可能對集團香港及內地的業務帶來支持。 行政長官上月率團出訪中東,並簽訂多項協議,集團亦委派和記港口的董事總經理參與訪問團。另集團自20年前便開始在中東經營港口業務,現時在該區5個國家9個港口營運19個泊位,多年來中東地區是非常重要市場。集團旗下屈臣氏亦看到有關商機,擬在中東地區三個主要國家在當地擴展業務,目前在該地區的店舖數目已增至17家,會繼續尋求投資發展機會。 現時亞洲是屈臣氏的主要市場,去年以當地貨幣計算的EBITDA錄得33%增長,增幅大部份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土耳其,主要是由於疫情限制解除和新店開張後,商店客流量恢復帶來銷售額穩健增長。集團在亞洲的發展幾理想,當中馬來西亞屈臣氏穩佔市場第一位, 是其中一個發展最快的亞洲市場;屈臣氏剛剛更於菲律賓開設第1000家店舖,當地近年社區藥房的新營運模式大受顧客歡迎,將繼續推進O+O保健與美容業務。 內地市場隨著2022年底放寬封城限制,各項活動及人流增加,預料業務可於2023年强勁復甦。集團目前在内地營運超過3,900 家店舖, 亦會繼續尋求投資發展機會。至於集團在印尼合併後的電訊公司IOH的業務表現亦理想, 其份額是H3I 2021年EBITDA 的兩倍以上。另IOH去年向股東派發約1億3,300萬美元的股息。這種從現金流出到現金流入的轉變,類似集團過往澳洲與 TPG 合併的經歷。此兩項合併都為集團帶來好處。 2022年港口行業遇到不少挑戰,但和記港口的營運表現相對理想,去年以當地貨幣計算的收益錄得10%增長。雖然港口吞吐量下跌, 但因貨櫃停留時間延長,帶動主要港口倉儲收入上升,按年增長率約34%。展望未來數年,集團預計在墨西哥、埃及、泰國、巴基斯坦等新興市場的新設施,將為集團增加約5%的產能。此外集團亦會發展其他與港口相相輔相成的服務,像物流業務,前景看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及/或有聯繫者沒有於以上發行人或新上市申請人擁有財務權益) 撰文:黃敏碩 寶鉅證券董事及集團首席投資總監 ============= 延伸閱讀:黎家聰:矽谷銀行(SIVB)倒閉 真正原因竟是……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巴士加價近日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引發公眾討論調整票價機制。本港5間專營巴士營辦商去年擬申請加價,政府早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加幅,其中城巴新巴市區線首次提出劃一加2元, 當中城巴機場線則加50%,其他通宵及日常北大嶼山線亦加23%,加幅頗大。 國際投資財團善水資本牽頭,與Ascendal Group Limited和漢思能源於2020年,購入新巴及城巴全部權益,總作價32億元,善水資本旗下Templewater Bravo Holdings Limited原本持有超過90%權益,後來減持,出售7%股份予漢思能源。善水資本成立於2018年,投資項目包括新巴城巴、資產管理公司、澳洲房地產公司,各主要項目最早在2020年起進行,而發展氫能的合作企業,多為善水資本旗下或其合作公司,開宗明義尋找全球合作投資機會。 事實上自2021年10月,匯達交通宣布向其全資擁有的匯達傳媒(Bravo Media),授予新巴城巴內外車身廣告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惟於同年其推出的概覽中,對匯達傳媒如何經營未有提及,欠缺透明度,易被市場誤以作為藉此轉移收入。另政府自2020年推出一次性補貼,使多個巴士營運商額外收入大增,惟卻無阻期內新巴及城巴的虧損勢頭,匯達交通於該年度入主城巴新巴後,其買車淨支出上升至8,215萬元。而後者旗下各公司折舊成本連年上升,2019至2021年升幅分別約一倍。 此外政府亦宜考慮設機制,讓專營巴士企業按既定時間申請加價,免卻不確定性,透過持續調整票價,減少巴士公司要求高加幅誘因。另面對各巴士營運商經營情況有別下,政府等待所有營運商,完成申請才一併考慮加價,對後者和市民似非理想安排。同時建議政府往後審批經營權時,宜考慮各營運商的經營狀況,並有責任監管,確保公平及每間營運商的實質競爭力,以市民利益為前題。 撰文:黃敏碩 [...]
近期多間大型地產商相繼公布業績, 大部份皆表現欠佳, 像希慎去年虧損 11.6億元, 信和置業少賺 42%, 新地及新世界純利分別下跌 44%及 15%, 另九倉也發出盈警。然而是次本地地產界龍頭企業盈利紛紛倒退, 甚至出現虧損情況, 是否意味著地產發展商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 事實上面對息口上升, 致令建築成本增加, 加上項目工程審批程序繁複, [...]
近年全球電競(Esports)市場規模仍在持續成長,據荷蘭數據分析公司Newzoo最新數據報告顯示, 2022年的電子競技產業全球收入將突破10億美元,達到13.84億美元,預估全球電競市場的總收入,至2025年將會達到18.6億美元。然而本地電競發展定位及產業尚未成熟,有待努力發展,像早前位處旺角鬧市的CGA香港電競館,經營3年後將於1月底結業。該項目開業時號稱亞洲最大,投資額達3,000萬港元,配備最高規格設施匯集競技、電玩、VR及商店於一身。 那邊廂,未有相關營運經驗的南華體育會,正申請興建一幢9層高的綜合電競館,該會於去年3月向城規會,申請在加路連山道88號的會址北面,申請興建一幢九層高的建築物,作「康體文娛場所(電競館)及附屬食肆及商店及服務行業」之用,其總樓面面積約24.58萬方呎。申請文件顯示,場館設有兩個電子競技的比賽場地,較小型的提供910個觀眾席,另個主場館則提供多達2,582個座位,然而該會欠缺相關經驗,過往僅在保齡球場內設立電競訓練中心,提供9部賽車賽事模擬器,惟使用率長期偏低。 前述香港電競館於優厚先天條件發展,仍要結業離場,南華會於發展高階電競館上欠缺經驗,加上附近居民亦擔心成立該項目,會加重區內交通負荷及影響居民生活,故引來區內不同持份者的反對,加上改建發展成9層高度,是否獲批和會否憂慮引起司法覆核,仍具變數不易突圍,現階段論發展產業優勢,內地比香港條件較為理想。 據中國音數協電競工委發布數據顯示, 去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收入為1,445.03億人民幣,按年下跌14% ,其中電子競技遊戲收入錄得1,178.02億,而電子競技產業內容直播、賽事、俱樂部及其他收入共計達267.01億元。數據顯示,現時內地電子競技用戶約為4.88億,其中男性及女性用戶,佔比分別為56.4%及43.6%,其中42.5%的用戶具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騰訊 (0700) 投資的內地電競串流平台鬥魚(美:DOYU), 截止9月底止第三季經調整虧損收窄,收入跌逾兩成。鬥魚的收入主要分為串流及廣告收入兩部分,通過不斷創新和對內容和服務的投資穩用戶群,相信今年串流及廣告收入有望改善, 配合近期恢復審批板號及進口遊戲,可刺激每月平均活躍和每月付費用戶提升,前景看俏可候低收集。 撰文:黃敏碩 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 [...]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
Password *
Remember me Log in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