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sex porn dirtyindianporn.mobi school girl sexy picture 5 min sex video pornindianvideos.pro full xvideos exbii sex allnewindianporn.pro baloch girls sex bangalore freesexyindians.pro indiansixy video border bhojpuri film letmejerk.fun idian porn
kamapisachi sex com indianpornbase.pro negro sex video download telugu x kathalu turkishxxx.online tamilnadu school uniform indian big women sex turkishsex.online moviewood.me desi fudi com turkishpornvideos.pro swamiji fucking xxx sex bp animalwomanxxx olx kanpur turkishxxx.mobi night suit for women
bangali sex vedio turkishporn.pro indian vidio sex sri reddy porn videos turkishpornography.pro lucky villager xxxvwww turkishporno.mobi desimmsclips porn sleeping aunt turkishsex.pro red wap sex kamlesh saini mms turkishhdporn.pro ghrelu sex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 展望2023年 中港皆大好(12月29日)

吳老闆週記(12月29日) .內地未來重點要做的,是狂谷經濟。 .內地家長勢必搶着送子女來港讀書,推升住屋需求。 .未來內地電動車市場將五強分立,特斯拉未必有份。   內地自1月8日起將取消對入境人士的檢疫措施,香港亦正部署在1月中前落實與內地「逐步、有序、全面」通關的方案,中港人流終於有望恢復,固然是好消息,不過,隨着各種設施、配套、人手存在瓶頸,本欄還是認為,如非必要,短期內不要回到國內,以免造成混亂。 至於港人擔心內地人來港會導致本地爆發第六波,則是多餘。事關內地疫情傳播速度很快,而且快來快去,絕大部分感染者7日內便痊癒,現時通街都是「陽康」、「陽過」,剛過去的週末,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市面已很暢旺,相信未來這3日新年假期更甚;因此,1月8日才通關,即是10日後的事,做法已十分穩陣,來港傳播病毒的機會很低,肯定低過來自歐美日人士。 內地未來兩大任務 內地未來重點要做的,第一,是應付過了7日還未「陽康」人士,以及保護年紀大、身體弱、無打針而未中招人士,因為兩者均主要是長者或長期病患,死亡率較其他人高之餘,就算今次中了招過了關,也會影響身體器官功能,縮短原有壽命。 第二,則是狂谷經濟。隨着疫情過去,內需將率先大反彈;出口方面,亦已見不少地方政府以至大型企業,組織招商團出外搶生意,憑藉國內工廠生產上的優勢——量大、效率高、價錢平,這方面不用愁,因此,個人對內地經濟前景看得很好,來年增長將不止於5%。 香港樓市快將回升 香港方面,樓市已跌過龍,很快便會上升。事關近月內地媒體前所未見地宣傳香港的優勢,除了金融、文化等,還包括教育——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大,而DSE考生有一半能升讀,就算只能考取低分,國內著名大學也願意收錄;換句話說,如果內地學生來港就讀中學,很容易便能考入著名大學,機會比起在內地讀書而直上名校大得多。 同時,香港其他大學的碩士課程,亦很容易入讀;就連小學,學童數目也因2013年開始實施「雙非」零配額後大減,每年少了二、三萬人,十分缺人。如此這般,內地家長還不搶着送子女來港讀書?再加上優才計劃等「搶人才」措施也會奏效,便會推升龐大住屋需求。 因此,港府需要盡快造地,當中,填海是最高效益方法,棕地則不應該掂,始終,後者具有商業價值。且看機場三跑,就填了很大面積出來。若然依照三跑模式,在大嶼山北面由頭到尾沿岸填出去,將可填出很多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海景。此外,屯門尾近內河碼頭那一邊,也可以填。青山公路則因水深關係,填海可能有點難度,但卻可考慮後面的大欖涌水塘一帶,如果放棄作為綠化地帶,又有一大片土地可以用。 同時,效野公園邊陲也有很大發展潛力。最近就見到薄扶林道由置富花園到田灣正在施工,相信是造地起樓,完工後可闢出很大片土地,最少可容納5萬人;在全港搵多十個八個類似地方,便能容納幾十萬人。 電動車市  五強分立 樓市看升之外,股市亦看升,在內地經濟大反彈下,A、H股差價將大幅收窄。此前只是炒起了一些飲食股,很多經濟週期股還未上升,例如內航股、鋼鐵股,全部都未起動。至於本地股,則在市值細及流動性低下難有運行。 因此,與其買入跌跌不休的Tesla,不如買入H股。事實上,Tesla股價雖然從高位已暴跌七成,但相信低處還未算低。正如本欄上週日(25日)所說,集團太早放棄專利,讓內地電動車產業跑了上去,現時生產要靠中國,電池要靠比亞迪,還被一大堆對手圍攻。 市場估計,內地電動車市場最終會五強分立,分別是比亞迪、華為、Tesla、平治,另加一間日本車廠;個人卻認為,Tesla未必夠砌,可能會由另一間甚至兩間內企跑出,視乎日企能否佔一席位。 俄烏戰事難以持續 最後一提俄烏局勢,相信俄羅斯將輸掉此仗。究其原因,第一,是無錢,此前頂得住,全靠中國向之購買石油、天然氣,以及糧食,而且相信並非低價購入,不像印度般趁機執平貨,費事欠其人情。 第二,亦是更麻煩者,是無武器。莫說晶片欠奉,就連最基本的子彈,也會用完,這樣燒炮仗法,工廠長期生產都搞不掂。話說回頭,其武器水平似乎也不高,開戰以來,完全見不到特別搶眼的武器,不停射飛彈效用又不大,航母也被擊沉,只餘潛艇未知實力;就連核武,估計都很舊,不知可否使用,高科技更是零。如此這般,俄羅斯可向哪個國家買入軍火?中國肯定不會賣,可能只能靠北韓。 反觀烏克蘭,卻有北約及美國在支援,而美國還只是提供舊有庫存,尚未亮出新型武器;高科技方面,則有馬斯克的星鏈,須知道「資訊」、「通訊」在打仗中何等重要。因此,俄羅斯很快會捱不住,問題只是怎樣收科而已。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過去一個星期只得3個交易日,恒指兩升一跌,升多跌少,錄得3.9%的升幅,相當於739點,本週三(28日)曾收復20,000點大關,高見20,099點,可惜尾市升幅收窄,收報19,899點;國指跑贏大市,上升4.2%,相當於273點,收報6,773點;科指同樣跑贏大市,升幅屬三大指數之冠,達4.7%,相當於187點,收報4,212點,聖誕節假期後復市的成交金額回升至1,200億元樓上。 恒指一度得以重返20,000點以上,皆因國家衞健委本週一(26日)宣布,自1月8日起,取消對入境人士的檢疫措施,即是無需集中隔離以及進行核酸測試;其後,國家移民管理局亦緊接宣布,自1月8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港簽注,因此,旅遊相關板塊應聲炒起,當中包括濠賭股等,就連鐘錶珠寶股周生生(00116)及六福(00590),都分別上升10.3%及6.8%。 隨着內地經濟疫後反彈的速度及幅度都會很急,估值仍處於低位的港股,未來一年走勢可看好,分分鐘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 每週焦點板塊——內銀股 內銀股本週三(28日)終於一吐烏氣,幾乎全線上升。當中,升幅最大的是瀘州銀行(01983),爆升10.4%;其次是渤海銀行(09668),大升7.1%;五大國有銀行工行(01398)、農行(01288)、中行(03988)、建行(00939)及交行(03328)亦升2.2%至6.0%不等。 其實,本欄早已指出,內銀股的估值低得離譜。貴為全球十大銀行,市盈率竟然低至3倍,收益率高達10厘;只要估值開始重估,回到較正常的水平,股價上升一、兩倍亦不出奇。 [...]

股市

李慧芬:領展負債率僅25% 收購機會多

除美國中期選舉外,市場人士都聚焦在通脹數據上,因為這個數據足以左右12月中旬美國今年最後一次議息結果,雖然大家都知道必然會調高利率,但加息多少就成為關鍵。 今年3月美國啟動加息周期,連續的加息,令收息股股價受到影響,領展房產基金(823) 便是其一,集團剛公佈了中期業績,表現不俗,只是部分貪息的投資者,將視線轉向銀行的定期存款,從而令集團股價拾級而下。目前集團提供2023財年股息回報6.2厘。 領展房產基金公佈截至今年9月底止中期業績,可分派總額達32.77億元。每基金單位分派155.51仙,按年跌近2.6%。撇除去年同期的每基金單位酌情分派,期內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增長1.9%。 期內收益及物業收入淨額分別按年增長4.6%及4.5%,達到60.42億元及45.87億元。於9月底投資物業組合估值為2,234.85億元,較3月底時上升5%,主要來自公平值收益及資產收購,但當中有部分被外幣貶值48.15億元所抵銷。 香港物業組合方面,收益總額及物業收入淨額分別按年增長4.3%及5.3%,整體租金收繳率則維持96%。零售租用率維持97.5%,平均續租租金調整率升至8.5%,平均每平方呎租金為63.2元,零售收益總額按年增長1.2%至36.45億元。 停車場及相關收益年增雙位數 停車場相關業務收益按年12.7% ,停車時租金按年增長2.1%收益也按年增長3.4%今年8月停車租賃月租,平均上調及月租為中數。每年增加位車月收入3.1 %至3,167元。 中國內地物業組合收益總額按年增長3.3%,物業收入淨額受疫情影響錄得1.2%按年跌幅,期內整體租金收繳率為90%。 領展的負債率約25%,行政總裁王國龍指,目前需要續租的租約都是2019年簽訂的,而當時市況亦受到不同因素所影響,故目前的租約相對正面,不過,部分行業受到防疫措施影響,已選擇離開旗下商場。過去六個月,集團共處理逾400份新約,當中,逾120份屬於全新租客,出租率亦維持於高水準。 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裁黃國祥表示,本港進入加息週期,一個月HIBOR已升至逾3%,如美國繼續加息,本港或會跟隨加息,而集團已將逾半債務鎖定為定息,平均借貸利率為2.5%。而加息環境下,有危亦有機,或可為集團帶來更多收購機會。 (撰文 : [...]

An aerial view of Hong Kong's northern district on June 21, 2016. Three of our major property developers have amassed a combined land bank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over 90 million square feet designated for agricultural use. According to their most recent annual reports, Henderson,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and New World have acquired 44.5 million, 30 million and 18 million square feet respectively. (EyePress/Rocky Lee)

香港

蔣一洪:聯儲局暗示9月加息 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市的影響

美元位於世界經濟體系的主導地位,加息往住會引領其他經濟體系跟隨,包括香港。事實上,香港並不是每次都跟著美國加息的。自2008年以後,香港和美國的銀行體系均出現了巨變。 以往香港跟隨美國加息的因素 於2000年至2008年,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只有十數億。基於聯系匯率的關係,美國加息,而香港不跟隨,資金便會從香港的銀行體系結餘流向相對提供更高息率的美元 (匯率不變,美元利息較高,所以資金會傾向高息貨幣賺息,是為套息)。故此,只要美國加息,香港便別無他選,只能緊貼其加息的步伐。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便開始實施超低息、量化寬鬆政策,在印「銀紙」的速度上可謂一日千里。這也直接導致在過去的14年間,香港接收了不少熱錢。截至2022年2月,香港銀行體系結餘高達3375億元,銀根充裕。但在2007年底,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僅有106億元。 從現在開始回算, 對上一個香港銀行結餘體系的最高位是 2015年11月2日的4260億元。隨著美國於 2015年12月開始加息,資金逐漸從香港流走,銀行體系結餘也隨即減少,至2018年9月, 結餘體系只有 764億元,而香港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僅僅加了0.125%。 2019年7月美國開始減息周期,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也由2020年4月22日的542億元大幅上升至 2020年12月21日的 4579億元,並一直維持高位至去年9月7日。再隨著下一個減息周期的蘊釀,慢慢下滑至2022年2月28日的3375億元。 然則不要遺漏金管局用來吸走市場游離資金的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總額達1.2萬億元,再加上3000多億元的結餘,簡單點來說,現時香港的銀行體系總共有約1.5萬億元的資金,即坊間所言處於「水浸」狀態。 隨著美國持續加息, 香港美國的息差拉闊,引致聯繫匯率下的資金從港元流向美元。香港目前結餘充足,暫時沒有加息壓力,即使美國再加息,香港仍有很大的空間不跟隨美國加息的節奏。 試想想,2016年到2019年美國加息周期期間,累積加息了2.5厘,但香港的最優惠利率只上調了0.125厘,便能明白當中有多大的調節空間了。 不過,假如美國聯儲局是以超乎意料的速度加息,環球資金流向就會被影響。屆時,香港的銀行亦無可避免需要調整利率政策。 美國加息對香港影響預測 現時巿場上有很多聲音,估計美國這次加息,會相對上個加息週期急速及大幅度很多,加快走資速度,所以香港樓巿會相應下調。然則前文亦曾提及,這次美國加息,是逼於無奈的選擇。加息太快, 會讓本已處於困境的經濟再受壓,所以還需再觀望其加息步伐。 香港加息的影響 以往由加息而引發香港樓巿下跌的原因,在於加息所導致供樓負擔的增加,業主如果未能承擔加息後的供樓開支, 便需要將物業出售。當巿場上賣樓的比買樓多,最基礎的經濟學即供過於求, 便會令樓巿下滑。 [...]

博客

汪敦敬:貧富懸殊下的平行時空

這兩星期都是分享我公司怎樣達到「共同富裕」的理念及做法,減少了評論樓市,只是很短時間樓市氣氛就變得有點混亂模糊,筆者作為評論員是有責任就最新情況重新整理及分享我的看法。 樓市又再出現「平行時空」! 所謂平行時空,即是說一方面一些市場板塊的樓價仍然拾級而上,另一方面有一些板塊卻減價愈來愈多。今次和一年前左右的平行時空是不同的,一年前主要是在負面情緒濃烈的情況之下有個別板塊因升勢滯後才在對比下出現平行時空的效應,但今次的平行時空卻是和結構性的「貧富懸殊」有關,香港社會正日益貧富懸殊,不少人仍在失業,工資下滑;但另一方面不少物價也開始飛漲,香港貧窮人口數字正在上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是處於貧窮線下;另一方面香港千萬富翁亦在增加,由2015年的32.3萬人增加至2020年的51.5萬人。兩個鐵一般的現實同時出現。   但從整體來說香港經濟亦正在大回復,最新財爺預測香港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是6.4%,整體表現是相當不俗,即是說貧窮的板塊並不會拖垮經濟,貧富懸殊這種平行時空有機會持續。   當然這種平行時空的情況並不健康,在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下,貧富懸殊開始成為市場的結構,如果我們不改變或認真面對,有機會成為社會甚至政治上的結構問題。   另一個令貧富懸殊加劇的是:疫情和新常態下產生新的利益分配和特殊機遇,卻沒有令到經濟倒下,而是產生了新的利益分配,如通關繼續延後會令這種常態持續!有人擔心情況如此下去將會重創經濟,也仍有人會將通關及防疫當成了意識形態之爭,但既然經濟在封關後仍能繼續增長,越遲通關只會制造更極端的貧富懸殊。   在樓市上,我們看到多了一些減價的成交個案,但亦見到破頂情況,不少豪宅都創新高,亦見到有些板塊鞏固向上,其中一手樓花便是佼佼者。   近期有傳媒以「新界呎價2萬新常態」為標題,這是樓花銷售價量齊升的表現,但世事是雙面的刃,「貧富懸殊下的平行時空」也會制造機遇,在整體市場景氣的情形之下制造了入市時機,有板塊微調下跌,這些板塊終歸都會隨著整體經濟前進而尋底回升,問政府高官有關樓市的看法,他們極可能會答:「經濟強勁回復!樓市異常穩健!」這個就是大局。   我想再強調,香港人近期出現的一個錯誤想法就是:誤以為「共同富裕」即是所有有資產者都會被清算,這個我是非常不同意的,我認為只有寡頭壟斷的大商家才有機會遭殃,因「共同富裕」的本質就是令大多數人富裕,香港人應好好掌握時機,明天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