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2024 香港理工大學隊伍PayPilot憑創新支付方案奪冠

本港時事

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2024 香港理工大學隊伍PayPilot憑創新支付方案奪冠

由香港城市大學主辦,滙豐全力支持的「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2024」比賽(FinTech Trailblazers 2024)吸引了來自大灣區17家大專院校、共81支隊伍超過280名參賽者。最終由代表香港理工大學的PayPilot隊伍在總決賽,贏得評審們高度評價,並以卓越的表現奪得金獎。PayPilot的創新支付平台專注為用戶尋找最佳支付方式,實時掌握不同支付平台優惠,用戶可透過PayPilot應用程式的四捨五入功能進行小額投資。   「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2024」比賽(前身為「金融科技奧林匹亞」),匯聚來自大灣區的參賽者。今年四成的參賽隊伍由不同大專院校的隊員組成,充分彰顯團隊合作精神。 為推動以金融科技尋求創新解決方案,培訓計劃為大灣區的大專學生提供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以及拓展人脈網絡的交流機會,幫助他們提高在數碼時代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計劃旨在建設人才庫,為推動大灣區成為國際創科樞紐做出長遠貢獻。 香港城市大學學務長鍾樹鴻教授表示:「城大很榮幸能夠舉辦『FinTech Trailblazers 2024』。參賽者是開創金融科技未來並將其用作積極改變力量的先驅者。他們的奉獻精神、創造力和意志力將激勵新一代。讓我們繼續培養和支持未來金融科技創新者,創造一個更光明、更可持續、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滙豐香港首席資訊科技總監黃詠恆表示:「在滙豐,我們致力培育下一代金融科技領袖,助他們積極推動大灣區的發展。參賽者所表現出的跨領域合作和企業家精神,真正體現了推動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協作思維。今天,我們很高興看到入圍決賽的參賽者,運用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去辨識及解決迫切的社會和經濟挑戰,展現出非凡實力。我們希望每位參賽者都能透過今次比賽,獲得必要的技能和擴展人脈,在日新月異的金融領域取得成功。」 「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為參與式學習計劃,內容包括培訓、比賽和交流。比賽鼓勵參賽者利用金融科技的解決方案創造價值,推動社會及經濟發展。決賽前,20支入圍隊伍有機會與商界領袖和金融科技專家交流,以完善提案構思。今年的提案涵蓋自願碳信用額交易區塊鏈平台至綠色食品安全平台等不同領域,評審就參賽隊伍在相關性及影響力、原創性與市場創新、創造性與應用性、可持續性,以及溝通和演說技巧等五方面評分。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和香港數碼資產協會是「青年金融創科培訓計劃2024」比賽的策略伙伴,為參賽者舉辦培訓課程、交流活動和專家分享會。 勝出隊伍(參見下列名單)將獲得滙豐提供的現金獎勵和與專家交流的機會,以及應科院的實習機會,亦可能獲得城大HK Tech 300種子基金的面試機會,以進一步發展他們的項目。 ============= 延伸閱讀:走進大灣區 港商福田創業考察交流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庾婉華:義合控股開展特種生化及生物醫藥業務,多維發展寵物健康行業

博客

庾婉華:義合控股開展特種生化及生物醫藥業務,多維發展寵物健康行業

本周迎來「超級央行周」,多國央行將議息,聯儲局將於周四(21日)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期其按兵不動。另外,周一(18日)內地將公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重要數據。周二(19日),市場關注日本央行會否宣布結束負利率時代。周三(20日),中國將公布3月LPR。英偉達(又稱輝達)在本周舉行的GTC大會亦備受關注。本周多家重磅科技股放榜,包括港股的騰訊(0700)、美團(3690)、快手(1024)、小米(1810)等;及美股的拼多多。展望本周,外圍議息及重磅業績影響港股走勢,恒指短線在16,500至17,000波動。     焦點企業:義合控股開展特種生化及生物醫藥業務,多維發展寵物健康行業 Absolute Pure EnviroSci Limited(APEL)是義合控股(1662)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特種生化及生物醫藥產品的分銷、研究及開發業務。上周日(17日),APEL旗下GERMAGIC™ PET成為香港傷健共融網絡、香港城市大學及城大EMBA同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毛孩與你.共融慈善跑」的冠名贊助商,並鼓勵社會建立寵物友善的空間,同時宣揚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推動社會共融的發展,建立良好品牌價值。其中,受惠機構包括香港導盲犬協會。 長效科技創造品牌價值優勢 作為GERMAGIC™ PET背後的生化及生物醫藥產品的研究及開發公司,Absolute Pure EnviroSci Limited(「APEL」)致力於創新並推動寵物健康護理領域的發展。GERMAGIC™ [...]

廖錦興:三十而立

博客

廖錦興:三十而立

踏入2024年,香港高等教育界喜事重重,首先是明愛專上學院獲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批准,獲授予大學名銜,正名為聖方濟各大學(Saint Francis University)。另有兩間本地大學都慶祝獲認可為大學三十周年。     香港理工大學在1月10日為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勲頒授勛校友設晚宴並慶祝升格大學三十周年,而香港城市大學在1月11日亦舉行典禮,為慶祝獲認可為大學三十周年的活動揭開序幕。筆者有幸曾就讀於理大和城大,所以獲邀出席上述晚宴。 去年香港理工大學才85周年校慶(理大前身乃1937年創立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1994年底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頒授自我評審資格,正式升格為大學。而香港城市大學(前身是1984年初成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1994年底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頒授自我評審資格,正式獲得大學名銜。兩間本地大學在過去三十年無論在學術、科研及培養人才都均有非凡成就,在不同領域上對香港特區及國家都作出貢獻。     隨著高校功能從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到社會服務的延伸,高等院校、科技、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普遍,尤其是知識型經濟社會中,大學已被推向社會發展的中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加上全國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院校亦是其中一個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城大亦剛成立創新學院,以HK Tech 300計劃的成功基礎,提供全面創新創業課程,將創新思維和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展現大學推動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決心。而香港理工大學深圳創業中心,簡稱「深圳InnoHub」,位於香港理工大學產學研基地,是理大在深圳成立的創新創業協作空間,建立並開放接受初創團隊/企業入駐孵化。 在國家發展踏入新時代之際,作為本地高等教育院校與科研中心,也正積極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專注於人工智能、碳中和、深空探測、智慧城市、智慧能源、中醫藥創新等前瞻領域的研究,必定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規模的跨學科研究平台。政府公布的《香港創科發展藍圖》中預留100億美元用於啓動「產學研1+計劃」,以進一步推動研發成果「1到N」的轉變及產業發展。以上種種,均有利於大專院校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和積極培育本地人才。     [...]

廖錦興: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博客

廖錦興: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許多人的生日願望是世界和平,然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世界確實不太和平。戰爭帶來了無數的生靈塗炭,讓人們苦不堪言。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們更加迫切地需要更多正能量,讓人們看到希望。 筆者最近參加了一個研討會,這次經驗讓我感受到希望的存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頒授榮譽博士予四位傑出人士,以表彰他們對教育及社會福祉的重大貢獻。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Jeffrey D. Sachs獲頒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Sachs教授是世界知名經濟學家,以大膽有效策略應對而著稱,包括擺脫貧窮、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債務及金融危機、國家經濟改革等複雜的挑戰。筆者經常閱讀及關注Sachs教授的文章及視頻,聽到一種不會跟紅頂白的聲音。在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中,Sachs教授的觀點既務實又直率,這些觀點具有啟發性及前瞻性。 城大繼去年邀請Sachs教授以Featured Speaker身份為「碳中和及可持續環境論壇」發言。今年城大更藉Sachs教授親臨香港出席頒授儀式的機會,邀請他以“The New Global Polit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為題的講座作分享。Sachs分享了幾個全球性的特質,包括高速科技創新、複雜化的地緣政治、氣候變化的影響等。從東西方的經濟發展走勢來看,可見亞太地區將在未來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Sachs教授對香港和內地均非常熟悉,他第一次踏足香港是1980年。Sachs教授曾遊歷了世界逾140個國家,親身目睹極端貧窮的境況,這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Sachs教授是當今世界在可持續經濟發展和消除貧困領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具不容置疑的全球影響力。去年,獲「唐獎 —— 永續發展獎」(Tang [...]

朱家健:外國博物館應主動無償讓來歷不明文物歸家

博客

朱家健:外國博物館應主動無償讓來歷不明文物歸家

近日翻看成龍主演電影《十二生肖》,故事圍繞於清末被盜去的圓明園海晏堂噴泉出水位的十二生肖銅首(香港城市大學現正展出豬、猴、牛、虎共四件獸首銅像原物),圓明園被火燒洗劫後,大批中國文物被英法聯軍劫走運回國,部分文物被私藏或轉賣給收藏家,部分文物在古董市場當成商品公開拍賣,甚至有價有市,部分文物被毀或輾轉流落民間,部分文物則被包括大英博物館的外國博物館展出。 多年來,另有中國文物被盜墓者所偷,並偷運到海外,讓不少珍貴國寶流失,不少歷史故事的拼圖因而缺失,文物未能歸位,我們的孩子未能透過文物瞭解整段歷史的過去,甚至乎要到海外博物館才能欣賞中國文物,其實,這是悲哀的,而盜取文物、處理贓物、接收和展出賊贓的行為,更是可恥的。 外國博物館收藏來自中國、埃及、印度被盜去的文物,就像是一個賊贓陳列室,助長盜墓賊在各國非法挖掘和偷運文物,並讓從不明渠道獲得的文物進入黑市買賣、私人轉讓,甚至乎公開拍賣,無論從何種途徑獲得,外國博物館應主動無償把文物歸還予文物出土的國家,讓文物無條件歸家,這才是世界應有的文明。 試想想,一間大英博物館竟然可以滿足參觀者同時觀賞希臘石雕和埃及千年木乃伊的願望,這不是證明大英博物館是一個收集和展視贓物的場館嗎?個別贓物是透過戰爭、禍亂、搶奪、盜竊等方式被帶離祖國,如果不叫停這些贓物的展示,不正是助長和鼓勵各個國家文物的非法交易和盜墓行為嗎?如果要透過展出靠血腥搶奪的文物來換取門票收入,這個博物館根本是在告訴世人該個國家是以侵略戰爭和打砸搶起家,除了賊贓和靠巧取豪奪的面子以外,沒有東西可以代表到該個國家的輝煌和文明,那麼,英國就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文明空殼。 每件被盜去的文物背後,都在訴說一段慘痛的歷史故事。筆者呼籲英國等國家的博物館,應該停止展出以不同手段獲取、原本屬於他國的文物,並盡早安排這些賊贓文物回家,畢竟,文物的最好歸宿,始終是故土,經歷了多年甚至多個世紀流落異鄉的顛沛流離,文物應該結束不光彩的默站和分離,更應該告別為賊贓收集國的博物館繼續列隊,由原本所屬國家迎接回家,與久別的故人後代分享悲與喜。 撰文:朱家健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 ============= 延伸閱讀:朱家健:香港官方宜製作國家安全法案例教材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