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為何中國能「說到做到」?

博客

廖錦興:為何中國能「說到做到」?

中國作為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五千年悠久歷史中,期間有過輝煌的成就,亦有災難連連的歲月。中國國力自清末起走向衰退,經歷八國聯軍入京,他們肆意搶掠和破壞,最後更是一把火燒掉圓明園。隨後,日本侵華發生,入侵者們强佔國民財產、肆意殺戮、姦淫擄掠。到了國共內戰期時,國民黨掏空國庫,帶著不少京城的金銀珠寶古董珍藏,敗退台灣。 那時的中國一片狼藉,民不聊生。然而,從這樣一窮二白的惡劣環境中,中國逐漸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工廠,並成功脫貧獲國際讚揚。我國自主研發大飛機和郵輪、新能源汽車產銷世界第一、180萬個5G基站、蛟龍號潛水器、天宮太空站、北斗衛星等都是非凡成就。值得一提,我國已打通全國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網絡。這些成就是每個國家和其人民所夢寐以求,作為中國人絕對值得引以為豪。 筆者認為以上這些成就,均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利,也跟我國「政制、文化」因素緊密連結。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但要成功貫徹執行,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强大的勞動力。中國獨有的政治體制賦能中央能夠有效推行國策,而上世紀中的人口上升和中國人傳統的刻苦勤奮,使改革開放政策成功立業,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去年底,筆者曾撰寫一篇有關《印跡》的文章,是筆者對紀錄國家自1921至2020年政經歷史時刻,亦是中共百周年誌慶刊物《印跡》的讀後感,各位有興趣可閱覽。 自國家成功崛起並持續發展後,引起了來自歐美國家的打壓和政經威嚇,試圖在中國經濟發展上要「拖後腿」。例如,製造新疆強迫勞動謠言、支持香港黑暴和以台制華等,這已是不爭事實。在地緣政治升溫的艱難環境下,國家仍堅持走自己康莊大道,力推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協助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建設,倡議多邊貿易主義,輸出先進科技,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及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主席並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宣示決心,强調「我們說到做到」!這不僅顯示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責無旁貸的決心,還表明中國致力於找到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並推動經濟發展。國際間對於中國如何達成這一目標有很多討論,甚至質疑中國是否能夠實現。而事實上,在我國2021年3月的《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就已提到實施以碳强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另《政府工作報告》亦强調,做好「雙碳」各項工作及制定相關方案,落實「雙碳」目標需全方位推行,包括發展綠色經濟和科技。 過去幾年,國家在利用自主研發和創新科技,令包括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汽車電池技術突破、智能城市發展、低空經濟、潔淨能源(如風力水力光伏和氫能等)等有高速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成果,亦是實踐「雙碳」目標的既定政策。實施長遠政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才看到顯著成效。歐美國家在推動政策方面,往往受制於政黨間的對抗和鬥爭,因此導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困境,而在面對發展經濟與減排,亦是裹足不前。 每逢端午節,全國各地都有龍舟競渡賽事,筆者去年也曾參與扒龍舟比賽。二十多人的龍舟要高速向前,參賽者必定要齊心熱誠、積極參與、全員到齊訓練以及配備建造紮實的龍舟艇。要獲取佳績,還需有一位優秀的鼓手來激勵士氣,和一群具强壯體力的健兒均速扒水,當兩者合作無間,這樣才能達到最高速並獲得勝利。 當「天時地利人和」+「政制、文化」的成功因素造就中國崛起,並將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關鍵因素。近年,國家啟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筆者期待國家能憑藉其獨特優勢和能力,成為全球强國,造福人類。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中國民間藝術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善用自然餽贈,替代能源取之不竭

美國在開發頁岩油之後一躍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大國。 在全世界都將地球變暖歸咎於能源過度開發的今天,尋求可替代、可再生和少污染的新式能源變得迫在眉睫。對於資源貧瘠的國家,談能源開發似乎是奢侈,其實不然。而且許多事實表明,其中很多都是富裕的現代化國家,它們真正實踐了中國的一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突破有限條件,變不利為有利,在人類開發新能源方面作出典範。 撰文  蘇梓 近期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未來10年,世界燃煤的使用量會大幅下降;再過30年,更會脫離整個能源結構;前文亦提及,石油或許在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與此相反,地熱、水、風能等新能源正當紅。事實上,在一些國家,這些能源早於多年前就已被開發利用。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國家的做法推廣至世界,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冰島:地熱資源多元運用 冰島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字「冷」,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北極圈附近的孤獨島國,由於火山活動旺盛,地熱資源非常豐富,是完全以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2018年的數據顯示,冰島的地熱發電佔比超過26.6%,除了提供冰島連價且穩定的電力,更與農業〈例如漁場、溫室等〉及居民生活〈例如游泳池〉結合,推動冰島的經濟發展。2016年起,冰島開始「深層地熱鑽井計劃」,希望在深層地層中〈深度超過3公里〉找到高溫熱源,使水能夠達到超臨界態〈超過攝氏374度〉,用以發電來提高發電量、降低發電成本。 冰島現行的地熱發電裝置容量排名世界第八,年發電量約為50億度,此外,冰島的地熱電廠還能將發電後的溫水送入家庭,代替煤氣提供溫暖來滿足民生使用,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近年來,除了提供電力和溫暖,地熱發電廠也投入了觀光產業的一環之中,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東南方的Svartsengi地熱電廠便因此創造出巨大商機。該電廠建於1976年,1999擴建後,擁有約76兆瓦的地熱發電裝置容量,電廠將發電後排出的地下熱水匯聚成露天人造地熱溫泉「藍湖」,成為當地一大名勝。藍湖顏色美麗,湖中的火山礦物具養顏和放鬆身心的特殊療效,加上鄰近機場,每年可以吸引近百萬遊客流連,為冰島帶來不菲的觀光收益。 目前冰島有5座地熱發電廠,其中的史瓦森吉與尼斯賈維里爾發電廠生產用於取暖的電力與熱水。冰島政府表示,冰島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地熱資源有待開發,每年平均可生產逾 200 億度的電力。如果加上尚未開發的水力資源,每年可增加 500 億度。 冰島地熱資源豐富,人造地熱溫泉藍湖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杜拜:靠水資源致富 [...]

博客

【港股專家】岑智勇:新特能源(1799)盈利續增長,估值較同業吸引

近日恒指從3萬點反彈,走勢喘穩,吸引投資者再次關注投資市場,新能源板塊是近期表現較佳的板塊之一。 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多晶矽價格應需上漲,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保持較高水準,新能源產業發展持續向好。新能源股新特能源(1799)作為行業領先者,多晶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料能受惠於行業發展。 新特能源的主要業務是多晶矽生產,光伏、風電資源開發及運營,是國家重點火炬計畫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在2017財年錄得收入114.2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24.93億元,同比增長24.9%,綜合毛利率為21.83%,較去年同期增加 5.20個百分點。毛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矽技術改造項目的完成促進產能和銷量提升;多晶矽平均售價上漲;自營電站項目發電量增加,同時集團加強成本管控所致。 多晶矽業務方面,集團加強品質管制和工藝改進,精簡生產過程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質。在2017年度,集團的多晶矽全年產量達 2.94 萬噸,同比增加28.94%,實現毛利 14.1億元,同比增長63.19%,多晶矽生產產能提升及成本控制效果顯著,加上集團技術工藝水準處於行業領先水準,多晶矽太陽能一級及以上產品占比超過 97%。集團充分利用新疆煤炭資源豐富且價格低的優勢,並擁有2×350MW自備電廠,單位成本具有極強競爭力。據悉,新特能源多晶矽產品的生產成本最低,屬於國內領先水準。 同時,集團ECC 業務板塊(光伏及風力電站建造項目)2017年實現收入68.63億元,已完成並確認收入的光伏及風能電站 EPC、BT 等項目裝機 1,529MW,高級儲備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 2GW。由於BOO業務(光伏及風力電站運營項目)處於光伏、風電產業鏈的下游,具有穩定的現金流,毛利率相對較高,近年來集團逐步擴大BOO業務規模尋求更高收益。截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