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Michael Issenberg New Roadmap in Asia 開拓全球新版圖
2018-01-04
2016年對雅高酒店集團 (Accor Hotels)來說,是美好的一年;整體收入上升,增長至56.31億歐元,同比增長為2.2%,其中亞太區是火車頭,有5.5%增長,因此集團早已事先張揚,未來將大力發展亞太區,特別是中國市場。一個集團的興起,牽涉很多因素,而過去幾年來,雅高酒店集團的商業動作頻頻,又收購又兼併又開發新業務板塊,目前集團旗下已擁有超過4,200間酒店,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如此龐大的商業大機構,在經營上是牽一髮動全身,如何整合資源,以配合不用市場及客戶需求,成集團的最大挑戰。為此,本刊與集團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Issenberg展開了對話。他是酒店業老行尊,入行超過20多年,在創新時代,經驗逐漸淪落為附屬品,但他在言語間展示出來的智慧,卻絕對是集團業績增長背後的重要推動力。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雅高集團創立於法國,是歐洲第一大酒店集團,全球排名第二,目前亞太區總部設於新加坡。Michael Issenberg早於1994年加入集團,至2008年出任集團於亞洲區內最高領導人位置,並於同年移居新加坡,至今十年。在亞洲的生活經驗,他娓娓道來:「我經常都在全世界飛來飛去,特別是亞太區。在新加坡之前,我在悉尼住過5年,其間又常往返曼谷,因此早已習慣亞洲的生活。」 亞太區成集團的未來 雅高是個龐大酒店集團,每年的酒店數目都在不斷增長。至於亞太區,目前擁有800間酒店,在集團分布全球近超過25萬名員工中,大約有10萬員工歸他管轄。「亞太區的酒店數量,目前佔雅高全球酒店網絡的27%,然而在新開發的項目中,將有48%位於亞太區,因此該地區無疑會是集團發展前進的最大推動力。」亞太區市場的增長因素很簡單,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出境遊客。他再指出:「2016年,亞洲遊客出境量增長了11%,而中國是這一增長的主要動力。在亞太區,單以2016年計,來自中國的遊客數目便達到5,000萬人次。」 有數據指出,在過去十年,亞太地區是國際旅遊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世界旅遊業理事會 (World Tourism and Travel Council)更有報告指出,來自亞太地區的遊客佔全球遊客接待人數的比例已超過四分之一。「因此,集團在未來五年內的重點計劃,是在亞太區新增超過350家新酒店。」中國內地市場,自然更是兵家必爭之城。為開拓內地市場,集團於2016年底與中國連鎖華住集團合作,雙方成長期戰略聯盟,集團新簽約項目近40個,其中大部分項目分佈於一、二線城市,僅上海就有超過十個新增項目;至今已新開業6家美居酒店和一家Novotel酒店。「集團的發展策略,一向都非常積極,尤其在亞洲區,近年發生了很多新動向。其實自2016年以來,集團一直保持平均每個月公開一項或併購交易的速度,至於與中國華住的聯盟,乃是過去兩年中這些諸多業務中的其中一項。這些皆為集團發展計劃中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提高和完善為賓客提供的服務水平。」 贏取員工的心 市場發展蓬勃,造就了龐大商機,作為區內最高負責人,自然身負重任,要經常穿州過省,為新業務「搭橋鋪路」。「常有人會問,當你有錢後,會做甚麼?很多會都會說,當然是去旅遊,我卻寧願多些回家休息。其實任何生意,為了做得好,壓力總會有的,因為生意的本質就是如此。現在亞太區發展勢頭好,集團要把握當前機遇,因此要不斷擴大及增長,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亦是當前的挑戰。」 企業規模越大,一旦管理不好,就容易「百病纏身」,為往後的持續發造成致命打擊撃。「今早有人問我,說像我如此頻繁地穿梭各地,那是為了巡視集團旗下的酒店業務嗎?哈,若果真的如此,那這份工作也太過艱巨了,我一個人是做不了的。因此在集團管理上,最重要是令到所事情都在預期進行中,要達到這個要求,就關乎員工平日的訓練及藉著科技的協助,還有right people do the right thing。我經常居無定所,在飛機上的時間還多過在家,目的其實就是與這些人會面,保持溝通,以確保所有事情在妥善地進行當中。」 事實上,各行各業都在爭人才,有好的人才,向來是企業持續發展之道。「這行發展得太快了,尤其在亞洲區,根本人才的增加,是追不上市場增幅的。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人在興建新酒店,這些新酒店,就算定位如何高端,如何建得美輪美奐,一旦沒有好的團隊去進行日常管理,根本講甚麼都沒用。要吸納人才,留人才,訓練是基本,但我認為最重要是贏得員工的心,令他們對集團有歸屬感,而我的方法,是增加管理上的透明度,保持與員工溝通,令他們可以得悉集團的發展情況,未來會怎樣,尤其是集團經常有很多收購及兼併行動,因此就更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由於集團規模大,亦可為員工帶來很好的長遠發展機會,可以在集團內部晉升,由最初的bellboy,做到資深員工,然後有朝一日成為酒店總經理,這個長遠的事業發展,有助提高他們對集團的歸屬感,只要他們工作做得開心,自然可以為客人帶來好的服務,跟著客人又會感到開心。」 人才是酒店的最大優勢 大集團均會善於風險管理,從集團近年的發展動向,可明白其沿用的輕資產戰略,令集團在財務上更見靈活性,並能針對市場變化。至於品牌的管理,則採用多元品牌策略,由高端品牌至經濟酒店,一應俱全。「今日市場的情況,是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要,以往大家都習慣常住一間酒店的,現在已不行了。如商務客,可能晚上十時進酒店,然後睡到早上7時又起來工作,因此他們需要的酒店,只須合乎基本的條件,如環境寧靜、安全就可以了。亦有客人會在酒店內度過幾天,於是他們就會對酒店的設施及服務有一定要求,如要有健身室、各種餐飲美食享受等。至於若果跟太太同遊的,更是非奢華酒店不可,目的是為了照顧太太的需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去不同的酒店,因此才令酒店業爆炸性地發展。經濟酒店跟奢華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著重各種基本需求,以務實為主,後者是關於空間、設計的運用,是一份難忘體驗來的。」 科技的蓬勃,顛覆了很多傳統行業,甚至取而代之。對於科技的衝擊,他指出,集團不斷創新,開拓新的科技平台及服務,並透過收購如Very Chic、Fastbooking及Availpro等創新公司,推動集團邁向新的數碼世代。「新科技的出現,的確令很多傳統行業從此消失,但對酒店業的影響不大。因為當客人進入酒店後,科技的破壞力就會逐漸減少,他們會開始去感受酒店內的各種體驗,於是就讓我們回到每間酒店的最基本元素,就是人,這亦是酒店在科技衝擊下仍沒有失去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