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2024「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 改變青少年躺平思維

今年暑假,「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 (CDIA) 獲得超過450間涵蓋各行各業的企業機構和政府部門支持,為650多名基層青少年根據他們的興趣及潛能,提供工作體驗機會。計劃並得到超過100名具社會職場經驗人士,擔任義務「職志導師」,從旁扶助及指導,幫助青少年鍛鍊軟實力,建立人生職志目標,自我增值。 目前全球及香港經濟面對嚴峻挑戰,香港近半年有多家學術機構就青少年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年青人普遍有「躺平」傾向,窒礙他們自己及社會的長遠發展。然而,過去十年,參加「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的青少年,以及今年參加計劃的650多名基層青少年,卻選擇爭取機會主動參加工作體驗計劃,自我增值,為自己的前途奮鬥,追求其人生目標,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 今年最感興趣行業 — 金融及文化突圍而出 今年的 Y-WE 計劃,參加人數比去年大增,當中更有近50人已經出勤,成功完成工作體驗。至於學員最感興趣的熱門行業,與過去兩年一樣,是醫療及護理行業,多達18.2%學員選擇;其次是創新科技行業,有10.5%學員選擇,比例與去年相若。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及財務行業,今年亦列入三甲,取代設計創意,有9%學員表示這是其「第一興趣」領域;最後,文化及歷史首次進佔五名之內,反映政府推動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成效,而香港經濟正在向多元化產業結構發展。 Y-WE青少年興趣行業排行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1 醫療及護理 16.6% 醫療及護理 20.4% 醫療及護理 18.2% 2 創新科技 12.9% 創新科技 10.3% 創新科技 10.5% 3 設計創意 9.3% 設計創意 10.3% 金融及財務 9% 4 金融及財務 9% 金融及財務 6.3% 文化及歷史 8.2% 5 教育 7.6% 工程 6.3% 公共服務 [...]

博客

盧銘恩:雞棚經濟學出身與形象如何增加信用價值

這陣子「雞棚」這一個久未出現,屬於上世紀的市井用語,忽然進入了產經評論新聞。筆者認為,稍有規模的商業方案,只要是從無到有,主催者必然需要各方友好(或持分者)去配合操作,箇中難以避免有部分是超前部署,或動用到參與者的信用,甚至質押對未來的看法,才能成就一個由無到有的商業項目。只要中間沒有存心欺騙,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商業世界日常,所謂「說好故事」而已。但中間萬一出現不真實的基礎事實,就會釀成世紀騙局,震驚華爾街的一馬弊案和蒙蔽矽谷創投界的惡血騙局,皆屬此例。 兩宗「雞棚」案件,都巧妙運用巨大商業金錢利益、關係網絡及名聲形象等來增加信用和掩飾謊言,並把局內參與者都漸漸變成既得利益者。 金融市場,簡單來說,從來就是一個質押信用及對賭未來的遊戲。 信用一般建基於其所擁有的有形及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大可尋本溯源,如房地產,自然資源。無形資產,如家族出身,人脈,形象,業績等,都難以量化,甚至建基於一些虛無縹緲的感覺和傳聞上,故此容易被惡意操縱。就如一馬弊案的劉特佐在好幾個交易當中,在塞舌爾群島開了不少空殼公司,該些公司的名字甚至改成與阿布達比基金,或其他知名公司極度相似的名字,以圖混淆視聽,令人相信一些虛設的商業合同,來騙取金融機構的信用,政商遊戲規則正是:「只要你說自己跟政壇高官或皇室貴族有點關係,你的巨富來源就沒人會想過問」。 至於對未來的展望,是講求眼光。著名投資者和政商名流,或多或少其實都是害怕被忽略。錯過投資回報的機會成本可以是巨大的,故此都一窩蜂地參與這場對未來的豪賭。一旦把未來當成是信仰,哪怕各種迹象顯示他們相信的未來,其實徹頭徹尾就是一個騙局時,媚俗心態就出來,希望謊言一直滾動下去。 最後,有賴社會第四權:傳媒。加上,事件中的復仇者們相繼爆料這兩宗世紀案件,終究還是紙包不住火。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龐氏騙局式的”雞棚”將不斷出現在資本市場上,正如龐氏騙局的主人翁馬多夫被捕後的一句冷言:「人性貪婪」,這才是世紀騙局循環往復的核心理由,最近市場上看到的案例並不是孤例。 撰文:盧銘恩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方土控股行政總裁 中大商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 延伸閱讀:盧銘恩:夜間市長或能推動夜經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

黎家聰:基本面優秀 環球醫療(2666)有待估值修復

博客

黎家聰:基本面優秀 環球醫療(2666)有待估值修復

中東地緣衝突近日不停升溫,前日(13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動無人機及導彈襲擊,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不斷被推高,筆者3月初曾推介的黃金股萬國國際礦業(3939)亦不斷破頂,升幅近倍,算是有點交待。不過,個人而言,比起賺錢還是希望世界和平,人人生活得開心快樂 !  而聽聞最新消息是伊朗行動已結束,並無意繼續攻擊。但是,以色列之後會否有報復卻情況未明。但願是次衝突不會再惡化下去,不然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有可能會開始。 雖然世界正於多事之秋,但股市一天開著,我們投資者就要繼續研究。除了避險資產,筆者一直也正留意一些基本面不錯,有增長前景的醫藥股。畢竟這類股票想要趁估值平買入也只能趁大市不好時。早前,筆者曾寫過的聯邦製藥(3933)就是好例子,果然上週又再破頂。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基本面不錯,有增長前景的醫療股呢?環球醫療(2666)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環球醫療是一家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醫研產融結合的大型醫療健康集團,長期專注於中國高速發展的醫療健康產業,憑藉現代管理理念、專業人才團隊、優質醫療資源,雄厚資金實力以及包容進取的企業文化,努力打造值得信賴的醫療健康集團,逐步構建共享共贏的健康產業生態系。 環球醫療現時有兩大業務,分別是醫療健康業務及金融業務。最近,公司發布了2023年度全年業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約136.50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3.1%。其中醫療健康業務收入約人民幣78.33億元,較2022年增長22.9%,佔總收入比重從53%提升至57%。淨利潤方面,2023年賺21.9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5.4%,其中醫療健康業務貢獻人民幣4.5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20.6%,佔總淨利潤的比重從18%提升到21%。 金融業務發揮財務穩健性 從上述業績可見,環球醫療已逐漸正式從以往的融資租賃公司,轉變成「醫療服務為核心,金融服務為基礎,建構健康產業生態系統」的發展格局。相信未來隨著醫療業務的繼續發展,環球醫療的核心競爭力將愈來愈明顯。 而環球醫療於2023正正就為專科及健康產業加速佈局,例如順利併購凱思軒達、山東拓莊,並於2024年初併購了國內智慧健康養老頭部企業山東青鳥軟通,加快醫療領域數字化轉型。此分部主要包括醫療設備全週期管理、專科醫療及醫療數位科技服務等。2023年營收2.44億元,同比大增191%,淨利潤0.32億元,同比大增272%,發展速度極為亮眼,估計將可成為未來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 至於老本行金融業務則持續發揮壓艙石作用。在聯儲局加息導致境外融資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影響下,經營效益仍實現了平穩增長,實現收入人民幣58.82億元,同比增長2.8%;淨利潤人民幣17.45億元,同比增長2.1%。這金融業務的穩定成長,為醫療業務帶來充分保障與支持。此外,因為具備金融手段,公司有能力把金融工具自然融入產業經營中現金流運轉,這能促進產業單元的業務更健康發展,也能夠為金融業務帶來更多的空間與保障,這令環球醫療相較於其他同行多出一個獨特的競爭優勢。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4月9日,中國香港保健護理服務板塊PE爲12.5倍,低於日本(16.1倍)、美國(25.7倍)、中國內地(34.7倍)。而環球醫療現時PE只有4.03倍,更是低於行業平均,亦是公司多年的估值低位。就估值來說,環球醫療是在被低估的板塊中的被低估公司,可以想像是嚴重低估。可是,就基本面而言,環球醫療的成績卻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環球醫療目前或有著不錯的投資價值。 總括而言,環球醫療金融業務穩健發展,綜合醫療業務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專科醫療及健康業務開始放量,業績增長確定性強,估值被嚴重低估。技術面上,近日開始成交急增和向上發展,守住支持位而慢慢衝上近兩年的高位。有興趣投資醫療板塊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

劉慧:央企市值管理納入考核,推動國企改革與價值重估

博客

劉慧:央企市值管理納入考核,推動國企改革與價值重估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宣布,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的業績考核體系,這一舉措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市值管理的核心在於提升央企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這對於穩定市場預期和推動國企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1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標誌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啟動。緊接著,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表示正在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這表明央企的管理層將不得不更加注重企業的市場價值和長期發展。 過去,央企的業績考核主要側重於利潤指標,這導致一些企業過度追求短期利潤,忽視了長期發展和市場價值。如今,隨著市值管理納入考核,央企管理層將不得不重新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更加關注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 資料顯示,目前央企普遍存在估值偏低的問題。根據Wind資料,截至今年1月29日,上市央企中有15.7%的公司市淨率(PB)小於1,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建築、鋼鐵、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央企低估的原因複雜,包括行業結構、社會價值在估值體系中的缺失、增量資金不足、公司治理問題以及創新能力的忽視等。 在2023年,央企和國企的估值修復和中特估行情展現出了強勁的長線趨勢,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投資話題,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賺錢機會。過去的國企改革主要集中在調整產權結構、建立制度框架和規範資本監管等方面,這些改革措施為企業品質的提升和價值的創造留下了巨大的提升空間。一旦這些改革在提高資產回報率方面展現出明顯的成效,央企和國企就有可能成為資本市場上備受青睞的投資目標。 央企市值管理的本質是實現實體經營與資本運營的良性互動。短期內,通過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等手段穩定市場預期。根據Wind資料,2023年有17.7%的上市央企實施了股份回購,總金額達到65億元,同比增長5.1%。中長期來看,分紅、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措施,能夠為市值提供長期激勵。2022年和2023年,均有13.5%的上市央企股息率超過3%。 海通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從宏觀策略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波折修復,宏觀經濟資料偏弱。市場並沒有追求高景氣的TMT方向,而是更注重資金安全,因此更偏好於偏防禦性質的高股息板塊和央企中特估板塊。從近兩年的表現來看,央國企ROE較民企更高,具備較高的盈利能力和穩健性。這也符合央國企作為「穩定器」和「壓艙石」的角色,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在國企改革新的ROE考核下,央國企板塊有望成為階段性的主線。 撰文:劉慧 慧悅財經創辦人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延伸閱讀:劉慧:人形機器人電機技術 —— 驅動未來智慧產業的核心動力 ============= [...]

【封面故事】擴展可持續金融生態圈 鞏固環球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專題

【封面故事】擴展可持續金融生態圈 鞏固環球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不管是家族辦公室還是資產管理中心,目的都是希望引入資金,推動各個行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各類資產管理可說駕輕就熟,然而當近期的股市、樓市不振,甚至出現「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一說時,是否意味著香港的金融地位經受動搖?香港要有甚麼作為方可重振聲威?本期的封面故事將從多方面探討,讓大家認識到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然鞏固,並將繼續成為吸引海外資金的一個重要樞紐。 撰文:李樹明、鄭敏琴、徐善雯、劉智恒 近年香港一直致力成為資產管理和家族辦公室樞紐。儘管疫後本港投資市場尚未完全復原,樓市、證券備受壓力,不過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即使外圍等因素令市場敏感,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然充滿競爭力。截至2022 年底,香港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資產金額超過4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香港以外的投資者。同時,香港亦是最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是僅次於內地的亞洲第二大私募管理中心。 對於香港是否面臨資金流失問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去年全年本港總存款預計增長超過5%,一年間約有2,500億元資金經「南向通」流入本港股票市場。數字反映,資金在進出之間,仍是處於淨流入狀態。間接否定了坊間認為香港出現嚴重的「走資」情況。 陳茂波在網誌提到,面對全球高息環境和多個外圍不利因素疊加,過去一年本港的資產市場備受壓力,而同樣實存的是投資機遇變得更為吸引,很多資金正伺機尋覓投資機會。 據「BCG 全球財富報告2023」(BCG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估計,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在2022至2027年期間,每年將錄得7.6%的增長,可為本港金融、專業服務帶來龐大機遇。連同過去一年在家族辦公室方面的拓展,以至重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勢為本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帶來另一增長動力。 李家超於2022年《施政報告》宣佈,目標於2025年底前推動不少於200間家族辦公室於港設立或擴展業務。事實上,目前全球有不少國家都將目光瞄準在家族辦公室業務上。在亞太地區,新加坡是香港主要的競爭對手;而作為波斯灣地區的主要金融中心 —— 杜拜,正成為亞洲許多企業家和富裕家庭的首選,令到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的亞洲財富管理公司日益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