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
Sandbox VR趙子君:打造虛擬世界真實體驗
2022-10-28
元宇宙成為近年的熱門議題,不少企業運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建立虛擬空間。本土初創企業Sandbox VR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趙子君(Steve) 早在2016年就看到VR的潛力,2017年在香港建立了全球首間沉浸式VR體驗館Sandbox VR,讓顧客得到進入虛擬世界的體驗,一開店就已大受歡迎。短短 5 年間就已在美國、 中國、新加坡、加拿大及英國等 5 個國家開設 27 家分店,現在也在不斷擴展全球業務,成為少數走出國際的本土初創企業。 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Steve的創業旅程可謂是波折重重,他早年以開發手機及電腦遊戲起家,2015年下半年VR市場開始興起,各大商業巨頭亦在著手佈局VR領域,當時Steve認為VR遊戲極具潛力,於是2016年成立了Sandbox VR,設計了一款VR遊戲,可惜當時VR遊戲的普及度不高,普遍銷量低迷。儘管Sandbox VR在同行中表現不俗,但巨大的虧蝕還是令公司損失了80%的資金。 打造沉浸式VR體驗 Steve表示:「之後我反思對VR遊戲的追求,VR技術實現了虛擬世界的可能性,當人們覺得自己完全置身於虛擬空間中,VR的魅力才真正完全發揮。我不滿足於只是研發普通的VR遊戲,而是追求建立一個具真實感的虛擬世界,一個可以自由走動,可以看見和觸碰自己及他人的虛擬世界。我希望客人可以化身為電影主角,在虛擬世界中和隊友冒險,最後得到開心刺激的經歷和體驗。」這次失敗後,Steve重新出發,他利用拍電影常用的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追蹤玩家的動作,在一個空間內打造沉浸式VR體驗。 這種形式的VR體驗需要公司設立店舖,從販賣VR遊戲變為販賣在特定空間內的VR體驗。這是前所未有的,沒有投資者對此感興趣。Steve仍不放棄,他孤注一擲,拿出所有積蓄,繼續實踐這個夢想,但這筆錢僅能支撐Sandbox VR 6個月,在極度有限的時間內,他與團隊必須完全開發AAA級的VR遊戲 及完善所有技術,然後正式開店招徠客人。最後,他們達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2017年在香港開設了第一間店舖,市場反應非常熱烈,預約每日爆滿。 獲創投 B 輪融資 投資界看好 這次成功贏得了投資者們的信心,令Sandbox VR成功融資,有足夠資金廣開分店,當中美國分店數目佔最多。2021年11月,Sandbox VR完成 3,7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a16z)、阿里巴巴集團、及戈壁大灣區等著名創投企業。戈壁大灣區管理合夥人唐啟波(Chibo Tang)在訪問中提及領投Sandbox VR的原因,他表示:「雖然VR技術已經研發了很多年了,但用家體驗都不如理想,而Sandbox VR是唯一可以將理想的VR體驗實踐出來的初創企業。如果可以將這種有趣、互動性高、令人身臨其境的VR體驗打造為未來的電影體驗,將會帶來很大的市場機遇。」 Steve並不止步於此,他表示:「我們仍在追求將VR體驗進化得更加完美,除了動作捕捉技術外,最近技術團隊在自家開發的系統上加入了新推出的無線技術 (Sandbox Streaming VR) 令客人不用再需要背著電腦裝備也能進行VR體驗,經歷VR體驗時更加舒適,沉浸感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