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深圳發展值得借鑒,中國地位因疫情升
2020/10/15
.深圳的發展,是當地人努力,摸着石頭過河摸得快之餘又穩陣。 .香港只能一方面當深圳是對手,另一方面與之互相補位拍住上。 .隨着其他生產基地的疫情還未受控,外商要補倉,便轉向中國。 本週矚目大事,首數國家主席習近平「南巡」,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其發表的講話中,還大讚特讚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 事實上,過去40年來,深圳得到飛躍的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2.7億人民幣,增至2019年的2.7萬億,增長了1萬倍之巨,年均增長高達20. 7%,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財政收入從不足1億人民幣,增加到9,424億;外貿進出口總額由0.18億美元,躍升至4,315億美元,年均增長26.1%;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人民幣,比1985年增長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連串的數字,長時間的高速複合增長,證明深圳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典案。 深圳的發展,絕非一般國營手法,中央並沒給予特別扶持,共產黨只是圈了個地方出來,讓當地人努力,隨着市場經濟而摸着石頭過河,結果摸得快之餘,亦非常穩陣,這更抵讚。 其實,澳門也是一樣,由共產黨定位——要賭錢者,請到澳門,之後便靠當地人自己搞;結果,2001年開放賭權短短6年,便超越了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最大賭城。 一邊競爭 一邊互補 反觀香港,若不再好好利用其特殊地位,就會失去競爭力,影響力跌到不知哪裏去。這歸咎於回歸以來,港人浪費了太多時間在政治意識形態上;所謂西瓜靠大邊,明明應該跟隨優勝者,港人卻眷戀失敗者,仍然被港英殖民政府做的事影響着,總想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例如港獨。本欄已說過很多次,香港根本無可能獨立,淨計軍備,買戰機的話,揀中國的殲-20,還是美國的F-35?難道揀俄羅斯的Su-57? 唯今之計,香港只能一方面當深圳是對手,有秩序地競爭;另一方面,則各具擅長之處,互相補位拍住上。雖然,深圳今天得以達致如斯成就,初期全靠挨着香港,多得一班港商北上設廠加工,但近15年的發展,則是靠當地管得好,愈來愈聚集人才,發展出不同產業,繼而再發揚光大。當中,出入口、創新產業是表表者。 2019年,深圳GDP達2.69萬億人民幣,香港則是2.86萬億元,折合約2.48萬億人民幣,即是深圳已超越了香港;按照目前發展形勢判斷,當地的出入口、創新產業除了量大,更還在擴張中,香港實在難以反超前。 而且,深圳的資源,尤其是人才及土地,遠遠優勝過香港——深圳常住人口已超過1,344萬人,當中,非戶籍人口比戶籍人口多0.7倍,香港則只得不夠800萬人;深圳土地面積2,050平方公里,又是香港1,106平方公里的幾乎1倍,前者還主要是平地,必要時更可從東莞撥地。 香港優勢 只餘三項 從前個人都未必相信,深圳可如習近平所言,「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但現實委實如此。而內地發展的大環境也是如此,有很多成功典案,滄州就是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