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sex porn dirtyindianporn.mobi school girl sexy picture 5 min sex video pornindianvideos.pro full xvideos exbii sex allnewindianporn.pro baloch girls sex bangalore freesexyindians.pro indiansixy video border bhojpuri film letmejerk.fun idian porn
kamapisachi sex com indianpornbase.pro negro sex video download telugu x kathalu turkishxxx.online tamilnadu school uniform indian big women sex turkishsex.online moviewood.me desi fudi com turkishpornvideos.pro swamiji fucking xxx sex bp animalwomanxxx olx kanpur turkishxxx.mobi night suit for women
bangali sex vedio turkishporn.pro indian vidio sex sri reddy porn videos turkishpornography.pro lucky villager xxxvwww turkishporno.mobi desimmsclips porn sleeping aunt turkishsex.pro red wap sex kamlesh saini mms turkishhdporn.pro ghrelu sex
【吳老闆筆記】人口政策模糊誤事 教育產業大有可為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筆記】人口政策模糊誤事 教育產業大有可為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的教育產業可以發展成為經濟的增長點,然而人口政策的模糊不清,令到本地適齡學童減少,致連番出現殺校情況。其實政府可以開放內地學子來港接受教育,不僅現已存在的大專教育,只要付得起學費還可以接受中小學教育,相信對現有的中小學,甚至香港的各行各業都能夠帶來一股經濟新動力。 最近華富邨寶血小學同玫瑰崗學校相繼宣布停辦,剛剛話九龍塘根德幼稚園三年後停辦,令到在讀學童的家長頭痛不已,要為子女未來繼續就學四處張羅。這兩家學校歷史悠久,開辦了五、六十年,辦學經驗豐富,現在宣布停辦十分可惜。好明顯,預計嚟緊幾年出現收生不足情況,係停辦的主因之一。 其實教育局亦早已預見,根據人口數字推算,學齡人口將持續下跌,問題非過渡性,而是結構性。因此未來將透過停辦新校、重置、合併等,有序調節學校數目。根據統計處的《香港生育趨勢》顯示,香港每千名女性對新生嬰兒的數字,過去30年間,暴跌近四成,最新已下跌到772名,與世代更替水平的2,100名的距離相差甚遠。政府應該推出措施鼓勵生育,最簡單直接的方法,當然係派錢。 好似新加坡咁,家庭首兩名新生子女分別可獲1.1萬坡紙獎勵,其後每名再加碼至1.3萬坡元;又設兒童培育戶口,政府先行注入5,000坡元,父母於子女12歲前根據所存入的款項,作出等額配對供款;此外,父母可獲稅務回扣、有薪產假、育兒假期、托兒資助;最重要是,有子女的家庭,有優先權預購組屋,首次購屋更可得到19萬坡元政府津貼等等。 反之香港就下下窒住晒,話每名子女的成長要花幾百萬,政府又不在稅務上大刀闊斧,調整子女免稅額,試問一般打工仔仲邊個敢生?既然係咁,政府不如訂定政策,接納內地負擔得起的家庭子女來港讀書,一來可以令到現存學校不用擔心不夠學生來源呢個問題;二來可以將香港教育發展成產業嚟做;話唔定這批內地來的莘莘學子將成為香港未來的創科人才。 老實講,鼓勵生育是人口政策的其中一部分,政府應先定下長遠的人口政策;有了目標,其他政策包括房屋、教育、運輸,零售消費等才能跟尾。筆者早已提出,香港最好將人口推高至1,000萬,甚至1,200萬,達到內地「超大城市」的標準,這才夠競爭力,足以在大灣區發揮關鍵作用。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當港人北上消費成為習慣 國慶連假吸引旅客南下更實際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7月13日) 鼓勵生育 亦是人口政策

.本港適齡學童減少成為結構性問題,原因之一是生育率。 .若然增建居屋達致「人人有份」的地步,就能一箭三鵰。 .如果讓內地生來港就讀中小學,便可藉此做大教育產業。 教育局近日公布2022/23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比較過2021/22學年同一批學生的人數後,結果顯示本學年全港流失了1.5萬名中學生、1.2萬名小學生,合共2.7萬人,流失率分別為4.56%、3.43%及3.99%,三者過去3年以來同樣持續擴大;若由2020/21學年計算,3年以來合共流失6.8萬個中小學生不再留港升學。 當局直言,根據人口數字推算,已預計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並非過渡性,而是結構性,未來將從長遠規劃公營中小學學位供應,例如透過停辦新校、重置、合併等,逐步有序調節學校數目。 特首李家超亦承認,此乃結構性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不同人士考慮離開香港,但隨着有相當大數目的人口移入,因此相信「最壞情況已過」;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出生率的問題,政府現正思考怎樣鼓勵生育,以延續社會發展的需要。 港生育率  全球包尾 事實上,除了「老齡化」,「少子化」亦是香港人口結構的一大問題,存在已非近十幾廿年的事,而且愈來愈嚴重。根據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香港女性的生育率,只得0.8,全球包尾,情況還嚴重過內地的1.2;統計處的《香港生育趨勢》更顯示,每千名女性對新生嬰兒的數字,過去30年間,暴跌近四成,最新已下跌到772名,與世代更替水平的2,100名愈拉愈遠。 至於怎樣才能鼓勵生育,當然不能喊口號搵明星拍宣傳片,或提高子女免稅額就算,還需其他有力措施配合,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派錢。且看新加坡,便相當大手筆——誕下第1及第2名新生嬰兒,可獲1.1萬新加坡元現金獎勵,其後每名再加碼至1.3萬坡元;另設兒童培育戶口,政府先行注入5,000坡元,再對父母於子女12歲前所存入的款項,作出等額配對供款;此外,父母可獲稅務回扣、有薪產假、育兒假期、託兒資助;最重要是,有子女的家庭,有優先權預購組屋,首次購屋更可得到19萬坡元政府津貼! 其實,鼓勵生育亦是人口政策的其中一部分,政府應先定下長遠人口政策;有了目標,其他政策包括房屋及教育等,才能跟尾。而本欄早已提出,未來10年,最好將人口推高至1,000萬,甚至1,200萬,達到內地「超大城市」的標準,才夠競爭力,才可在大灣區發揮作用。 增建居屋  一箭三鵰 房屋政策方面,隨着北部都會區的推進,以及加強郊野公園邊陲的利用,加上盡量填海,填得到的地方都填,除了「明日大嶼」,大嶼山很多地方亦可以填,還有屯門尾近內河碼頭那一邊,以上各瓣若然落實去做,房屋供應絕對不是問題。 在增加供應外,房屋政策也需檢討,就算不是回轉公私營房屋的七三比例,也要減少公共租住房屋與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即是盡量減少興建公屋,利用有關土地興建居屋,最好做到「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無需抽籤」,從而達到降低土地資源資本價值損失,市民亦能住者有其屋,兼且製造財富效應的一箭三鵰之效。 [...]

博客

劉慧:中國人口老化加劇,料當局繼續出招「催生」

中國近月出台多項新政策舉措,包括:實施三孩政策;打擊樓市炒賣,嚴禁炒作學區房;發布「雙減」(減輕中小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措施,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要求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精英)班,或以考試成績調整學生分班、座次等。一連串政策的背後考慮是希望減少教育競爭,以鼓勵人們生育。 這些政策都是在中國於今年5月時公佈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後突然出現,數據顯示,中國人口現為14.1億,僅比2010年上一次人口普查的13.4億多了約7200萬,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是1,200萬,連續3年下降,更是自1950年以來最低水平,總和生育率是1.3,低於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替代生育水準(2.1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其後表示,2021年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會呈走低趨勢,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人口老化是不少發達國家正在面對的問題(如:日本、意大利、歐盟和美國),然而,中國的平均家庭收入較這些國家少得多。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估計,中國人口可能在2025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勞動人口減少,需要全社會供養的老年人佔比愈來愈多,這將影響未來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醫療和養老服務需求也會上升,造成養老金缺口擴大,加重社會負擔。 中國年輕人不願結婚和生孩子,大多是因為生活及生育成本高企,令他們需要積累到一定的財富才能考慮結婚生子,若然發現自己給不了孩子較好的生活,就乾脆不生育了。加上獨身主義興起,單身年輕人可有更自由自在、多姿多采的生活方式,又可以養寵物來陪伴自己,所以他們就不太想受到婚姻的束縛。 此外,在今年5月,內地網上論壇有一篇《躺平即是正義》的文章爆紅,引起不少年青人的共鳴,這種躺平主義的想法,也是跟生活無力感有關,有網民感嘆道:「目前這個社會最大的貶值不是貨幣,而是你的努力。」更有網民直言:「不管怎麼辛辛苦苦都富不起來,只是別人使喚的工具,工具壞了直接被丟掉。」在升學壓力、教育資源的短缺和社會不平等下,部分年青人養活自己及家人已感到吃力,自然不想下一代生出來受苦。 因此,為了解決人口老化問題,估計未來中國政府將會繼續出招,減輕人們的生活壓力和解決社會貧富不均問題,例如近日當局就明確規定「996」工作制度嚴重違法、推行共同富裕政策等。不過,依筆者之見,最重要是要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真正做到「行行出狀元」,讓年青人可以藉着個人才能和辛勤工作增加收入。 對於投資者及散戶來說,未來一段時間,科技、內房和教育板塊,這類會影響到中國人民生育意欲之行業,仍會有較大政策風險,故需要繼續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