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sex porn dirtyindianporn.mobi school girl sexy picture 5 min sex video pornindianvideos.pro full xvideos exbii sex allnewindianporn.pro baloch girls sex bangalore freesexyindians.pro indiansixy video border bhojpuri film letmejerk.fun idian porn
kamapisachi sex com indianpornbase.pro negro sex video download telugu x kathalu turkishxxx.online tamilnadu school uniform indian big women sex turkishsex.online moviewood.me desi fudi com turkishpornvideos.pro swamiji fucking xxx sex bp animalwomanxxx olx kanpur turkishxxx.mobi night suit for women
bangali sex vedio turkishporn.pro indian vidio sex sri reddy porn videos turkishpornography.pro lucky villager xxxvwww turkishporno.mobi desimmsclips porn sleeping aunt turkishsex.pro red wap sex kamlesh saini mms turkishhdporn.pro ghrelu sex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估領袖」遊戲開始

吳老闆週記(7月1日) .香港政治亂局已平定,新一任特首應熟番經濟。 .領導人向來以領導能力取勝,而非以專業著稱。 .內地股市全球最弱,表現與經濟完全不成比例。 「估領袖」遊戲開始 政治新聞依然佔據頭條位置,不過今次並非發生在反對派身上,而是政府高官的任免。上週五(25日),港府宣布,國務院免去張建宗的政務司司長職務,由原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接任,而原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就升任為保安局局長。 事件震動全城,皆因現屆政府任期只剩一年而已,如此短,都要換?而且,換人還在香港回歸24週年及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的大喜日子前夕,來得頗為突然,此前亦沒走漏半點風聲,直至公布前一晚才有傳媒引述消息人士作出報道。 最重要是,歷屆政務司司長,從未試過於在任期間中途被炒魷。翻查資料,特區政府第一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是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其後未做滿任期便離任的曾蔭權、唐英年,以及林鄭月娥,均是自己辭職以參加行政長官選舉。 張建宗究竟怎麼了?若是健康理由,大可自己辭職,其本人亦已否認;若是作風關係,雖然觀乎其表現,一直以來也是一副老實人模樣,但既然如此,當初為何選他擔任此高職?當然,今日的政治環境,與以前完全是兩回事。 政治掛帥 還是經濟掛帥? 無論如何,未來市場焦點便落在明年3月舉行的特首選舉上,林鄭能否連任?坊間似乎認為機會較低,始終,香港社會自2019年6月經歷了接近1年的極大動盪,直至去年《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才撥亂反正、由亂轉治。 新一任特首,是以政治掛帥,還是以經濟掛帥?正路而言,經歷《港區國安法》的定立、選舉制度的改革,以及宣誓條例的修訂後,香港政治亂局已平定,政府未來的工作,將主要落墨在振興經濟上,特首應熟悉經濟。 以此作為標準,而北京可信任,港人又可接受的人選,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被認為是熱門之一。然而,個人卻認為,他年紀太大,現年七十有二,明年73歲,如果只做一屆,任滿時都78歲。當年「董伯伯」上任時,1937年出生的他,才不過60歲。當然,大家可以話,美國總統拜登就職時,更達78歲。 市場傳聞另一熱門,是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然而,個人亦不苟同。雖然他的背景夠「紅」——在內地出生,曾為外資投行開拓內地業務,更推動了中港股市的互聯互通,但「紅」並不代表「左」;而且,根據傳統,特首都曾擔任行政會議成員,董建華做過回歸前的行政局,梁振英更是召集人。 以領導才能取勝 而非專業 依此看來,與其盲目亂估,不如看看行政會議成員名單,或能來屆特首此中尋。撇除三司十三局的官守議員,非官守議員中,陳智思是召集人,不過,個人覺得此君太斯文,不切合港府強硬作風;至於其他較年輕者,個人又沒特別心水。 話說回頭,雖然特首未來工作應以經濟掛帥,卻未必是經濟管政治,相反,仍可以政治管經濟。此乃香港從殖民地時期到回歸以來的一貫做法,領導人是以其領導才能取勝,而非以其專業著稱。 其實,要振興經濟,現屆政府已可以做,最簡單、直接、快捷的,就是盡快與內地及澳門通關。隨着早前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男地勤,個案被改列作「與外地輸入相關連」,截至本週三(30日),本港已連續25日無源頭不明個案,此前聲稱香港需重新計算連續28日無本地確診才可通關的澳門,也因而改了口風指,將根據實際情況,只要沒造成社區傳播,便會放寬通關免隔離的限制措施。如澳門開關,相信中港通關的日子也不遠矣,但願此日快快來臨,放中小企一條生路。 內地經濟與股市 不成正比 香港經濟奄奄一息,股市亦然十分弱勢,差不多是全球最弱;相反,最惡的是美股,不斷破頂——本週二(29日),標指收報4,291點,是今年以來第33次創出收市新高,納指則收報14,528點,也是今年以來第19次寫下新高紀錄,至於道指,雖未刷新最高紀錄,但與5月初造出的34,777點,只需再升1.4%而已。 比港股更弱的,是內地股市,表現與經濟完全不成比例。回看2007年10月,上證綜指最高位在6,124點,當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5.73萬億人民幣,上升至2020年的100.60萬億,升了接近3倍,但本週三上證綜指只得3,591點,從高位下跌了四成! 事實上,無需與高位相比,只需將道指與上證綜指的10年走勢圖拼在一起,已可見美股遠遠跑贏A股,前者從約12,500點起步,升到現時水平,升幅達到1.74倍;後者10年前已在2,800點,至今只上升了不足三成,一來一回兩者相差5倍。 以經濟表現計,中國明明是優質增長股,但股市表現卻如此不濟,難道股市乃西方國家的遊戲?這個問題,個人不知可以如何處理,抑或北京根本不在乎,覺得不是問題?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弱勢,恒指全週升了11點,即0%,高低波幅不足1,000點;國指則跌了11點,即0.1%;科指跑贏大市,升了135點,即1.7%。這也無辦法,因為美國制裁中國,中國又反制裁美國,香港成了磨心,外資不多不少都會流走。 尤其是港股有不少兩地上市股份,外資自然會掉些出街,除非大陸資金接貨,否則只靠香港資金,哪有錢買?然而,內地股市實在極度便宜,與經濟總量與增長完全不成正比,大陸資金來港買股,主要都是買科網股,但當股價炒了上去,就掟貨走人,此前便是如此。 總結港股上半年表現,恒指累升1,596點,即5.9%;國指下跌75點,即0.7%;科指則跌270點,即3.2%。表現最佳藍籌三甲的半年升幅均超過一半,分別是碧桂園服務(06098)的60%、中石油(00857)的57.5%,以及中信股份(00267)的52.5%。 每週焦點板塊——物管股 港股半年結,表現最佳藍籌是「新貴」碧桂園服務(06098),半年狂升六成,市值衝上2,700億元。而其實,其他物管股的走勢亦十分凌厲,當中不少更創出上市新高,例如市值在該板塊中排行第二的華潤萬象生活(01209),本週二(29日)高見55元;市值排行第四的融創服務(01516),則高見29.3元,以及市值排行第五的世茂服務(00873),亦高見27元,似乎市值愈大,愈受追捧。 惟其如此,物管股股價可能高處未算高。投行富瑞就發表研究報告預期,受到在管物業面積增長約35%,以及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分別擴張0.4及0.8個百分點的支持,內地物管公司上半年收入將按年增長逾50%,盈利更按年增長超過60%。在其覆蓋的15間物業管理公司中,估計其中12間將發盈喜,預期盈利增長40%至1.2倍,主要由於去年低基數效應、積極的併購和更佳的營運效率所致。 [...]

博客

黃敬凱(摸魚):港股大時代再現 物管股氣勢如虹

踏入2021年短短只有幾個交易日,港股恍如置身大時代,雖然恒指28000點大關屢見阻力,但成交卻顯著急升,由上年年尾平均每日成交1500億,增至今年初平均每日2500億成交,相信有不少北水熱錢流入,炒起一眾熱炒板塊。 數到當中最熱炒的板塊非物管股莫屬,物管股自去年第四季漸漸走弱,今次受惠住建部、發改委及銀保監等10個部委放寬物業管理收費限制,令物管股全線爆升。利好政策一出,龍頭股保利物業(6049)、永升生活服務(1995)隨即升逾兩成,在眾多物管股當中,筆者比較看好半新股恒大物業(6666)及融創服務(1516),兩者共通之處除了剛上市不久貨源比較歸邊,而且頻頻破頂無蟹貨,加上母公司中國恒大(3333)及融創中國(1918)實力相當雄厚。 王兟用財技推動明日大嶼方向與機遇 高達6000億元「明日大嶼」大型填海計劃,獲財委會大比數通過,首階段已獲前期研究撥款5.5億元,如箭在弦,可望解決政府現時土地儲備不足的問題,料可創造大量職位,建屋和土地收入。 曾任TOM集團(2383)行政總裁王兟早前在各大報章頭版刊登廣告『人人有屋住,快快建大嶼』,提出「創新公私營合作」(Popula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P)成立「香港我哋家有限公司」,該公司以全體香港市民合資擁有的公司,以創新公私營合作方式推動明日大嶼計劃,目標向750萬市民眾籌,以一人一股和基金公司,發債等方式融資,籌集一萬一千億元用作明日大嶼發展基金,發展基金所得大部分土地分給政府,小部分土地則交為公司發展所用,或可用作與新界土地互換作為籌碼,釋放土地潛力,變相增加其他地區土地供應量,興建25萬間年輕人可負擔的住宅單位,發債令政府庫房增加收入。受新冠疫情影響,香港經濟已陷入衰退,旅遊、零售和飲食業等所受打擊最大,唯有加快大型運輸基建,帶來新出路,釋放社會壓力。 王兟曾由李嘉誠欽點出任旗下公司TOM集團(2383)行政總裁,高盛等金融機構高層,在金融界打滾數十年,最為人所共知為「李超人」得力愛將,以財技操作,大舉收購合併互聯網、傳媒、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等公司,不到一年公司營業額有數倍增長,王兟人脈網絡豐富,一直致力於推動明日大嶼計劃。倘若計劃能順利進行,可留意相關地產股香港興業(0480)。 [...]

博客

任盈盈:恆指早巿或回調,兩會前夕部署

隔晚美股氣氛持續轉弱,而ADR藍籌亦相繼失守,相信港股今早低開逾百點,相信港股短期在兩萬四水準爭持,不過近日在北水的持續流入下,料港股可以企穩20天線約24100點水準.此外,市場盛傳京東將在月底招股,若最終落實可以進一步推升港股氣氛,上試25000點。 兩會前夕,MSCI明晟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完成半年檢討結果,變動將於5月29日收市後生效,其中國小型指數納入36隻股份,當中4隻二線物管股榜上有名,包括寶龍商業(9903)、時代鄰裡(9928)、佳兆業美好(2168)和藍光嘉寶服務(2606),刺激近日股價炒上,前三者更破頂。 佳兆業美好去年收入12.62億元人民幣,按年多40.9%;純利1.64億元,大增2.03倍。母企佳兆業安排接班舉動,主席郭英成女兒郭曉亭和老臣子李海鳴,獲委任佳兆業美好執董。 相對明星股如碧桂園服務(6098)、綠城服務(2869)、中海物業(2669)等市盈率逾55倍,二線物管股估值便較便宜,其半新股身份亦不受蟹貨困擾,更具值博空間。股價走勢,以週三收市價計,佳兆業市盈率26倍,近三個月屢衝不破的32元大關,週三終大成交下升穿,估計今日大市或有回調,不妨趁調整吸納,估計短期有望再破頂,先上破37元以後,下一站目標42元,買入價下跌15%止蝕。 [...]

股市

內地樓市銷售佳 物管更勝內房

港股近日表現反覆,恒指在26,000點至27,000點上落,惟內房股因銷售理想而上揚,在內地樓市復甦下,內房當然可直接受惠,而物管股在地產市道向好下,亦是最大的得益者。 事實上,內房股一直受政策左右,當中央壓制樓市時,內房股往往被殃及,但物管股受政策的影響較輕,而且公司有穩定的現金流,防守性較強,業務架構簡潔,而在樓市向好下,亦能受惠,因隨著項目成功出售入伙,有助集團取得更多的項目管理合約,在攻守兼備下,買入物管股更勝買入內房。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舒暢指中國經濟減速,料央行將持續推出寬鬆政策。舒暢指10月份中國經濟活動數據顯示經濟正在減速,而且在整體經濟中的影響繼續蔓延,惟情況未有如期中惡劣。話雖如此,國內供求都低於預期,儘管公共支出增加,投資增長仍未能保持勢頭。我們預計央行將持續推出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支持整體經濟。 富達國際多元資產基金經理George Efstathopoulos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步伐有所放緩,但鑑於去槓桿化自年初以來漸見成效,中國政府再次推行經濟刺激措施,將政策重點集中於改善中小企及民企的資金流動性,藉下調中小企和民企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改革貸款最優惠利率機制減輕企業借貸成本,從而改善就業情況。 全年銷售增長高於目標 中央若持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內房股實屬好消息,因為內地房地產的表現與資金流動性有緊密的關係,只要寬鬆持續,將利好內房的銷售。花旗最新發表報告指,11月中國地產銷售優於預期,估計2019年可以超過既定目標。34只內房股的11月銷售額,同比錄得增長28%,反映開發商積極推盤,以及地方政策微調有利銷售。全年銷售額有望增長19%,高於15%的目標。而2019年前11個月已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93%。該行預期2020年內房銷售額增長13%,表現優於大市。 內地樓市向好,物管股當然可以受惠,因為隨更多樓盤開售,入伙,自然可帶動物業管理需求,而物業管理公司在接獲更多項目之後,收入及盈利自然會上升。 從數據顯示,內地物業管理行業過去高速增長,中國物業管理協會《2019物業服務企業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顯示,從核心測評指標來看,2018年上市物業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20.7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45.3%;在管面積均值為9,904.3萬平方米,按年上升28.57%;淨利潤均值為2.75億元,按年上升62.26%;毛利均值為5.93億元,升49.33%;毛利率均值為29.61%,按年增加0.17個百分點;總資產均值為28.31億元,上升67.18%,數據顯示內地的物業管理行業正穩步發展。 今年以來,物管股一直是市場焦點,因今年市場受中美貿易戰困擾,市場避開對與中美貿易關係密切,或者與指數關係較大的股份,而物管股相對受貿易戰影響較輕,加上收入穩定,具有較強的防守性。 物管股業務架構清晰 利達LW A.M.首席投資策略師黃耀宗指物管股吸引投資者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物業管理管受中美貿易影響微;其次物業管理收入清晰易明;最後是物管股有強勁的現金流,在三大因素驅使下使資金流入。 今年以來,物管股明顯跑贏內房股,始終物管股無政策風險,反觀內房股就受政策調控股,限購限貸限價等影響,利潤被局限。反觀物業管理長收長有,要轉公司亦不容易,收益增長亦比較穩定。今年上半年,物管股盈利表現理想,支撐股價上揚,而個別物管股,更藉併購壯大規模,同時成為股價上升的催化劑。 里昂發表報告表示,對公營物業管理進行了調研,當中地標性及門檻高的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續訂率,高達100%,而且毛利率超過20%;因此認為市場對公營物業管理之前景過度憂慮,同時對物業管理股前景持正面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