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企業策略】新加坡企業,來港上市成風

自從IGG(0799)及雷蛇(1337)先後成功在香港上市後,吸引不少新加坡企業紛紛來港上市,近期的例子包括偉業控股(1570)、正力控股(8283)、興華港口(1990)及勝捷企業(6090)等。在較早前,更有上市公司自新加坡退市,改為在香港上市,例子包括越秀地產(0123)、中國新城鎮(1278)等。 撰文  吳鴻生、南華證券研究部、本刊編輯部 據媒體報道,越秀地產和中國新城鎮都選擇由新加坡遷到香港上市,原因是新加坡市場的成交薄弱,難以融資,而且市場活躍程度一直不及香港。短短數句,已經反映了中資企業在新加坡市場所面對之困境。其實早在千禧年之後,不少以中國為大本營的公司,都紛紛跑到新加坡上市,而這些股份更被稱為龍籌股 (S-Chip),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其中一個熱點。在2010年左右的全盛時期,龍籌股數目超過100家,佔新加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約15%。 龍籌股質素良莠不齊 然而,由於龍籌股的質素良莠不齊,不時傳出負面新聞,其中最為人注目的是在2001年於新加坡上市的中國航油(China Aviation Oil),這是中國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資產在國外上市的中資企業,成為不少中資企業的學習對象。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該公司幾乎壟斷中國的進口航油業務,同時公司還向下游整合,對相關的運營設施、基礎設施和下游企業進行投資。通過一系列的海外收購活動,中國航油的市場區域已擴大到東盟、遠東和美國等地。該公司經過一系列擴張運作後,成功從一間貿易型企業發展成工貿結合的實體企業。短短幾年間,淨資產增長了700多倍,市值增長了4倍,成為當時國企「走出去」的典範! 可是,中國航油除了利用衍生商品合約對沖風險外,集團也有參與投機性質的交易活動。在2003年,集團因為參與投機性石油衍生品交易損失約5.5億美元,即大約人民幣45億元,因而被當地法院申請召開債權人大會,以重組債務,最後其股票更遭新交所停牌,教投資者驚覺具國企背景的龍籌股,也有風險。 除了中國航油之外,其他在新加坡上市的龍籌股,或多或少也曾涉及其他的會計騙局和醜聞,例子包括中華環保(Sino-Environment Technology Group)、嶸燊集團(China Milk Products)、九天化工集團(Jiutian Chemical Group)、中國金屬(Ferrochina)、天圜營養集團(Celestial NutriFoods)、化纖科技(Fibrechem Technologies)、峻煌(China Sun Bio-chem Technology)和妍華控股(Beauty China)等,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 中資企業加快退出新交所 據媒體報道,到了2012年中,龍籌股的發展更陷入暫停狀態。有關企業提交給新交所的檔案顯示,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正自願或因未能滿足上市要求而離開新交所。在2017年中,有媒體報道指新交所退市的10家企業中有6家是中資企業,而2016年一整年也僅有8家中資企業從此退市,反映中資企業離開新加坡市場的趨勢有加快跡象。現時新交所只剩下約80間來自中國的企業,當中至少20隻仍停牌,其中中國鴻星體育(China Hongxing Sports)就已停牌超過五年,至今仍復牌無望,難免令投資者對龍籌股越來越抱有戒心。 事實上,龍籌股在新加坡的「江湖地位」也大不如前,對整體股市交易量貢獻不到一成。中國公司的交易量從2010年的937億股銳減至2016年的350億股,在總交易量的佔比也從23.4%大跌至8.3%;成交額則從2010年的497萬元下挫至2016年的71萬元,佔比從12.4%跌至2.6%。 就在這種背景之下,不少新加坡的中資企業都改往香港上市,尋求新的出路。以興華港口為例,該公司其實是從新加坡上市公司泛聯集團(PAN SG)分拆出來,集團赴港上市的原因,是因為其港口業務是位於中國江蘇省(分別是興華港口及長江港務港口),地理上相對較接近香港,所以才會「捨易取難」,將集團以介紹方式在香港上市(即不涉售股集資)。其實在興華港口之前,己有不少新加坡公司來港上市。據媒體報道,在2013年,只有兩家新加坡企業到香港上市,但到了2016年,到香港上市的新加坡企業已增加到6間,在2017年更增加至15間。而到香港上市的新加坡企業,從事的業務也越來越多樣化,其中大部分企業是工程和系統供應商,其次是物流和人力資源供應商,另外還有來自食品、醫療和乘用車內飾的公司等。 在港上市助建品牌知名度 至於新加坡企業到香港上市之原因,除了像興華港口般在中國有業務外,個別則希望透過在香港上市而建立品牌和提高知名度,方便日後打開中國市場,畢竟國外管理和經營經驗,在內地仍是有市場的。另有分析指出,新加坡企業到香港上市,主要是受其高估值和流動性吸引。 總體而言,相信新加坡企業到香港上市的趨勢仍會持續,但能否獲得投資者的垂青,始終仍要視乎企業業務本身的潛力,其中具增長潛力的科技類企業,例如是業績持續增長的IGG,相信會是較受投資者歡迎的一類。但與此同時,對那些業績前景平穩,而且市場相對較少的新加坡股,投資者則要小心會否時「啤殼」行動的變奏。 不過,近期新加坡交易所也正在進行「雙重股權」(即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規則諮詢文件,預計從諮詢到公布約需要兩個月,預計今年7月就能迎來首家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據媒體道所指,那將會是一家來自香港的科技公司。 積極開發獨角獸市場 由此可見,同股不同權及生物科技行業內的「獨角獸」(即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創業公司)將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成為眾交易所的爭取對象,並會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香港交易所在接收來自新加坡的企業同時,也應該積極去開發「獨角獸」市場,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