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教城調查:中學生閱讀時間呈碎片化 逾六成每次閱讀少於半小時

為了解學生的閱讀現象,香港教育城(教城)於(8日)公布學生閱讀習慣問卷調查結果,當中收集到7,423位學生及156位老師的有效問卷。調查發現學生閱讀呈現碎片化現象,無論學生是否喜歡閱讀,他們每次閱讀的時間均較零碎,當中有29%閲讀少於15分鐘、37%閲讀16至30分鐘。 教城調查發現本港學生呈現閱讀碎片化 調查於今年5月至6月期間進行,向中學生和老師進行問卷調查,並以網上及紙本問卷形式進行,探究中學生的閱讀行為及習慣;範圍覆蓋傳統閱讀行為、網上閱讀、網絡文章、小說、新聞以及其他圖文資訊的閱讀情況,並排除學科課堂上的閱讀行為。 調查發現,學生閱讀呈現碎片化現象,無論學生是否喜歡閱讀,他們每次閱讀的時間均較零碎,當中有29%閲讀少於15分鐘、37%閲讀16至30分鐘。另外,有七成學生傾向在短時間情境下閱讀,包括上學或放學途中、小息、早會及閱讀課。 教城亦發現學生閱讀目的跟短時間閱讀有很大關係,如閱讀目的是學校要求及家長要求,則每次閱讀時間明顯比較短,在15分鐘以內。調查亦有問及老師對學生閱讀習慣的看法,當中大部分老師同意碎片化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帶來負面影響,影響包括閱讀連貫性下降、缺乏耐性、組織能力下降,及學習深度不足。有七成老師則希望學生可以閱讀16至30分鐘。 教城行政總監魏遠強公布調查結果 教城建議:營造閱讀氛圍多元策略應對 基於調查結果,教城建議:學校宜參考學生閱讀模式調節閱讀安排;營造閱讀氛圍,不宜硬性要求;多元化閱讀模式,尋求不同平台機構向學生提供閱讀方式以提高閱讀動機。 教城行政總監魏遠強指出,是次調查結果發現學生閱讀出現碎片化的現象,對學生閱讀及學習能力的關係有待研究。他提及,碎片化對閱讀能力不一定有負面影響,關鍵是在於閱讀的動機、環境以及內容。他認為要提高學生的閱讀動機,建立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從家長或朋輩方面入手,及創作豐富且吸引的作品內容。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胡美華,以及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助理副會長凌秀慧在發布會上討論,認同學生閱讀已出現碎片化,欣賞學生善用碎片時間吸收更多知識。他們認為閱讀的目的不只是學習,而是從提升興趣出發,鼓勵各界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廣閱讀,例如加入電影、策劃展覽等,讓學生擁有創新的閱讀體驗,延續閱讀興趣。 香港出版會會長李家駒表示,近年手機的普及令碎片化閱讀無可避免。他指閱讀應該是興趣,而非學習,並認為社會應該着重提升閱讀興趣,以創新的閱讀方式推廣,如電影,多媒體或展覽等。港大學圖書館執行館長胡美華表示,大學校園圖書館開始引入特色閱讀活動,如展覽、網上電子新書閱讀,具互動的讀書會等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效能;對中小學生來說,閱讀比賽、家長陪同閱讀等互動式活動是好的推廣模式。 香港出版會會長李家駒(左二)表示,近年手機的普及令碎片化閱讀無可避免。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第30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將於6日舉行 提供逾2,000間職位空缺

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主辦的各項大型展覽活動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登場,為配合「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廠商會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展覽活動主題十分多元化,包括「第30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第4屆工展會購物節」、「第11屆香港美食嘉年華」,以及「第58屆工展會」。該會將在傳統優勢上,持續為各個展會注入新元素和新驚喜,以期帶動消費和促進盛事經濟的發展。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在(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面對市民「北上消費」熱潮,廠商會將投放更多資源,竭力創造多層次的消費體驗,吸引市民及旅客入場。他續指:「隨着香港積極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發展盛事經濟,相信可以與廠商會各展會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並希望當局加強推廣『展會+旅遊』項目,為香港創造更長遠、可持續的經濟效益。」 踏入畢業季節,打頭陣的「第30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將於7月6日至7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G展覽廳舉行。展會分為「海外及內地升學區」、「本地升學區」,以及「職業廣場」三大展區,雲集超過20個國家及地區逾1,000間大專院校、教育機構和升學顧問,提供基礎課程、大學本科、研究生課程、職業訓練、專業資格認證及短期進修課程等資訊,以滿足不同教育程度的學生及在職人士的需求。入場人士還有機會與不同行業的專家交流,深入了解各行業的發展前景、入行資格及途徑,幫助他們做好職涯規劃。 此外,超過50家優質企業和機構將齊聚「職業廣場」,提供逾2,000間職位空缺。有份參展的僱主包括五大紀律部隊、海洋公園、各大銀行、保險公司及地產發展商等,部分更設即場面試。 廠商會副會長兼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席施榮恒表示,由科技帶動的產業轉型席捲全球,並正重塑整個就業市場結構,因此大會安排了超過40場名人專家講座,涵蓋多個熱門和實用主題,協助入場人士緊貼最新的升學及人力市場動態。此外,展會設有免費履歷諮詢服務,無論是職場新鮮人,抑或是希望在事業尋求突破的在職人士,都可找專家即場指導,製作和潤飾個人履歷,助他們取得心儀的職缺。 廠商會副會長兼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席施榮恒 「第30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info: 日期:7月6至7日(星期六至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G展覽廳 (地址:香港灣仔博覽道一號) 開放時間:早上11時至下午6時 主題區:「海外及內地升學區」、「本地升學區」及「職業廣場」三大展區 入場費:免費 網站:www.hkiee.com.hk   [...]

專題

香港教育城 魏遠強 :AI勢成全球教育趨勢 助港建教育科技樞紐

施政報告有意將本港打造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而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為未來教育帶來全新機遇和挑戰。專業教育網站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魏遠強表示,透過舉辦如「學與教博覽」大型活動,為學界提供高效平台,展示教育產品及服務,掌握全球創新的教育理念,從而提升香港以至區內的教育質素。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魏遠強。 由香港教育城呈獻,Bailey Communications HK 主辦,並獲教育局支持的第十三屆「學與教博覽2023」日前(13日)一連三天於灣仔會展揭幕。今屆以「共塑教育 駕馭幻變」為主題,而博覽規模為歷屆之最,超過400位本地及國際的教育專家、政府代表與學者就多個教育議題進行交流,舉辦270多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公開示範課和成品展示會,議題涵蓋人工智能(AI)、大灣區教育發展與合作、未來人才培育等,更設有多達520個展位,展示嶄新優質教育資源和配套。 行政總監魏遠強表示,「學與教博覽」是亞洲區內數一數二大型國際化的展會,舉辦至今吸引不少中外的教育業界人士參與,他並指出,今屆博覽已逐步復常主題演講及研討會所涵蓋的範圍甚廣,新設的「AI教育應用研討會」及「學生發展研討會」,更是今年最熱門的學界討論議題,其中探討未來教育方面,人工智能(AI)教學是本屆的主軸潮流,樂見在展會中,業界與非業界有更多協作,共同為下一代發展奠下良好基礎。大會預計,應屆博覽將有超過 15,000 名教育界人士入場參觀。 他指出,香港具備多個發展教育科技的有利條件,包括如本港是東西方交匯的國際城市,科研水平達至國際水平等;從商業角度看,中外的展商可藉著「學與教博覽」的平台,可為服務供應者與用家,提供一站式便捷採購服務;隨著新冠疫情減退,不少海外展商已告重返展會,加上來自內地包括大灣區的教育科技企業首度來港參展,藉本港作為橋樑,部署把業務「出海」,締造共贏局面。 談及來年大計,魏遠強透露,除恒常計劃外,香港教育城未來將加強線上人工智能(AI)教學、運算思維自學課程的開發,提升學生正向思維及創意啟發等,維持心理健康,以達至全人教育的目標。 展會涵蓋AI大灣區教育 在「學與教博覽」博覽首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知識實驗室Learner Centred [...]

【吳老闆筆記】香港旅業受多面夾擊 發揮教育醫療產業優勢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筆記】香港旅業受多面夾擊 發揮教育醫療產業優勢

今年香港旅遊業備受夾擊,繼競爭對手新加坡推出全新品牌理念「Made In Singapore」等一系列旅遊推廣計劃,鄰近深圳亦啟動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旅客可在試點商店購物現場領取退稅款,便於二次消費,對香港零售業將帶來進一步打擊。香港應取長補短,發揮教育、醫療產業的優勢,吸引高端旅客來港,或可扳回一城,帶動經濟發展。   資料顯示,今年頭11個月,深圳累計銷售離境退稅貨物總金額2,235.13萬元,辦理退稅金額226.23萬元,商品類別主要集中於鐘錶、手袋、背包及服裝等。深圳這次推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有可能進一步推動國際知名品牌加大在深圳的投入,增加對境外旅客的吸引力。 讓人擔憂的是,在深圳購買同款手袋退稅後,約比在港購入便宜近千港元。深圳的「即買即退」計劃很大機會吸引港人北上購買高價奢侈品,進一步打擊本地的零售消費。面對四面八方的競爭,香港要思變求變,不能墨守成規,繼續以「購物天堂」這個老本吸客,而應從己之長攻對方之短,筆者認為教育和醫療產業正是香港一個可以大做特做的收入來源。 港府不僅要開放大專院校向內地學生招手,還要容許他們來港就讀中、小學。發展教育產業必能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筆者周遭不少內地好友對此都有龐大需求,即使付足全費亦無所謂,事關DSE考生無論回流內地大學或升讀本地大學,以至負笈海外升學更為容易。 內地學生來港接受教育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肯定可以帶動對本港物業的需求;初中或小學生來港自然需要有人照顧,亦會帶動對家傭和司機的需求;長遠而言,更可培養出人才,成為社會未來棟樑,真箇一舉多得。 至於說醫療產業更是香港的強項。過去香港的體檢服務經常有人滿之患,要一頭半個月前預約安排,當中大量是來自內地旅客,一批一批的車來香港,這說明香港的醫療產業予內地人充分信心。至於來港接受治療更是內地人首選,猶記得內地人來港產子,私家醫院經常是一房難求,只要香港繼續開放更多醫療服務讓內地人享用,對本地的醫療產業發展無疑會帶來正面而積極的作用。 醫療產業亦會帶動金融業務。據了解,自恢復通關後,有不少內地人來港購買保險,當中主要以終身壽險和危疾保險為主,而醫療保險約佔內地人新造保單的5%,主要是投保高端醫療保險。由此可見,既然要與周邊城市競爭,倒不如盡顯自己優勢,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總部經濟落戶香港 政府努力記一大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