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専資青年灣區探索無限可能

博客

廖錦興:專資青年灣區探索無限可能

今個夏季轉眼就踏入尾聲,各類暑期活動結束,藉此超強颱風襲港的週末,筆者跟大家分享一下上週與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的佛山市和廣州市考察交流團的感受。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舉辦第四屆「專資青年追夢計劃 」Youth Elite Aspiration Program(YEAP)總共進行了七個月的活動,其中於8月25及26日舉行粤港澳大灣區考察交流團,分別前往佛山和廣州交流,讓學員認識當地歷史文化及創業前景,從而思考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一行30人先後到訪了佛山和廣州的旅遊景區、創業孵化基地、新能源和先進建造業的發展。首天,大會安排學員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乘高鐵到廣州南站。由於超過半數團員來說,這是第一次體驗高鐵,大家十分興奮。然後,眾人轉乘大巴到達佛山市,參觀兩個富有歷史文化的旅游景區:梁園和南風古灶,了解嶺南水鄉文化特色,以及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隨後,參觀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深入了解當地政府提供的一式站服務,包括創辦公司的註冊申請、營運公司的融資服務,以及破產辦理手續等。這些服務對初創及一般企業都非常便利,學員們對內地的高效效率和透明度印象深刻。接著,考察團參觀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該基地自2020年啟動以來一直支持港澳青的初創公司,提供一式站的支援服務,啟動融資、內地市場、師友計劃、硬軟件協助、交流活動等。 首晚,我們夜遊嶺南天地,這是由香港瑞安集團按上海新天地為藍本,將當地的古建築物重建、活化及優化,使其成為娛樂、餐飲、消閑的場地,人流多,價格親民,團員親身感受到內地「夜經濟」的最新發展。嶺南天地結合文化創意、特色餐飲、歷史建築活化、小巷風情等。我們到一位香港創業者Cecilia在佛山嶺南天地內創業的西式餐廳參觀和學習,Cecilia分享和姐姐Florence一步一足印,如何走出新冠疫情的經營困難,這次互動交流非常有意義。 第二天,我們參觀佛山南海氫能中心的氫能館、佛燃能源南庄製氫加氫一體化站及SOFC固體氧化燃料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佛山市是全國四個主要氫能基地之一,參觀這些設施有助學員了解如何研發、推廣及應用氫能發電。目前,佛山全市有近千輛氫能巴士正在服務,氫能在交通、工業生產、社區生活、醫療等領域得到全方位的應用。 考察團尾站是參觀廣州市黃埔區的建築灣區智造基地,了解「組裝合成建築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簡稱MiC)的裝配式建築工業化業務運作。我們在特別安排下可進入生場工場參觀。MiC作為一種創新的建造方法,透過「先裝後嵌」的概念操作,現已續步投入市場。在工場內,我們親身見證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水準最高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 香港各界自疫後有不同團體積極組織不同類型的考察交流團,讓香港青年可親身體驗國家在不同領域的發展,深度了解國情。除了解當地創業及生活有困難,亦有機遇,而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香港青年亦可思考如何發揮香港優勢及一國兩制下在內地尋找個人發展的機會。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博士:YIC飛越灣區體驗計劃 — 廣州南沙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廖錦興: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

博客

廖錦興: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

「畢業等於失業、創業談何容易」。不少完成大專或大學學位的畢業生在離開校園後,或多或少會感到忐忑和躊躇。近年,香港政府、院校、非政府組織及工商團體都積極投入資源,推出師友及影子計劃等。而為了培育年輕一代在畢業前,了解職場實際環境,並讓他們在個人成長或事業發展上有所啟發,鼓勵學生及早規劃未來,裝備自己。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一向重視年輕人的發展。除自2013年起,在中學推動「卓育菁莪」中學生生涯規劃講座計劃外,更在2019年首次舉辦「專資青年追夢計劃」(Youth Elite Aspiration Program, YEAP)。專資會期望在這項七個月的計劃中,能讓年輕人透過各種活動學會如何自我裝備,及早定立奮鬥目標,擴闊人際網絡及資源,並能多關心社會及世界時事,發揮領導才能、分析和思考能力。 圍繞大灣區規劃未來發展 今年已經舉辦第四屆YEAP。今屆共有64位學員,學員年齡介於19至30歲,包括在職人士及就讀於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所有學員被分為八組,並有由專資理事會成員為導師,和歷屆學員為助理給學員作指導,為配合政府制訂《青年發展藍圖》。因此,今屆主題特意訂為「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上週六是最終的演示日,每組須完成活動後,以此為主題,進行演示。 在演示日中,各組均有出色表現,利用話劇、音樂、對談等圍繞《青年發展藍圖》表達他們的看法及意見,更就各自的夢想尋找方法。學員們表現積極投入,對於粤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抱著正面態度,不少學員更期待畢業後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尋找個人發展機會或嘗試創業。 在《青年發展藍圖》中提及的四業(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有組別提議應善用特區政府的資助,來體驗不同行業的發展機遇。尤其在先進科技範疇,如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業、認識最新的科技在工程和建築業等。當中也有學員提及許多年輕人關注的房屋供應問題,認為政府為年輕人而設的首置計劃及未來土地發展(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和明日大嶼)將在中長期解決青年的置業困難。亦有學員相信透過香港中西文化匯聚的悠久歷史,可望結合灣區的文創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筆者認為香港青年人不僅應該了解粤港澳大灣區「9+2」城市,這龐大市場的潛力,更應增加對內地其他省市發展的認知,了解整體國家的最新發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個人發展的路向。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實踐STEM教育 [...]

廖錦興:設計思維與循環經濟

博客

廖錦興:設計思維與循環經濟

現今,無論是就業職場又或創新創業方面,要成功都離不開設計思維。全球都聚焦於應對氣候變化,並關注環境保護,循環經濟是大勢所趨。那麼,當設計思維遇上循環經濟時,將會有何影響? 筆者上周六出席專資青年追夢計劃舉辦的專題講座「設計思維與循環經濟」。講座由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Professor Eric Yim)主講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而興迅集團創辦人張益麟先生(Alan Cheung)則以「循環經濟:綜觀環球與微觀香港」為題,講解循環經濟最新發展。 「以人為本」之道訓練思維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給人印象是屬於設計範疇,但事實上設計思維是一種創意思考。它強調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式,從人(用家)的需求出發,為各種事物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在講座中,Eric講解設計與創意和創新的關係。創意是新想法的產生,可以是看待現有問題的新方法,也可以發現新機會的新方法。通過利用新興技術或市場變化展現出來,創意得以實現。創新是成功地運用新想法去改善經營模式,包括新產品、新服務、新的經營方式。而設計是將創意和創新聯繫起來,使新創意變成既實用又吸引的產品或服務,從而改善用家或消費者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World Economic Forum表示未來領袖需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逆境處理能力、創造力、人事管理能力、協作力等五種特質,都離不開設計思維的因素。 Alan在介紹循環經濟時指出,循環經濟是藉着共享、租賃、再用、修理、翻新及循環再造現有物料和產品,盡可能延伸其可使用時間,以減低氣候變化的影響。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亦定義循環經濟為「以昨天的成本,善用今天的成果,再造明天資源。」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下,企業可通過四種方法設計與創新、生產過程優化、產品使用和維護、回收和再利用,以提升企業社會價值。 香港政府在推動減排方面亦不遺餘力。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計劃下,香港將逐步減少碳排放,預計到2030年,絕對碳排放量將低於2005年水平約26-36%。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破壞嚴重,世界需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到碳中和,才能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度。 「創造共享價值」之效益 [...]

博客

何緯豐:大灣區有潛力成為Movie-Tech國際級影視創科中心

在月初參與由一個名為 「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 論壇在故宮文化博物館盛大展開,與會者有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甯、文化藝術界人士包括西九文化局主席唐英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而論壇嘉賓有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故宮館長吳志華、資深策展商黑國強及毛俊輝教授。我發現香港與中國在關係上的密不可分,及與國際文化視窗的互動交流發展方面, 香港都佔盡地理優勢。 香港能夠幫助內地科技創意方面的影視項目、 數字藏品和區塊鏈技術及應用走出國際,而香港有兩個官方孵化及支援創新企業的基地,分別是香港數碼港及香港科技園,正正是非常值得具科技創意機構善用的引擎。而我更特別推薦自2003年以來已培育了近二千間初創企業的數碼港,當中包括近400家金融科技公司,是香港最大的金融科技社群。其中有物流科技平臺GOGOX、旅遊平臺Klook、香港虛擬銀行WeLab、香港電子錢包TNG、區塊鏈遊戲公司Animoca Brands等科技獨角獸, 下一浪隨著電影「明日戰記」的科幻題材的成功, 相信影視科技的前後期業態可以在數碼港的未來發展藍圖上大有作為。 過去我們因為資本規模和市場眼光都集中本地和東南亞, 如果以全球市場作定位, 再以後期特效製作重塑產業, 大灣區有潛力成為國際級影視創科中心, 提升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