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週記
高位續築底 大時代將至
2017-08-03
—資金源源流入之餘,亦不願走。 —港股大落後,估值仍十分便宜。 —無論香港或中國,經濟均大好。 恒指突破27,000點關口後,短短一週之內再上升了超過600點,不過本欄認為,港股仍然處於「高位築底」階段,因為升勢尚未全面,築好底後,大時代便重臨。 港股仍然只是「高位築底」,見於三個指標。第一,是資金源源流入之餘,亦不願流走。淨計南下北水,港股通近日成交金額往往佔總成交超過一成;並且日日錄得淨資金流入,經常達十多億元,多則更達30億元,而大部分港股通的持股比例亦持續上升。 以整體成交計,2017年首六個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76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75億元,上升了13%而已,雖然近日已經突破千億元,但回看過去兩次恒指登上高位——分別是2007年10月直通車時的31,638點,以及2015年4月大時代時的28,588點,日均成交金額卻分別由07年8月的449億元,急升至11月的1,215億元;以及由15年3月的561億元,暴升至5月的1,308億元,期間4月9日更創下2,939億元的最高紀錄。 第二,便是港股實在便宜。首先,過去幾年,本欄一直指出,當外圍股市下跌時,港股的跌幅往往猶有甚之;然而,當大家上升時,港股的升幅又有所不及,因此,港股可謂遠遠落後於全球,且看美股,早已破頂再破頂。以市盈率計,恒指現時也只得15倍,國指更僅得9.3倍,有排未追得上道指的18倍、標普500指數的21倍,以及納指的25倍。 超人賣固網 不合邏輯 第三,則是香港以至中國的經濟前景大好。先說香港,由特首林鄭月娥的開局,到中央的布局,包括港深創科園、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可燃冰的開採等,投資者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老闆、大企業老闆,以至基金經理等,似乎都相當接受。 列位看官可能會問,那麼和電(00215)以145億元,出售旗下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HGC)又如何?其實,「超人」已經不是第一個賣掉本地固網業務的「大孖沙」。最先是王維基,以50.12億元,將香港寬頻(01310)賣給私募基金CVC;繼而到新世界(00017),2016年2月把電訊業務售予香港寬頻,兩者尚算合邏輯——前者需要資金發展電視,後者業務太多計畫重組。 然而,由九龍倉(00004)同年10月以95億元出售電訊業務予私募基金TPG及MBK Partners所組成的財團開始,卻叫人摸不頭腦,如今就連「超人」都賣,便只剩「小小超」旗下的香港電訊(06823)罷了。之所以說不明所以,皆因買家全部是基金,本地大孖沙固然識計數,但基金也不是傻的。 一地兩檢 不得不實行 至於林鄭的順利開局,會否被「一地兩檢」打斷,亦不盡然。即使共有4位「市民」已向法院申請司法覆核,也只是搵來搞罷了。而事實上,該些「市民」並非普通市民,其中一個便是社民連曾健成。 高鐵始終是整個國家的布局,貫通全國,香港不得不跟從。而為了「便民」,亦不得不實施「一地兩檢」,在沒有第二個選擇下,香港不得不服從。唯一令人不順氣的,只是早於當初設計時,根本已經計畫好實行「一地兩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