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sex porn dirtyindianporn.mobi school girl sexy picture 5 min sex video pornindianvideos.pro full xvideos exbii sex allnewindianporn.pro baloch girls sex bangalore freesexyindians.pro indiansixy video border bhojpuri film letmejerk.fun idian porn
kamapisachi sex com indianpornbase.pro negro sex video download telugu x kathalu turkishxxx.online tamilnadu school uniform indian big women sex turkishsex.online moviewood.me desi fudi com turkishpornvideos.pro swamiji fucking xxx sex bp animalwomanxxx olx kanpur turkishxxx.mobi night suit for women
bangali sex vedio turkishporn.pro indian vidio sex sri reddy porn videos turkishpornography.pro lucky villager xxxvwww turkishporno.mobi desimmsclips porn sleeping aunt turkishsex.pro red wap sex kamlesh saini mms turkishhdporn.pro ghrelu sex

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本地股不乏選擇 「中特估」仍吸引(5月11日)

吳老闆週記(5月11日) .電盈媒體業務瓣瓣皆掂,值得留意。 .香港交通運輸搞得很好,唯獨航空。 .吸內地生來港讀小學,好過「殺校」。 本欄上週檢討投資組合,當中提到上升空間最大的,是東方航空(00670);至於緊隨其後的,相信是重慶鋼鐵(01053)。事關鋼鐵業很簡單,有其週期,現時不單止是需求增加,還配合煤炭及礦砂等成本下降,以及供應緊張,三大因素全部利好。 事實上,重鋼去年輸錢,錄得虧損10.2億元,皆因此前中國禁止入口澳洲煤炭,加上澳洲礦砂又出事,令成本大幅上升,而且全球及內地需求均減少;隨着過去兩個月美國鋼價已由低位升了一倍,歐洲亦升了四成,內地則較滯後,重鋼首季雖然仍然輸錢,但已輸得很少,只蝕1.05億元,庫存幾乎掟晒出街,當全球再買,成本則降低,加上內地經濟反彈,鋼鐵將短缺,夾上去的勢頭,可相當於疫情前的上個週期,相信重鋼3月已開始賺錢,第二季更甚。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重鋼市值較細,H股只得不足5億元,難以買賣;A股亦暫時未見交投增加,估計要等到第二季亮麗數據出爐,股價才會有反應,投資者到時至買入亦未遲。 電盈媒體業務 值得期待 本地股方面,值得一提的是「8號仔」電訊盈科(00008)。第一,其收益率十分高,縱使去年全年盈利下跌84.8%,但仍按年增派末期息2.9%,全年派息0.3804元,增加2.7%,現時息率超過9厘,難怪股價企得甚硬,跌市無其份。 第二,集團主席李澤楷甚具其父風範,很多投資也有長線發展,持續戰鬥力很強,例如媒體業務——歸屬香港電訊(06823)旗下的Now TV,隨着有線寬頻(01097)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牌照,便是全港唯一收費電視,全無敵手,收入勢必上升,成本則會下降,盈利可望上升;免費電視ViuTV亦有錢賺,反觀其主要對手電視廣播TVB(00511),已連續5年虧損,幅度並不斷擴大,HOY TV則新世界(00017)有排搞;還有OTT業務,去年已錄得首個全年EBITDA正數;另外,藝人管理業務亦不能小覻,且看Mirror,簡直就是一個品牌,未來再撐開去,更是一個平台,再加上《信報》,「小小超」現時可謂香港傳媒大亨,如果能將媒體內容推到內地用戶透過手機都睇得到,就認真不得了。 集團媒體業務的唯一顧慮,是萬一內地走個對手出來,經營收費電視,覆蓋整個大灣區,便會搶到外國節目的轉播費用很貴。這未必無可能發生——個人近日從經營酒家的朋友口中得知,香港現時已不能像以往般,直接入口東盟海鮮,需要經過深圳分銷,因為大灣區有經營者對口所有供應商,包起來做,以致在港買海鮮的價格急升,瀨尿蝦就升了1倍,正如澳洲龍蝦,內地一解禁,香港就食不起。始終,香港市場太細,比起大灣區逾8,000萬人口,可謂蚊髀與牛髀,如要二選一與之做生意,必選大灣區;如此這般,香港所有供應都可能很大鑊,成本會升,物價會貴,一般老百姓不知怎捱。 交通運輸服務 冠絕全球 至於其他本地股,本欄投資組合還留低了恒生銀行(00011)、思捷環球(00330),以及港鐵(00066)。當中,恒生銀行在芸芸本地銀行股中,毫無疑問是首選,可以長揸;思捷則反正已從高位跌了很多,輸到暈陀陀,沽出無意思,不如擺埋一邊,等待盈利回復,或期望有一日像堡獅龍(00592)般賣盤;港鐵就是退休基金愛股,況且,為了地面不能塞車,鐵路網絡一定不斷擴展,為了方便、快捷,相信不止市民,就連遊客,都會選擇乘搭,加上上蓋地產項目必賺,唯一問題只是加價加到幾多罷了,因此長遠必升,甚至可留給下一代。 事實上,香港交通運輸系統搞得很好,除了港鐵,巴士亦然,透過應用程式,可知到站時間,完全不用排隊,服務水平之高,全球都無。唯獨航空,卻出了很大問題,搞到機票很貴,影響對外地旅客的吸引力;內地旅客來港,則主要靠高鐵,不會飛到深圳機場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費時失事。 此外,酒店亦很大鑊,需求在五.一勞動節假期後稍為放緩後,這個週末又彈了上去,三星半四星酒店、面積200方呎的「豆腐膶」房間,一晚都要千五、六元;另一邊廂,有酒店還將部分房間轉作青年宿舍,未來若不增加供應,香港接待旅客的能力將更糟糕。 吸內地生 「殺校」太過短視 觀乎內地旅客來港情況,內地似乎是怕香港頂不順,已加以控制、管理及組織。且看週末週圍都有很多內地旅客,卻很少旅遊車,即是旅行團主要在平日來;換句話說,實際需求比望落去大很多。 現時內地講得最多的,是來港讀碩士或博士,以申請優才計劃。其實,除了碩士或博士,香港還可吸引內地生來讀小學,這總好過不停「殺校」,相反更可令教育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否則,長此下去,不單止小學要「殺」,就連中學都要「殺」,「殺」了就很難返轉頭,萬一人口政策真的改變,例如像本欄建議般,10年內增加至1,000萬,學校、醫院等硬件配套一定要齊全。 更離譜的是,政府還計劃將空置校舍的用地轉用途,轉為住宅發展,主要興建公營房屋;若然成事,起了樓就更加無得返轉頭。尤其是政府已陸續搵到很多地建屋,且看土木工程拓展署近日便向城規會申請,放寬洪水橋/厦村共11幅土地的地積比率,興建26,862個單位,包括公營房屋24,267伙及私人住宅2,595伙,加上農地亦一大片一大片轉用途,相信土地及房屋長遠不乏供應,公屋輪候人數5年後可歸零,政府政策何需如此短視? 南華證券錢莊 過去一週港股反覆,恒指高低位波幅只得不足800點,累計上升63點,相當於0.3%,本週三(10日)收報19,762點;國指跑贏大市,累升1.4%,相當於94點,收報6,683點;科指跑輸大市,更是不升反跌,累跌0.6%,相當於23點,收報3,812點,大市成交仍然淡靜,只有約1,000億元。 國指少有地跑贏大市,全因「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熱炒。當中,內銀股尤其矚目,短短3個交易日,「十大市值內銀」升幅介乎8.3%到15.6%,中信銀行(00998)及中國銀行(03988)更已突破2021年熊市前的高位;四大內銀本週一(8日)的成交金額,達到130億元,遠高於三大科技巨頭ATM(阿里(09988)、騰訊(00700)及美團(03690))的78億元。雖然內銀股其後兩日回套,但收益率仍高企,且看本欄投資組合的中行,就達8厘。   ============= 延伸閱讀:【吳老闆週記】檢討投資組合 四大心水選擇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先定人口政策 再配硬件發展

吳老闆週記(4月27日) .內地各行各業表現強勁,港股卻無反應。 .勞動力不足及人口老齡化問題必需解決。 .土地及房屋供應,要容納到人口的增加。 港股疲弱,主因無錢——在中美持續角力下,有兩種資金不斷流走。其一,是傳統在低位揸了很多港股的美歐資金,尤其是揸着新經濟民企股者,持股遠高於中資,賺得多自然沽貨離場,而此乃牽涉千億甚至萬億元之數;至於揸國企者,則揸得不多,亦賺得不多,就算掟貨也只是有限數。其二,是內地資金,雖然並無數據可循,但從人民幣走勢,以至內地富豪投資甚至移民新加坡等,已可反映。總括而言,資金不願流入,同時不斷流走,即是港股現正處於「貧血」的狀態。 其實,此前困擾着港股的兩項負面因素,包括社會動盪及新冠疫情,已經全部散退,計及過去12個月以來已有不少「北水」買入港股,加上中港經濟反彈得很急,而股市往往走在經濟前面,港股本應強力反彈,追回過去幾年表現遠差於美歐股市的落後。 然而,如今卻不見此情況發生,作為一般投資者,實在難以透析箇中原委,只能推斷是與資金有關。且看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已跌穿500億元,創下2008年11月以來最低,反映就算有資金泊港,也是泊在美元,並非泊在港元。假如資金長期流走多於流入,經濟亦然難搞。 經濟好 港股無反應 事實上,內地首季經濟數據十分亮麗,反彈勢頭十分強勁。正如上期本欄所言,隨着1及2月仍受疫情影響,但首季增長拉勻仍達4.5%,即是3月扯高得很厲害,相信第二季增長亦會很高。 當中,各行各業全線表現均很強勁。例如4月份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很大機會超出2019年同期20%,證明內地調動能力極強,同期每張機票平均過千人民幣,遠高於最差時的三、四百;酒店也是一樣,又爆又貴;此外,工業利潤又好,出口亦開始反彈。 惟其如此,港股卻無反應。當中,中資電訊股算是轉強些少,但觀乎相關股份數量少,只得三隻,街貨又有限,市盈率又低,因此升幅已不算多;內銀股更是升不上去;就連中芯國際,A股(688981.SH)炒了上去,H股(00981)亦跟不足。 增加人口 配合發展 其實,香港經濟一定會復原,只是被人力資源短缺卡着速度及力度。且看餐飲業,環頭環尾還相對便宜,旺區及大商場則很昂貴。值得注意的是,現時內地訪港旅客因為各種瓶頸關係,尚未算多,酒店房價4月仍未被扯高,五.一黃金週假期卻已很貴,但訂房率其實只及疫前七成左右;隨着乘搭高鐵來港快捷方便,撇開教育、醫療不計,淨計旅遊,即是飲飲食食,以及睇演唱會等,未來只會有愈來愈多內地特別是大灣區人來。如此這般,酒店不足,勞動力不足,香港點搞? 更重要是,缺人問題並不限於旅遊、飲食,地盤工及洗碗工的人工,疫前已出名高,現時連司機、保安亦起價。人工成本如此高昂,長此下去,只會百物騰貴、貴上加貴。 因此,港府必需檢討過去二十多年人口維持在700萬左右的定位,解決勞動力不足、老齡化的問題,繼而才能配合其他策略全盤發展;否則,發展任何產業,無人也是無用。本欄就認為,如果香港要在大灣區發揮作用,人口10年內最基本要過1,000萬。而事實上,很多東南亞國家都效法內地這策略——大都會匯聚人口,增加年輕勞動力,撐起經濟持續增長。 [...]

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內地領先指標全面反映 全年增長勢必「破八」

吳老闆週記(4月20日) .飛機、酒店、零售、飲食,各項指標反映內地經濟強勁反彈。 .人民幣無轉強,估計與需要一個較穩定且不太強的匯率有關。 .如果香港要在大灣區發揮作用,人口10年內要過1,000萬。 國家統計局本週二(18日)公布,內地第一季經濟增長4.5%,反映反彈勢頭十分急勁。事關內地經濟1月仍被疫情拖着,2月才開始回暖,各項指標出現明顯反彈已是2月底、3月初的事,如今整季拉勻都有4.5%,即是3月最後3個星期扯高得很厲害,相信當月增長超過6%。 根據4月市面以至香港貨櫃碼頭的情況比3月更好判斷,增長將會更高,或逾8%,5、6月勢頭亦然大好;全年而言,本欄維持此前預測,增長將可「破八」。若真如是,有些月份增長就會更高,補回年初處於疫情後期所受影響;同時,在中國強勁帶動下,全球經濟亦不會太弱。 各項領先指標表現強勁 事實上,內地各項領先指標均表現強勁。且看民航局本週二的公布,第一季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1.26億人次,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88.6%。隨着1、2月(除了農曆新年期間)的數字還很低,即是又是3月扯高得很厲害,估計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超過100%。 現時內地機票很貴,反映載客率十分高,相信4月旅客運輸量同樣超出了2019年同期,相當於當時的120%;隨着五.一勞動節假期將至,之後又有暑假,旅客運輸量勢必持續向上,這樣看來,航空公司很快便會不夠飛機使用。 另一指標是酒店,3月中開始已又爆又貴;零售更加不在話下,尤其是旺區的食肆,忙到發癲,夜店則因週圍掃黃,看不清楚,否則也是一大指標。此外,香港貨櫃碼頭亦十分忙,反映內地出口強勁,3月數字便遠超預期,增長14.8%。 出口好  經濟好  人民幣弱 內地出口並無像市場預期般出事,只因模式已經改變,增加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包括東盟、俄羅斯、非洲、中東、南美等,補回對美國出口的減少;歐洲則不會跟美國「圍」內地,「圍」俄羅斯尚可,只會降低對中國作為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始終,中國市場太大,而且在供應方面,很多已處於壟斷地位,與之對着幹完全無好處,加上美國是單一國家,歐洲卻有幾十個國家,以法德為首,各顧各盤數;且看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帶着一大棚人,便是選擇與中國合作。 [...]

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行業興旺 輸入外勞 樓價夾升(4月6日)

吳老闆週記(4月6日) .面對人力成本高昂,解決辦法似乎是從輸入勞動力。 .只要賣多1萬至1.5萬個單位,樓價就會被夾上去。 .內地晶片股值得留意,皆因搞了幾年,已有所突破。   香港旅遊業持續復甦,內地平價旅行團湧港揭示出業界人手極度短缺的問題,皆因3年疫情加上之前社會動盪,令旅遊業無啖好食,逼使很多人轉了行;幾年間累積失去的人手,短期內實在難以補回。而旅遊業則需要極多人頭,在人頭極缺下,相信今年下半年,特別是明年,人工將會升得很急。 事實上,除了平價旅行團,自由行亦愈來愈多,未必需要等到五.一勞動節假期才湧來。始終,內地人很久沒有出外旅遊,聽聞現時內地機場就擠滿了外遊人士,國際航班亦恢復得很快。根據中國民航局統計,上週國際客運航班量已達2,021班(每個往返計為1班),是實施「乙類乙管」前一週(1月2日至1月8日)的4.2倍,恢復至疫情前約26.5%;目前通航國家58個,恢復到疫情前約80%。 隨着航班未開足,需求卻殷切,機票便很貴,內地航空公司3月應已賺大錢,無需等到4月;香港情況亦差不多,「餓」了幾年的港人紛紛外遊,就連前往東南亞的機票,都比疫前貴了很多。 輸入勞動力  樓價勢升 旅遊業復甦,先是帶起飲食、零售,初期對經濟的邊際效益較大,因為只需加張櫈、加圍枱,其後就要增加設施,即是食肆及商店等,可以養起不少基層人士,並且帶旺商舖市道;內地旅客愈來愈多,往後就會幫襯其他服務業,例如銀行,開戶愈來愈多,帶動業界增聘人手。 除了旅遊業,很多行業同樣缺人,豈止醫護等專業,搞到人工很高。且看地盤工人,最低消費都要四、五萬元一個月,肯做的話分分鐘更達十萬八萬,可能是全世界最高者。 面對人力成本高昂,大企業可能無所謂,中小企則很難捱,唯一解決辦法似乎是從外地輸入勞動力。若真如是,又會帶來另一問題,就是輸入的勞動力,需要地方居住,因此,本地樓價勢必上升。 住宅看好  寫字樓難睇 [...]

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香港物價 全線待升(3月30日)

吳老闆週記(3月30日) .旅客蜂擁來港,數目更勝疫情以至社會動盪之前,各項配套勢必起價。 .各類物業將會瓣瓣皆升,先是商舖,繼而住宅,想買的話,就要趁手。 .中港經濟前景皆看好,美國則難再加息,港股只待資金流入掃貨罷了。 隨着香港對內地及對國際恢復通關,訪港旅客人數節節上升。根據旅遊發展局數據,今年1月份達49.9萬,2月份更達146.2萬,是2020年2月疫情開始以來,首次單月突破100萬,並相當於去年全年的超過兩倍。 當中,內地旅客佔了超過一半,1月份為28.1萬,佔比56.3%;2月份更達110.9萬,佔比75.8%。暫時而言,內地訪港旅客只有小部分屬於較高消費人士,大部分則是旅行團,更不乏平價團,只逗留兩日一夜。旅遊業逐漸恢復,本來是件好事,大家期待已久;然而,各項配套卻跟不上,飛機不夠用,酒店亦不夠用。 旅客湧來  配套全線起價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訪港旅客人數只及疫情前的不足一半,更僅及2019年年初高峰期時的五分之一;而隨着內地媒體尤其是直播不斷推廣,此乃三、五年前極少見者,現時則是一面倒地讚好,可以預期,內地旅客未來將會蜂擁來港,數目更勝疫情以至社會動盪之前。 這還不特止,香港的娛樂活動愈來愈興旺,更會吸引消費力較高的個人遊,比例將愈來愈高,「鴨仔團」則相對減少。淨計中環海濱演唱會,便排着隊舉行,繼此前的林俊傑後,來緊4月又有五月天,5月則有周杰倫,後者7場演唱會共14萬張門票火速售罄,相信當中不少並非本地觀眾。 除了內地旅客,相信來自東南亞的也會增加,如此這般,各項配套包括飛機、酒店等,未來只會愈來愈不夠用,最快是五.一勞動節,計及週末,今年共有5天假期,遲則暑假,估計到時連旺角的賓館都會爆棚,結果便是機票、酒店房間等,全線都會起價,就連餐飲業亦如是,香港人都避免不了。 買樓趁手  樓市瓣瓣皆升 除了旅遊業暢旺,會令酒店房價上漲,商舖價格亦會飆升之外,基本上本港整體樓市都會「癲」。且看新盤市場,在新地(00016)屯門NOVO LAND第2B期開售下,已被帶動起來;截至3月28日,一手成交合共錄得約2014宗,較上月約903宗,翻了一番不止,成為去年8月以來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