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回補不足 從後趕上(6月30日)
2022-06-30
吳老闆週記(6月30日) .恒指表現遠遠不及道指,樓價卻多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 .從人,到企業,以至產業,全部存在缺乏競爭力的問題。 .國家已在十四.五規畫中,為香港定了位,創科很重要。 回補不足 從後趕上 香港回歸祖國已25年,即將迎來「50年不變」的「下半場」,此關口十分重要,也別具意義。回顧過去25年,香港的發展頂多只能說是不過不失,本欄此前更指出,簡直是落後了競爭對手很多年。 回看一些數字足可證之。例如GDP,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97年,香港GDP為1,773.5億美元,2020年為3,465.9億美元,增長95.4%;同期新加坡的GDP則由1,001.2億美元,增加至3,400.0億美元,增長239.6%。淨計人均GDP的話,新加坡更已爬過了香港的頭。 股市不濟 樓價則癲 股市更加不在話下,1997年6月30日,恒指在15,197點,本週三(6月29日)則收報21,997點,25年間升了6,800點,相當於44.7%;雖然2018年曾升過去33,484點,但也只是略為超過1倍而已。同期道指則由7,672點,升到上本週二(28日)收市的30,947點,升了23,275點,相當於3倍有多,歷史高位則在今年的36,953點。 經濟、股市表現不濟,樓價卻節節升高。根據差估署統計,1997年6月,全港住宅樓價指數為172.0,今年5月份則為384.4,升了1.2倍;當中,淨計A類細單位,同期更由171.0,上升至425.1,升了1.5倍。反觀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則只由1.9萬元,增加至2.75萬元,難怪香港已蟬聯多年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地方,住屋問題搞到民怨沸騰。 產業發展不夠多元 香港發展強差人意,究其原因,本欄前幾期已歸納為「缺人」。根據統計署資料,1996年底,香港人口有646.7萬,去年底則為740.3萬,增長14.5%;反觀新加坡,同期則由367.1萬人,增加至545.4萬人,增幅達到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