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時事

德勤:澳門可助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 進軍葡語系國家市場

德勤日前(23日)於澳門創科展場內發佈《從追隨到引領—2024中國汽車企業出海趨勢與觀察》的報告,從行業趨勢、目標海外市場、出海挑戰與風險三方面介紹中國OEM廠商的全球化發展歷程,並總結出中國車企出海四大制勝關鍵。報告亦探索了中國新能源車企如何把握澳門及橫琴的獨有優勢,積極拓展高潛力海外市場,同時協助國家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德勤中國副主席、政府及公共服務行業主管合夥人施能自表示,澳門可在協助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出海中扮演積極角色,協助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軍葡語系國家市場。 德勤中國副主席、政府及公共服務行業主管合夥人施能自 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 490 萬輛,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出口增長強勁,佔總汽車出口的比重提升至 25%。中國車企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建立起代際的領先優勢,加上國家政策支持等外部利好因素,推動中國汽車出口「量質齊升」,汽車出口單價從1.3 萬美元提升至近 2 萬美元。從出口國家看,歐洲、澳洲等發達市場國家的出口地位明顯提升,歐洲去年更首次取代亞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佔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近 40%,而對歐洲出口的一半來自俄羅斯。 報告重點分析了歐盟、東盟、海灣國家(GCC)和拉美四大區域,識別其市場吸引力、競爭環境和中國車企的投資動向。歐盟作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銷量規模大且增長穩健,2035 年禁燃法規下,電動車產品投放加速、且基建市場也有望持續完善,支持其新能源滲透率繼續提升;東盟市場人口基數大且年輕化,是未來五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最具潛力的地區;政府新能源汽車政策指引明確,配套措施密集出台,將開啟電動化銷量強週期;海灣國家市場容量相對小但人均收入高、購買力強;沙特、阿聯酋等通過政府採購和投資等形式支持新能源車企,且中東消費者對電動車產品的認知度高、購買意願強;拉美國家人口增長快且結構年輕化,且中產群體不斷擴大,消費基礎夯實;在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利好下,成為全球車企海外建廠並輻射周邊地區的關鍵支點。 車企面臨產品技術「水土不服」挑戰 報告指出,儘管前景向好,但出海之路不乏挑戰。隨著地緣政治衝突持久化和常態化、貿易摩擦升級、海外監管動態變化、跨區域文化差異等因素,全球化經營的複雜性和風險急劇增加。此外,中國車企還面臨產品技術「水土不服」、品牌認知度低、對海外市場法規政策洞察不足、缺少組織架構保駕護航等難題。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五年前公佈以來,大灣區不斷完善構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要素,包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內的重大創新平台建設也持續實現突破。橫琴深合區重點發展產業包括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正大力發展的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產業,均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關鍵環節。 德勤認為,橫琴深合區可打造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基礎的區域研發及創新中心,持續推動新能源技術、智能汽車晶片、車聯網等的研發創新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澳門過去多年推行稅務寬免及行政措施等多項舉措,並在 2023 年發佈了《澳門長期減碳策略》和《澳門電動車推廣計劃》,相信將有助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澳門市場進一步發展。 施能自表示:「澳門可在協助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出海中扮演積極角色。澳門對葡語系國家有著先天性的優勢,澳門特區政府亦一直推動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往來,未來可繼續發揮在中葡雙語及葡語系國家法律方面的人才優勢 ,協助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投資葡語系國家前充分瞭解當地的商業法規及市場動向,提前做好部署。同時,澳門可結合現時成熟的會展軟硬件配套及經驗,多舉辦與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的會議及展覽,展示新產品新技術,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與海外市場合作交流的平台。」 車企出海量到質的蛻變 施能自表示:「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正呈現『量到質的蛻變』,車企出海的『含金量』也進一步提升,亮眼的出口成績離不開『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多重利好驅動。全球汽車市場銷量前景廣闊,海外重點市場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其中東南亞、拉美等國家陸續出台新能源汽車國家政策,包括關稅減免、稅率優惠、購置補貼以及本地化建廠稅收優惠等一攬子措施。此外,中國車企積極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出海,並逐步從傳統貿易向全球化經營轉變,通過海外投資、海外建廠、設立區域研發中心、完善銷售網絡、售後服務等使用者觸點,持續提升海外市場的本土化經營水平。」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李秀恒:內地出口 穩中向好

1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2023年全年的外貿數字,稱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以人民幣計價為41.76萬億人民幣,按年微增0.2%,其中出口額增長0.6%;若以美元計,則總值5.94萬億美元,按年下跌5%,出口額下滑4.6%,全年貿易順差8232.2億美元。 環球逆境中保持穩定 2023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加劇,發達國家需求萎靡、發展中國家表現不佳,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預計全年的全球貿易額按年萎縮5%,其中貨物貿易預計減少2萬億美元(約8%)。而亞洲地區的主要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韓國及越南的全年出口都分別錄得7.4%及4.4%跌幅。 在這種國際形勢之下,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雖然遭遇了2016年以來首度出口下滑,但2023年最後兩個月的出口已有回暖的跡象,以美元計算11月及12月分別同比上升0.5%及2.3%,後者更超過了1.7%的預期增長。 雖然從數字上來看,中國的外貿數字不過是隨著世界貿易的趨勢而產生波動,但達到這種表面的「平衡」過程並非波瀾不驚,要知道,中國與曾經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之間的貿易發生了劇烈的變動。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2023年前11個月,中國在美國進口額整體佔比急跌至13.9%,是自2004年以來最低水平,而美國的最大進口國地位有望由墨西哥取代。為了彌補美國減少從華進口的出口份額,中國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來應對和促進出口增長和產業升級,以維持整體出口數字的穩定。 多元化發展增加韌性 首先是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升級,包括推動智能製造、機器人技術、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製造等領域的發展。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同比增長29.9%,彌補了出口形勢備受壓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此外,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表現亦不俗。 其次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多邊貿易體系,拓展更多新興市場。2023年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周年,與沿線國家地區的進出口額達到19.47萬億人民幣,按年增加2.8%,佔內地總體外貿總值的46.6%;另外生效兩年的RCEP亦讓區域內的貿易成本大幅降低,2023年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人民幣,較協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長5.3%。隨著新興市場的消費市場逐漸成熟、壯大,抵消了一部分歐美市場訂單下滑的損失。 除此之外,數字化轉型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跨境電商和數字貿易的增長。內地的電商之發達已成為全球的成功典範,而跨境電商亦隨著貿易效率的提高和便利化,為中國的出口企業提供了更多國際市場機會,正逐步收割海外市場。根據初步統計,2023年內地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6%,方興未艾。諸如TEMU、SHEIN等有中資背景的跨境電商平台,在多國都成為備受推崇的熱門購物模式。 踏入2024年,展望今年中國內地的外貿將會繼續向產業高端化、市場多元化、商務數字化的正反饋路徑發展,繼續延續2023年穩定的外貿局面,並不斷尋求新的突破與契機。     撰文:李秀恒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 [...]

朱家健:俄國開放海參崴港 龍江吉林經濟發展樂觀

博客

朱家健:俄國開放海參崴港 龍江吉林經濟發展樂觀

繼2007年起國家海關總署實施對黑龍江省內貿貨物可使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進行跨境運輸業務,國家海關總署近日決定進一步拓展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同意吉林省的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基礎上,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作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並增加浙江省舟山甬集裝箱碼頭和嘉興乍浦港兩個港口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入境口岸。 開拓俄、中亞五國市場 今次安排,讓黑龍江、吉林兩省首次重新打通出海口,過往,從黑龍江、吉林出口的貨物,要先透過陸路運輸把貨物運抵遼寧大連、營口、錦州或丹東等港口,普遍距離逾1000公里,以較迂迴的方式進行海運,在今年6月1日後,從黑龍江和吉林內貿貨物可使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從綏芬河、琿春到海參崴的距離僅約200公里,打通了海參崴的航道,大大縮短了陸路運輸距離,可以直接節省物流成本,讓黑吉兩省的商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更是我國東北經濟騰飛的喜訊。 海參崴港納入中國的貿易運輸體系,體現中俄互信,兩國發展「東北 –—— 遠東」地區的互利新型合作模式,更是推進中俄貿易的新里程。 黑吉這兩個東北內陸省份,在開闢了新航道後,東北資源南下有途也有門,黑龍江盛產大米等食材、吉林更是部分中藥的產地,在打通出海口,大批貨物可透過海參崴、浙江省舟山甬集裝箱碼頭和嘉興乍浦港南下華東、華南、香港特區甚至東南亞,重拾優勢後,東北重回出口和轉口的競爭行列;此外,能源、工業原材料也可透過海運轉陸運到達黑龍江、吉林兩省,活化工業活動,重塑東北地區的產業,給予重振東北經濟的動力。 黑龍江省、吉林省在跨國貿易合作新形態下,將有更廣闊的商業空間和發展機會,成為跨國、跨洲的航運轉口樞紐。港資和境外資金可以運用東北超級平台優勢,開拓俄羅斯、中亞五國產品市場。我國東北地區的國際多元商機正在萌芽,機會處處,港資企業近水樓台,宜捷足先登。 撰文:朱家健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 延伸閱讀:朱家健:電影不應渲染播「獨」犯罪和血腥元素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

本港時事

【通關效應】港首季口指數大幅反彈躍升至39 料全年出口增5%

香港貿易發展局最新公布,今年首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躍升9.3點至39.0,反映本港與內地在2月初全面通關後,本地出口商信心顯著改善,預期未來數月將全面展現通關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右)及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楊翠麗(左)今日(21日) 於記者會上公佈2023年第一季香港出口指數。   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 (98%) 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與此同時,逾三分之一受訪出口商(36.5%)表示,在跨境陸路貨運復常後,將會增加經香港出口的貨物量,主要原因是滿足終端用戶要求,以及需要在港進行儲存、分裝、加工等工序。 商業活動復常有利出口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出,香港與內地及國際間的商旅往來復常後,近月數以萬計的高端消費商務旅客恢復來港經商,為香港經濟復蘇增添新動力。她指出,市場預期全球將有更多買家於採購旺季來港參與貿易展覽,以補充庫存應付積存已久的市場需求。「這些皆有利香港出口增長,我們預期香港下半年整體出口額將逐步回升。鑑於外圍挑戰及不確定因素仍多,貿發局今年出口增長預測維持5%不變。」 展望未來,逾半受訪者 (55.7%)預計生產及營運成本將會上漲,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上升,其次是物流和人力成本增加。 在此背景下,出口商在今年首季採取更多元化的營商策略,除了加強現金流管理(39.9%,增5.3個百分點)外,港商亦計劃增加使用電子商務(36.3%,增7.5個百分點)、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增值服務(31.6%,增6.6個百分點),以及擴展新的海外市場(30.5%,增7.5個百分點)。   服裝業12年來最樂觀 貿發局每季向500名來自六大主要行業包括機械、電子、珠寶、鐘錶、玩具及服裝的出口商進行調查,旨在了解他們對短期出口前景的信心,並編製成香港出口指數,指數以50為盛衰分界線,高於50代表出口前景看漲,低於50則代表看淡。貿發局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楊翠麗表示,主要行業的信心指數全線回升,反映出口商情緒趨向正面,「服裝業對前景最感樂觀,指數跳升27.7點至51.5,是自2011年第三季以來首次重返擴張區域,玩具業(47.9,升19點)及鐘錶業(47.5,升10.7點)則緊隨其後。」她解釋,服裝業在疫情期間加快拓展電子商貿,以及復常後消費者對新衣需求激增都是指數大幅上揚的主因。 [...]

本港時事

史立德:料通關後明年港經濟溫和增長2.5%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日前舉行2022年度會員大會,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表示,形容香港經濟將如逆水行舟,充滿險阻,早日全面通關是關鍵;他預料,明年本港全年經濟有望實現2.5%左右的溫和增長。   史立德指出,環球經濟全面走弱的風險正大幅上升、俄烏衝突持續所引致的全球性能源價格飆升和通脹惡化、主要央行加緊部署加息和回收金融市場流動性、以及中美之間的對抗更趨白熱化等等因素,均令香港貿易前景充滿挑戰。他:「影響香港經濟前景的關鍵性因素始終是『通關』。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的實質GDP同比增速有望重回正區間,但受上半年負增長的拖累,2022年全年經濟預計會在零增長線附近徘徊。倘若明年本港與海外的人員流動能全面復常,並與內地實現一定程度的免檢疫通關,整體經濟前景或可轉趨審慎樂觀,2023年全年有望實現2.5%左右的溫和增長。」   他預計,香港的貨物出口貿易在今年餘下的幾個月很可能會以較高單位數的幅度繼續下滑。倘若香港與內地之間陸路貨運受阻問題能及時改善,或可避免部分貿易活動永久性地點轉移的情況,加上今年下半年低基數效應的影響,香港貨物出口應有望在明年稍後逐步回穩,預計2023年全年將錄得輕微跌幅。内需方面,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和政府消費券的支持,對促進零售市道的回暖發揮了一定的刺激作用;然而,本地金融機構陸續上調息口,難免拖累樓市和股市的表現,影響市民的消費意欲。   對於《施政報告》,廠商會向當局建議,包括在新界北預留土地打造香港優勢工業的示範基地、設立「通關緩衝帶」讓特定人才「無障礙」穿梭深圳與特定區域、為創科工業發展建立績效指標等等,希望透過推動工業和創科提速發展,為香港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廠商會會員大會出席者尚包括立法會代表吳永嘉、常務副會長盧金榮、副會長黃家和、吳國安、梁兆賢、陳家偉、駱百強以及名譽會長陳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