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為何中國能「說到做到」?

博客

廖錦興:為何中國能「說到做到」?

中國作為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五千年悠久歷史中,期間有過輝煌的成就,亦有災難連連的歲月。中國國力自清末起走向衰退,經歷八國聯軍入京,他們肆意搶掠和破壞,最後更是一把火燒掉圓明園。隨後,日本侵華發生,入侵者們强佔國民財產、肆意殺戮、姦淫擄掠。到了國共內戰期時,國民黨掏空國庫,帶著不少京城的金銀珠寶古董珍藏,敗退台灣。 那時的中國一片狼藉,民不聊生。然而,從這樣一窮二白的惡劣環境中,中國逐漸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工廠,並成功脫貧獲國際讚揚。我國自主研發大飛機和郵輪、新能源汽車產銷世界第一、180萬個5G基站、蛟龍號潛水器、天宮太空站、北斗衛星等都是非凡成就。值得一提,我國已打通全國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網絡。這些成就是每個國家和其人民所夢寐以求,作為中國人絕對值得引以為豪。 筆者認為以上這些成就,均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利,也跟我國「政制、文化」因素緊密連結。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但要成功貫徹執行,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强大的勞動力。中國獨有的政治體制賦能中央能夠有效推行國策,而上世紀中的人口上升和中國人傳統的刻苦勤奮,使改革開放政策成功立業,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去年底,筆者曾撰寫一篇有關《印跡》的文章,是筆者對紀錄國家自1921至2020年政經歷史時刻,亦是中共百周年誌慶刊物《印跡》的讀後感,各位有興趣可閱覽。 自國家成功崛起並持續發展後,引起了來自歐美國家的打壓和政經威嚇,試圖在中國經濟發展上要「拖後腿」。例如,製造新疆強迫勞動謠言、支持香港黑暴和以台制華等,這已是不爭事實。在地緣政治升溫的艱難環境下,國家仍堅持走自己康莊大道,力推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協助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建設,倡議多邊貿易主義,輸出先進科技,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及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主席並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宣示決心,强調「我們說到做到」!這不僅顯示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責無旁貸的決心,還表明中國致力於找到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並推動經濟發展。國際間對於中國如何達成這一目標有很多討論,甚至質疑中國是否能夠實現。而事實上,在我國2021年3月的《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就已提到實施以碳强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另《政府工作報告》亦强調,做好「雙碳」各項工作及制定相關方案,落實「雙碳」目標需全方位推行,包括發展綠色經濟和科技。 過去幾年,國家在利用自主研發和創新科技,令包括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汽車電池技術突破、智能城市發展、低空經濟、潔淨能源(如風力水力光伏和氫能等)等有高速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成果,亦是實踐「雙碳」目標的既定政策。實施長遠政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才看到顯著成效。歐美國家在推動政策方面,往往受制於政黨間的對抗和鬥爭,因此導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困境,而在面對發展經濟與減排,亦是裹足不前。 每逢端午節,全國各地都有龍舟競渡賽事,筆者去年也曾參與扒龍舟比賽。二十多人的龍舟要高速向前,參賽者必定要齊心熱誠、積極參與、全員到齊訓練以及配備建造紮實的龍舟艇。要獲取佳績,還需有一位優秀的鼓手來激勵士氣,和一群具强壯體力的健兒均速扒水,當兩者合作無間,這樣才能達到最高速並獲得勝利。 當「天時地利人和」+「政制、文化」的成功因素造就中國崛起,並將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關鍵因素。近年,國家啟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筆者期待國家能憑藉其獨特優勢和能力,成為全球强國,造福人類。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中國民間藝術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廖錦興:中東歐發展潛力巨大

博客

廖錦興:中東歐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世界格局不斷變化,經濟上「東升西降」的趨勢亦越見明顯。現時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已踏上高速公路,但仍有不小有潛力的地區被忽略。中東歐(Central & Eastern Europe)國家就是一個例子,在近年來的探索及建立階段,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重視。     中東歐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有望成為21世紀的歐洲製造和物流中心。由於位處於戰略位置,同時並擁有熟練的勞動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具有成本效益等優勢,吸引不少國際企業落戶,特別是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型產業領先的公司。據歐洲最大的工業和物流地產開發商CTP的報告,2022年,中東歐(不包括塞爾維亞)出口了超過4,300億歐元的「機械和運輸設備」,佔當年歐盟27國總出口的近19%。相比之下,這一份額在2012年僅為14%,這表明中歐和東歐作為製造業中心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增加。 自2012年「中國 —— 中東歐國家合作」(合作)正式啟動以來,在經濟貿易、文化體育、青年交流、教育科研合作等領域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合作作為中歐合作框架下最重要的跨區域平台,其更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展現出蓬勃活力和強大韌性。中國與中東歐地區雙邊貿易總額在2021年突破1,300 億美元。此外,2021年是中國 —— 中東歐國家合作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年,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地區的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累計投資已超過40億美元。這些數字彰顯了中國與中東歐地區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合作成果。 筆者上週隨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的「一帶一路東歐考察團」,到訪近年受到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深入瞭解當地的工商業發展情況。在羅馬尼亞考察中,走訪了多間具規模的企業,當中包括智慧控制器行業領導企業拓邦股份(Topband)、從開關製造發展到電子電路模組等關鍵性部件的香港德豐電業(Defond)、專注汽車車燈總成的Varroc公司,以及有超過55年歷史的義大利精密模具和加工生產商OMS Besser [...]

黎家聰:新天綠色能源(956)轉勢 大環境上利好不斷

博客

黎家聰:新天綠色能源(956)轉勢 大環境上利好不斷

最近兩周都是假期為多,美股高位維持,黃金就不停破頂,所以筆者早前提的萬國國際礦業(3939)一直上破,5元上到8元以上。恒指就繼續在17,000關口前徘徊。這也是正常的,畢竟目前這個位置是這一年來下跌趨勢線的位置,有一定阻力。因此,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一支大陽燭帶量向上突破這個位置,可以視為極度看好的訊號。但在這個訊號出來之前,最好還是繼續耐心等待吧。 說到大陽燭,新天綠色能源(956)今星期就出現兩支大陽燭,突破了下跌趨勢,正式站穩200天線,技術上由熊轉牛,而且有一定成交配合。消息面上,除了最近發佈的財務報表外,A.I.算力熱潮引發的能源危機也是一個有潛力繼續發酵的主題,加上中央最近也發佈了清潔能源的利好政策,相信會對資金有一定吸引力。 新天綠色能源是一家主要從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公司,旗下擁有風電業務、光伏業務和天然氣業務。先說財務報表,新天綠色能源2023年取得營業收入約人民幣202.82億元,同比增長9.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2.07億元,同比減少3.71%。另外,由於風況不佳,導致風電及光伏發電分部稅後淨利17.64億元,年減16.23%。天然氣業務總輸氣量爲51.14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13.63%,售氣量45.03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 15.93%。 風電項目潛力可觀 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也有一些值得留意的地方,例如風電項目其實有一定質素,今次表現不好主要受到風資源偶發性不理想影響。2023年公司控股風電場平均利用時數為2,419小時,同比減少66小時,但仍高於全國風電利用小時數194小時。可見新天綠色能源的風電項目有一定潛力。未來公司為了完成「十四五」末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的規劃,裝機容量有望持續增長,帶動發電量高速成長。若配合風資源改善的話,相信可帶來不錯的增長。 至於天然氣業務方面,其實本次業績屬優於預期。主因是中國經濟恢復帶動用氣增長,以及2023年6月,河北唐山LNG項目一階段正式投運,推動天然氣業務利潤大幅成長。隨着經濟持續改善及唐山LNG項目效率繼續提升,天然氣業務未來有望保持增長。 另一方面,A.I.技術發展將造成的缺電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市場調查機構Factorial Funds的一份報告顯示,OpenAI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在峯值期間需要72萬片H100,這個數量足以讓七個州的電網崩潰。因此,在AI發展引起的電力緊張背後,增加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電等發電,就是重要的出路之一。這點將大大利好清潔能源板塊,只要A.I.繼續發展,用電問題就不能避免。 政策面上,4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這次正式文件的下發,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相契合,表明頂層發展分佈式新能源的態度,分散式風電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複製分佈式光伏的增長路徑,預計或將進一步打開風電成長空間。這點將利好風電業務佔比不輕的新天綠色能源。 總括而言,財務報表暗藏潛力,A.I.技術發展將造成的缺電問題有望成為新的市場炒作主題,加上政策面上的利好,新天綠色能源這次大陽燭突破或者是真的轉勢。而且,公司最近宣布擬派發末期股息每10股人民幣2.14元,相當吸引。有興趣投資新能源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方澤翹:光伏板塊估值便宜 京能國際(686)睇法正面

博客

方澤翹:光伏板塊估值便宜 京能國際(686)睇法正面

2023年光電產業面臨萎縮,產業面臨汰弱留強局面,較有實力的企業憑著自身技術成本及產能配套的優勢,在強勁的資金鏈配合下,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國家能源局發布1-11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其中,11月光伏新增裝機21.32GW,1-11月光伏累計新增裝機163.88GW。根據中國光電產業協會統計,針對今年內地光電新增裝機量的情況,在今年已上調一次裝機預期的基礎上,二次上調預測數據,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量爲160GW至180GW,集中式和分佈式開發並舉。全球裝機則由305-350GW上調至345-390GW。預計2024年全球光電新增裝機量將近450GW,年增約20%。整體而言,在政策利好下,光伏板塊仍處於穩步增長局面,北京能源國際(686)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企業,預計將受益於政策支援,中長線前景正面。 京能國際主要從事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以及氫能、儲能、綜合能源等領域的項目投資運營,業務範圍遍布全國23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澳大利亞、越南等RCEP國家海外新能源市場。集團擁有113個太陽能發電站、21個風力發電站及26個水力發電站,總共網裝機容量約6,809.80兆瓦,較去年同期成長21.5%。京能國際儲備項目充足,公司一級儲備達到4.48GW,二級儲備達到5.7GW,預計2025年容量將增加至22GW。 京能國際近期加速對外收購投資,12月斥資1.85億人民幣向獨立第三天津仁匯收購遼寧省阜新市兩個建設容量100兆瓦之光伏發電項目,可為超過25萬用戶使用。集團更向廉江新昊於廣東省廉江市租賃四塊土地,總面積達4,399畝,未來將用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此項目是集團在廣東地區首批自主開發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也是集團在廣東省新能源領域自主開發的突破性成果。 從板塊情緒角度分析,現時光伏板塊估值已不足10倍,進入磨底階段。自2020年以來,光伏板塊當年業績對應估值最高點PE接近50倍,當下估值水平在8-9倍,已突破7年來的歷史低位。京能國際現價約為0.141元,相信調整亦已完成,下跌空間不大,投資者不妨於現價分注吸納,今年上望0.18元以上。 撰文:方澤翹 國農證券投資經理。畢業於澳洲莫納什大學,主修金融及投資。對股票投資具多年經驗,擅長以基本分析為基礎,配合深入淺出的技術分析捕捉交易機遇。曾於不同行業任職管理人員,對板塊活動及市場行為有透徹了解。 ============= 延伸閱讀:方澤翹:碧瑤(1397)股價逆市創新高 可睇高一線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股市

劉慧:「雙碳」再迎重磅政策 光伏發電迎爆發式增長

得益於「雙碳」遠景目標的提出,除了風電、光伏及新能車等高景氣新能源賽道備受關注外,同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儲能,也開始進入市場資金視野。   據能源局數據顯示,在2022年的1-5月份,國內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371萬千瓦,同比增長139%,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32,789萬千瓦,同比增長24%。隨著光伏市場的火熱,也帶動對應儲能市場配套需求的高速發展,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部分江蘇常州新北區的光伏儲能系統生產企業,生產線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在當前光伏裝機量攀升的背景下,儲能系統的銷量開始大幅增長。 此外,在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委也已陸續發佈配儲相關政策,覆蓋共用儲能、優先並網等多項措施,以提升發電側、用戶側等配儲意願。國家發改委6月1日發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3.3萬億千瓦時。工作計畫重點指出:1)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2)推進黃河上游梯級電站大型儲能試點專案建設;3)有序推進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4)推動其他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而在最新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中,既進一步明確了“獨立儲能”的概念,也提出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等內容。 此外,在海外市場方面,受制於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在持續攀升,居民用能成本增加,也推動了戶用儲能景氣度提升。 整體來看,在「雙碳」經濟發展成為當前主流共識的趨勢下,近10年以來,國內火電發電容量佔比已由81.7%下降至67.4%,而風電、光伏和核電等清潔能源占比已由18.3%上升至32.6%。水電資源稟賦開發已較為完整,核電也存在安全、輿論等因素制約。隨著光伏和風電平價時代開啟,未來有望成為替代火電的主力清潔能源。 基於風電、光伏的發電模式較為依賴自然環境,大規模新能源併網運行也會對電網負荷及調節帶來較大壓力,在發電側、電網側及用戶側配置對應的儲能系統,有望成為解決新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證券亦指出,全球能源轉型持續推進,風光滲透率的提升也對儲能提出了明確的需求,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儲能市場CAGR將保持在60%以上,2022年下半年國內儲能專案將規模化落地,海外儲能需求快速增長。 筆者認為,“碳中和”目標的制定,使人類進入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高潮,光伏作為主角,兼顧平價與低碳,屬高景氣度的朝陽產業。20年過去,中國的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大起大落,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光伏。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的提高,電力系統的平衡模式也需要重構,儲能行業逐漸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撰文: 劉慧  慧悅財經創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