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鄧淑明:激活初創生態系統之道
2022-01-14
近年來,北京的初創生態系統發展蓬勃,孕育不少著名的獨角獸,包括字節跳動、滴滴出行、京東科技等。根據《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指出,北京獨角獸佔全國總量逾三成,達82家;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北京更佔內地六成。 初創調研公司Startup Genome於2021年發布的《全球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報告》中,首30位的生態系統中有五成來自北美,亞洲只有27%。北京則連續4年被評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排名僅次美國矽谷、倫敦及紐約。 北京能穩坐亞洲初創生態系統首位絕非偶然,全因當地投放大量的資源。據《初創報告》2020年的分析,當地既為初創吸引達22億美元的私人資本,又在疫情下提供近1,500萬美元利息,以減輕初創兩成的借貸成本。2021年9月國家統計局公布,北京於2020年科技經費投入(R&D)的強度為全國最大,達地區生產總值的6.44%,高過以色列的4.95%、南韓的4.81%。 至於香港,在投資培育本地人才的表現早已落後於已發展經濟體。根據世界銀行數字顯示,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全球排25位,在「教育支出佔GDP比重」上,兩份國際研究:《2020年世界人才排名》(IMD World Talent Ranking 2020)和《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1)都顯示香港大落後。在前者對63個經濟體的評估中,香港在相關方面只排53位,後者評核的經濟體有132個,香港僅佔中游的第76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