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sex porn dirtyindianporn.mobi school girl sexy picture 5 min sex video pornindianvideos.pro full xvideos exbii sex allnewindianporn.pro baloch girls sex bangalore freesexyindians.pro indiansixy video border bhojpuri film letmejerk.fun idian porn
kamapisachi sex com indianpornbase.pro negro sex video download telugu x kathalu turkishxxx.online tamilnadu school uniform indian big women sex turkishsex.online moviewood.me desi fudi com turkishpornvideos.pro swamiji fucking xxx sex bp animalwomanxxx olx kanpur turkishxxx.mobi night suit for women
bangali sex vedio turkishporn.pro indian vidio sex sri reddy porn videos turkishpornography.pro lucky villager xxxvwww turkishporno.mobi desimmsclips porn sleeping aunt turkishsex.pro red wap sex kamlesh saini mms turkishhdporn.pro ghrelu sex
黎家聰:增長快速 中國春來(1969)升勢強勁

博客

黎家聰:增長快速 中國春來(1969)升勢強勁

眾所周知,恆指的表現令人失望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上週也只是僅僅守住了19,000點。周末更有碧桂園(2007)的壞消息,周一開盤大市和內房都一定無眼看。不過,有一隻股票像是無視了熊市一般,從2021年年底開始股價就一路向上,一浪比一浪高,從沒有跌穿過200天線,像跟恆指相反地行一樣。它就是教育股中國春來(1969)。 中國春來是大陸民辦普通高等教育的知名提供商,是全國前列,華中地區最大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在民辦高等教育提供商中,公司於華中地區排名第一及全國排名第四。公司自2004年開始進入高等教育板塊,目前已有商丘學院、安陽學院、商丘學院應用科技學院、健康學院、荊州學院、安陽學院原陽校區等六所高校,以及正在籌備轉設中的秀克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遍布河南、湖北和江蘇省份,在校生破10萬人。 佔據人口、GDP有利「要點」 從上述簡介可見,中國春來是一間具一定規模的教育集團,聲譽不錯,這有賴於其優秀的教師團隊和招生能力,以及高水準的教學質素。此外,其所立足的地理位置亦為其帶來了很大優勢。據了解,華中地區如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每個省的人口和GDP都位於全國排名前列。而其中河南省更是登記人口及高考考生人數最多的省份,因此為中國春來提供了龐大的擴張潛力。 而中國春來也確實把握到其優勢,現時中國春來六所院校在校人數共113,931,6年複合增長率為15%,管理層預計未來3年人數更將突破140,000人。學額方面,繼去年專升本學額大增88.8%之後,今年集團旗下院校2023/2024學額繼續增長約9,600個,同比增長27.6%,其中本科及專升本名額增加約14.5%,專科課程名額增加約61.9%。可見集團的擴張計畫有模有樣。 而由擴張帶來規模效應,讓中國春來的盈利能力增長變得可觀,中國春來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準均實現大幅度改善,毛利率由2018年的58.10%增長至2022年的63.15%,淨利率則由2018年的24.39%增長至2022年的42.18%。收入及淨利潤同樣是爆炸性增長,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13.09億元,同比增長25.6%;經調整淨利達5.38億元,同比增長35.7%;如若剔除荊州學院並表後因固定資產評估增值而產生的一次性收益,實際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2023年上半季甚至更上一層樓,中期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14.2%,淨利潤3.31億元,同比增長32.02%。而且,更重要一點是公司已連續多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收增長,即是說,可以預料未來仍有較大機會繼續保持增長。 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公司股價可以一直保持上升勢頭,而且其市盈率仍只是10倍左右。不過,或者仍然會有人質疑其過於漂亮的上升軌道,因為其他高教股如中教控股(839)、新高教集團(2001)等並沒有像中國春來般強勢上升。當然,這是由於中國春來在基本面上更顯示出其增長更具爆炸力。此外,其股票較「乾」相信也是主因之一,查看CCASS TOP 10+非流通股票高達99.3%。非流通股票高達76.21%。這意味著街貨不足,沒有足夠供應,供需失衡下令中國春來更容易被主力資金推升。 總括而言,中國春來基本面好,未來增長空間大,股票又夠「乾」,這樣就形成了其長牛格局。最近,中國春來更獲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相信會獲更多主流資金認可,而追蹤相應指數的主動和被動資金也會進行跟蹤配置。若消息被消化後中國春來依然沒有大回調出現的話,建議大家保持關注,趁低吸納。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延伸閱讀:黎家聰:戰略轉型有成果 安能物流(9956)即將扭虧?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股市

黎家聰:教育股全面反彈 可吼龍頭中教控股

恒指最近的反彈相當厲害,不到一個月,由最低14597點,升至最高18414點,足足近4000點。多個板塊都有顯著升幅,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這些中概巨企自然不必說,這次連低迷多時的教育板塊也迎來了春天。 說到教育股,我們會想起由6月開始起步,升了近10倍的新東方在線及其母公司新東方。某程度上新東方的股價上升主要是受到轉型做直播的消息帶動,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早前能升的只有新東方,其他教育股仍是一潭死水。 今次有點不同,不只是新東方,而是幾乎所有的教育股都全面反彈。其實這也十分正常,老實說,本來教育股就有點被錯殺。教育股的崩盤源於中央2021年7月底提出的「雙減政策」,其目的在於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對於校外培訓,規定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機構,線上學科類機構則改為審批制,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簡言之,就是扼殺了K12教育培訓(補習)和線上教育的生存空間。然而,高教及職業教育呢?其實政府並沒有明確限制,甚至乎是支持要辦好高教和職教,提高教學質素,助經濟持續進步。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就提出了「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要求,此對國家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上星期,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對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提出明確要求,透過科學規劃,合理調整,持續加大政策供給,使職業學校佈局結構進一步優化,以提升辦學質素。同時,要求達標的學校比例,到2023年底達到80%以上,到2025年底達到90%以上。 另一方面,本月初,教育部等五個部門亦發佈了《關於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計劃到2025年,培養至少20萬名工程師。 以上的政策細節,都印證了國家想辦好高等及職業教育的決心。國家有心改革,加上國際政治局勢緊張,相信未來留在內地升讀高等及職業教育的學生人數將持續上升。 中教控股(839)作為民辦高教的龍頭企業,自然是捕捉國家高等及職業教育改革進程機遇的理想標的。而中教的核心業務,在中國運營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學校,亦明顯貼近國家教育的核心佈局。 早前,中教披露,指公司旗下國內高校2022/2023學年註冊新生人數實現按年增長48%,招生指標利用率增長10%。可見實際上的招生表現是非常好,內生增長有望持續。加上中教現金流良好,未來有足夠實力繼續擴大辦學規模,以進一步提升業績。 總括而言,大市回暖,被錯殺的教育股,尤其是高教和職教,正進行估值修復。而國家正大力推進高等及職業教育改革,相信股價反彈並非虛火,未來仍有望持續升勢,中教作為行業龍頭,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博客

蔡向成: 美股漲跌不一 港股短期步入整固

美國失業救濟數據較預期差,不過市場正消化疫苗及耶倫就任財長的消息,加上美元跌至近3個月低位,支持石油相關股表現,美股三大指數昨晚漲跌不一。道指收報29872點,跌173點或0.58%;標普500指數收報3629點,跌5點或0.16%;納指收報12094點,升57點或0.47%。 港股方面,恒指昨日高見27040點,突破7月高位26782點,惟該水平見阻力,27000點得而復失,加上14天RSI處於72.1的超買水平,大市短期料進入調整期,支持看10天線(約26474點),阻力則為27000點關口。 現價買入中教控股 推介股份方面,本周為教育股中教控股(839)。今年環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能保持盈利增長的行業,在市場上並不多見,教育板塊是其一。近日多隻教育股陸續公布業績,其中可留意走勢不俗的中教控股。該股主要提供民辦高等及職業教育機構服務,近年積極透過收購或自生增長,擴充學校規模,並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截至8月底止,2019/20年度純利按年上升51.6%至12.07億元人民幣,主因市場對集團提供的優質高等及職業教育需求強勁,同期收入上升37%至26.78億元人民幣。若排除新收購的學校,毛利率上升1.2個百分點至58.6%,反映集團管理得宜,學校營運效率見改善。 高等教育的分部收入增加36.5%至17.44億元人民幣,主要受現有高等教育機構的在校學生人數及學費的內生增長,以及新增兩所學校所帶動。職業教育分部收入增加8.7%至7.36億元人民幣,主要受3間職業教育機構的在校學生人數及學費增加所帶動。集團成功設立國際教育分部,期內新增1間國際教育機構,去年度該分部收入為1.97億元人民幣。 集團今年8月宣布以先舊後透新方式配售1.3億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6.05%,成功集資20.02億港元。目前集團已完成收購海南學校,包括海口經濟學院和海口經濟學院聯屬藝術學校,收購價為13.56億元人民幣。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是次收購將可補充集團現有的學校網絡,擴展其學校資產組合。 內地政策鼓勵民辦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行業潛力龐大;加上高等教育行業的准入門檻較高,中教料可受惠其中。目前中國有逾700間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以及數千所民辦職業學校,院校的擁有權及經營權頗為分散,出現大量潛在合併及收購機會。中教已制定併購策略,以達致其增長目標,後市值得看高一線。 [...]

博客

【港股專家】王贇:中教控股(0839)中期業績會及「送審稿」的解讀

在過去兩周香港股市的腥風血雨中,行業前景亮麗的教育股也佔了風頭,全因8月10日中國司法部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引起了整個版塊暴跌,個別股份最多跌40%。 中教控股(0839)今早出了份合符市場預期的業績,可參閱港交所披露易連結(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8/0824/LTN20180824014_C.pdf)。業績會在香港金鐘港麗酒店舉行,現場代表機構出席的分析師眾多,連同其他投資者共有百多人,座無虛席。 中教控股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合符市場預期,收入增長65.1%至6.694億人民幣,毛利增長69.4%至4.069億人民幣,撇除匯兌收入和股權開支的經調整純利增長76.6%至3.445億人民幣。 這個高增長速度算是對得起之前三十多倍的市盈率,但未來將難以保持60-70%的增速水準,因為收入增長主要來自2017-2018年新加入集團的三間技工/職業學校 – 白雲技師學院、鄭州城軌學校和西安鐵道技師學院所貢獻,總共2.136億人民幣。原本兩家大學的收入增長了12.4%,也許可以作為基礎的增長指標。集團收入有90.4%來自學費,其他來自住宿費和配套收費。 收入成本方面增加了59%至2.625億,這也是合理的,有9200萬來自新加入集團的三間學校。原本兩家大學的成本只增加了3.3%。 期內集團審視了110間潛在收購合併機會的學校,以收購合併為主帶動行業整合,將是中教控股和其他教育股的擴張模式。集團重申,旗下的大學均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民辦大學,收生人數遠比全國平均多兩三倍,未來新加入集團的松田大學則在全國平均之下。所以中教控股表示,松田大學的營運規模還有很大擴張空間,也會成長集團的增長動力。 關於8月10日中國司法部的「送審稿」,中教控股認為對高等教育行業和集團整體是利好的。 中教控股表示,根據2016年修正、2017年全國人大通過並實施的《民辨教育促進法》的第十九條「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國家的立場並不是禁止營利性民辦學校,而是需要清晰的法律基礎、條件和秩序,將「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劃分類管理,尤其地方政府須對「非營利性」學校的經營提高監管。根據大部分地方政府落實法律的情況,辦學團體有幾年的過渡期對旗下的學校進行選擇和合適安排。上市的教育機構,包括中教控股,必然會選擇「營利性」的地位。只要是在法律框架下提供了這項明確的選擇,未來政府的不確定性將大大減少。 「送審稿」中最影響行業和投資情緒的,莫過於第十二條中新加的字句「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加盟連鎖、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由於上市的民辦教育機構都以收購合併來維持增長,市傳此舉等於扼殺了上市公司未來增長的可能性,亦是令教育股在8月13日單日暴跌30-40%的原因。中教控股指出,由於《民辨教育促進法》在地方政府的落實大部分都給予五年的緩衝期,以選擇是否以「營利性」舉辦。在這五年期間,行業的收購合併共不受任何影響。五年後,收購合併的對象可以是營利性的學校,所以增長前景仍然存在。 中國的民辦學校現在有18萬間之多,市場極度分散,絕大部分都是經營不善,連年虧損。「送審稿」的壓力更多在於賣方,由於只有非義務教育的學校才有選擇成為「營利性」以及被併購,義務教育的學校被完全排除。中教控股表示,原本合符內部要求、優質的收購對象不多,而且也是非義務教育。以集團的併購計劃和速度來說,市場的併購機會足以支撐未來增長。 最後是中教控股選擇「營利性」的地位對集團財務的影響。 首先是土地成本,《民辨教育促進法》第五十一條「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與公辦學校同等原則,以劃撥等方式給予用地優惠。新建、擴建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供給土地」已經給出明顯指引,只要是「營利性」的學校,無法再享有「劃撥」用地,在緩衝期後須轉為「出讓」,也就是辦學機構要向政府支付出讓金,將土地歸於己有。由於地方政府可以不必按土地價值的100%收取,最少是40%,加上教育用地的估值比市場預期的低,所以中教控股預期將產生1.2億人民幣開支,並分開50年攤銷。 其次是納稅。中教控股原有的兩家大學將繳付更多的稅項,對分部利潤的影響約在10%左右,但新併購目標未來的稅項已反映了在併購估值上,對集團沒有進一步的負面影響。根據《民辨教育促進法》第三十八條「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由學校自主決定」,中教控股未來能藉其市場領先的教育服務質素,進行提價,以對沖稅項影響。 [...]

博客

【港股專家】藍武士:教育股增長迅速,前景看俏

在香港上市的教育行業股票在五月有20%至50%不等,但同期恒指跌約1%. 這個差距整在太大,恒指內沒有一隻教育類的股票,連一眾綜合企業股都沒有一隻跟教育類的股票直接扯得上關係,最多只有一些科技類的曾經收教育網站等等,恒指公司有機會看到教育類股票增長迅速,於未來幾次的恒指比重調整時可能會加入教育類股票,而恒生綜合指數已經在今年二月加入教育類市值最大的中教控股(0839)。未來教育類股票在香港市場的前景應該不錯。 先分析一下教育類股在年初上升的原因。直至六月中,香港股市約有十隻教育股,當中有一半的公司市值都已超過一百億,而論升幅,當中今年上市的澳洲成峰高教(1752)最多更比招股值升近三倍,當中行業基本面沒有變動,整個版塊的上升原因,主要於2017年國家教育部的新民促法實施,加強民辦學校的分類管理,當中訂明,民辦學校可以注冊非營利性學校,並對營辦學校的企業提供稅務及財政上的優惠。而在通過新民促法前,市場都沒有重視教育類股票,認為低市值,低增長,行業分散,加上適齡人口減少,牌照申請困難,而民生教育(1569)更於九月前跌破招股價。  中教控股為龍頭企業,擁有三間學校,包括中國最大的民辦本科高校- 江西科技學院及廣東省最大的民辦高校 – 廣東白雲學院,集團在2017年至2018年年度的總學生人數為76204人,比2014-2017的複合增長率每年5.3%,當中集團於2017年年初第一次把白雲技師學院的學生拼入表內,但按每一間學校計算,江西科技學院,白雲技師學院及廣東白雲學院的學生增長率僅為-2.2%/+0.9%/+4.5%,反映學生人數增長有限,而校園的利用率亦已達到92%,這一點就是筆者及市場對教育類股票的憂慮,學費方面,江西科技學院本科及專科過去五年平均每年上調約10%,但廣東白雲學院普通專科學校過去五年都沒有增長,集團整體學費按年平均+4.9%。 收入的計算方式就是學生人數乘學費,如果兩個數據的增長都只有單位數,那麼怎能會有現在約50倍的PE呢?答案就在新民促法和在集團未來的擴展計劃上。新民促法訂明學校可以自行定學費,市場預計教育界將會按師資而提升學費,而60%以上的中教教師都有碩士以上學位,學費可以提高,而公司已有專門拼購的團隊,2018年3月收購了於鄭州的中國最大職業學校和於西安的中國最大技師學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科學技術大學亦於2019年年初開始運營,總在校生人學將會上升至12萬人,市場預計市場在未來三年收入的複合增長率可以由過住的低單位數上升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