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週記
【吳老闆週記】中央布全局 港股有排升(12月1日)
2022-12-01
吳老闆週記(12月1日) .利好政策不斷出台,估計內房板塊下一步將提振需求。 .中國與夥伴是夾埋一齊搵錢,美國卻要夥伴自掏腰包。 .停了牌的內房股,小股東不能受惠政策轉向,不公道。 港股於剛過去的11月氣勢如虹,恒指由10月底的14,687點節節向上,升到11月30日(本週三)的18,597點,升了近4,000點。一切緣於中共「二十大」後一波又一波的好消息,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及ASEAN峰會威到盡,以及一連串政策的出台,例如優化防控「20條」、支持內房企業的「兩支箭」等,令過往被過度拋售的股票全線上升,扭轉之前就算有好消息市場亦無反應的局面。 究其原因,其一相信與過去大半年不少股票已在低位被收集至收乾有關。這還不特止,電商股大股東又不斷減持,京東集團(09618)主席劉強東年內便三度將股份轉讓予副總裁繆欽;阿里巴巴(09988)也被軟銀拋售,套回逾2,000億元;至於騰訊(00700),則在被南非大股東Naspers減持的同時,自己亦密密減持互聯網企業的投資,例如實物分派美團(03690)。值得留意的是,該些被減持的股票,最終是落入誰的手? 利好政策 源源不絕出台 此外,利好政策亦源源不絕出台。淨計內房,中央不足一個月內便連環發放了「兩支箭」,重新打通內房企業融資渠道,一步一步解開內房困局;相信未來還會繼續出招,下一步就是從提振需求着手,例如買樓可以落戶的話,有關城市必定吸引到週邊地區人士湧入去;又例如降低首期成數,總之尚有很多招數可以用而未用。 尤其是在防疫措施下,消費市道已不景,只得外賣服務好,加上市民收入下跌,即使是公務員,津貼亦減少,大學生都做不到兼職,大家更加無心情消費,如果樓市下跌,將產生負財富效應,進一步打擊消費。 就連電訊業,也傳出混改的消息,三大電訊商分別跟騰訊、阿里巴巴及京東合作,以致股價久沉不起的中資電訊股,亦彈了上去。當中,較「細隻」的中電信(00728)及中聯通(00762)升得較多,本週三雙雙創出52週新高;市值逾萬億元的中移動(00941),則升得較少。不過,如果價值因此得到重估,市賬率從現時的0.5倍,回到國際標準的2倍,股價便可再升4倍。 中國致勝之道 美國難比 如此層層鋪墊,全面鋪開,個人認為不會是巧合般簡單,而是中央一早布好的局。這樣看來,港股還有排升。唯一問題,只餘內地疫情罷了。然而,觀乎中國在外面做得這樣好——卡塔爾世界盃,中國除了沒球隊參與,簡直就像主辦一樣;此外,中東石油或將以人民幣結算,澳洲鐵礦石更已以人民幣結算——無理由搞不掂裏面的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