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陳百里:商經局三大方向 「新質生產力」推高質量發展

隨著特區政府為「拼經濟」推出多項新猷,本港經濟正穩步復甦。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日前舉行會董晚宴,邀得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署理局長陳百里擔任主講嘉賓,以數據事實分析香港經濟狀況,以及介紹商經局的工作。陳百里表示,商經局的未來3大工作方向,推動經濟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提升香港國際影響力。商經局將以「新質生產力」為主軸思想,推動5G、跨境電商、銀髮經濟,並朝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及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發展。 陳百里表示,香港今年以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服務輸出、對外貿易、私人消費、總體投資開支等均穩步上升,預計今年全年GDP將有2.5%至3.5%的增長。他又表示,現時在港註冊的香港公司有143萬間,非香港公司達1萬5千間,皆創歷史新高;而投資推廣署於過去15個月共吸引超過500家企業來港投資,帶來超過760億元投資,創造逾1萬5千個職位。而本港另一經濟增長動能 – 旅遊業亦有顯著復蘇,首4個月的來港旅客人數達1,462萬,是去年同期的一倍。 陳續指,政府全年將推動約210個盛事,有助提振香港形象和促進本地消費。此外,香港經濟亦受惠於國家多項便民利企的政策支持,包括「個人遊」計劃擴展至59個城市,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還有「跨境理財通2.0」進一步促進跨境投資等。 陳百里亦分享了商經局的3大工作方向——推動經濟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提升香港國際影響力。商經局將以「新質生產力」為主軸思想,推動5G、跨境電商、銀髮經濟,並朝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及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發展,提升高質量發展;亦會積極助港商開拓內銷市場,以及完善全球經貿網絡,尤其是開拓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未來,特區政府會用好在全球65個城市、覆蓋128個經濟體的辦事處,以及以「中國香港」的身份參與各個國際會議,宣傳好香港作為「引進來、走出去」雙向平台的功能。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他喜見特區政府近年在支援企業、刺激消費、招商引資、開拓市場、振興旅遊、發展多元產業、以及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等各方面的工作成果。廠商會將與商經局緊密合作,為會員鋪橋搭路,開拓商機。 出席是次晚宴廠商會代表包括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林世豪、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史立德、立法會代表議員吳永嘉、常務副會長馬介欽、副會長黃家和、吳國安、梁兆賢、陳家偉、駱百強、施榮恆、莊家彬、黃偉鴻、周瑞𪊟行政總裁、名譽會長陳淑玲、陳鴻基、雷振範,以及一眾常務會董、會董、名譽會董、行業委員會召集人及婦女委員會主席及委員等。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誇啦啦藝術集匯 邱歡智:藝術教育跨學科激發創意思維 培育未來人才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近年本地藝術發展迅速﹐社會對藝術教育日趨受到重視。有藝術界慈善團體一直在社區中默默耕耘,在本港大力推動藝術教育普及化,透過藝術應用在教育,並建立兩者的跨界連繫,培養年青人、從小學至大學的專業人士以發展他們的創意思維,為培育新世代的人才做好準備。 (左起:「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項目經理楊苑澄、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行政總裁兼創意學習總監邱歡智。) 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慈善團體,一直與本港基層學校合作推廣藝術教育。行政總裁邱歡智(Lynn)坦言,誇啦啦有幸得到私人機構、政府及策略伙伴支持的非牟利機構,多年來創辦許多革新計劃,融會創意學習通用應用範疇之中。為何萌生在本港推行藝術教育?Lynn解釋,除體育活動外,藝術教育是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具競爭性及更是沒有階段性差異;她表示,嘗試把藝術融入教育,作為創新體驗學習的基石:「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獨特的語言和表達的形式,藝術藉着不同的媒介,如文字、音樂、舞蹈,把情感傳遞他人,複雜的想法可變為言語;寫作築構心靈之間的橋樑。」 她說,外國推行藝術教育多年,孩子從小接受文化薰陶,藝術創作上不無創意,相比於本港教育制度較為傳統,本港社會視成功以功利效益為先,更一直忽視藝術教育,她希望為年輕人帶來改變,在誇啦啦藝術集匯透過工作坊、綵排、劇場表演、畫廊參觀等不同形式、欣賞音樂都鼓勵年輕人多發問和討論,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透過與他人相處明白自己更多。藝術教育強調年輕人使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達,既沒有框框,也沒有對錯,只有欣賞。 邱歡智指出,在推動藝術教育過程中,常常鼓勵教師和家長,要多思考學生們如何在學藝術的過程中,能懂得釋放自己的創意思維,而不是結果如何。「在藝術創意中其實甚麼都可以嘗試,愈是天馬行空,愈會有新奇有趣的結果產生。而且藝術就是在生活中,若能把藝術教育由學校普及至大眾市民,都能懂得把創意思維運用於日常生活裏,生活自然不會覺得悶。」如學生有構思便要透過實踐,所以從網上理解過故事後,便要進入工作坊階段,會以戲劇及視藝、舞蹈及建築兩個主題工作坊實行,帶來最真實的體驗。 誇啦啦一直以來以藝術為基礎,提倡跨學科、跨界別協作,譬如「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及與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合作超過10年的「醫學人文學科」(香港大學醫科生學分計算課程),她強調,誇啦啦著重的是如何透過藝術培養通用於各界別的創意思維。Lynn說:「我發現許多醫科生讀書成績優異,卻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尤其上表演藝術課,大家都顯得內斂,不懂透過肢體動作,訴說情感。Lynn期望從教育着手,希望醫科生了解人性一面。在正規課堂以外,透過不同表演藝術形式及其內藏的故事,感受人類的狀況,進而思考身體與世界、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連繫。「學生能從中了解到自己,作為個人、家中一員及醫科學生的不同身份,並反思醫生與病人間何謂治療及受苦。」她期望透過與港大合作的藝術教育課程,讓醫科生日後懂得照顧自己及病人感受,為身心作好充分準備,才有能力關懷病人,做到身同感受。   「知識交流:創『見』願景」論壇 日期及時間:2024 年 5 月 31 日至 6 [...]

吳旭洋:2024 兩會體會

博客

吳旭洋:2024 兩會體會

全國政協和人大兩會會議早前在北京圓滿閉幕。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筆者非常榮幸又一次到北京參加這次會議。通過兩會,筆者能夠深入地了解到國家的政策走向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兩會同時也是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發展理念的重要視窗,深受各界關注。適逢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意義重大。在此,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和讀者分享。 一、兩會氣氛熱烈  全球媒體關注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中國戰勝新冠疫情後,首次全面開放的一項重要會議,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眾多國外記者紛紛前來北京報導,他們主要關注中國去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現,尤其是對世界經濟的穩定與復興所作出的貢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貿易自由化的推動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促進等方面,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外國傳媒不僅對中國去年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更對中國未來一年的各項部署與規劃顯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報導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今年的兩會,氣氛濃厚又熱烈,不僅展現了中國政治生活的活力與生機,更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政治制度優勢與特色的重要平台。 二、政協工作取得新成就  為國家事業作出新貢獻 去年,全國政協的工作成績斐然,令人振奮,深受鼓舞。2023年,政協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政治培訓、完善工作制度體系,提高調研議政品質,不斷提高委員們的政治能力和履職水平,令委員們更好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過去一年,有5,087人次參加了政協的各類協商會議、提交了5,621件提案、報送資訊來稿43,995篇、開展了2,480項服務群眾和6,806項聯繫界別群眾活動等。 全國政協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一組組詳盡的資料充分說明了委員們工作認真盡責,同時也顯示出政協的工作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細緻具體。此外,主題讀書群、專題培訓、調研視察、同外方人士交流等等活動,幫助委員們更好地熟悉政策、掌握情況,能更準確全面地建言資政。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筆者深感去年政協工作的成績來之不易,並將繼續積極參與政協的各項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認識和履職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更好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三、去年經濟成就令人鼓舞  期待今年高品質發展 2023年,在面對美國持續高息和全球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以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GDP增長5.2%的驕人成績,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展的活力和決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今年李強總理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精準有力、切實可行的舉措,是一份非常科學合理的報告。這些舉措不僅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也體現了深厚的務實精神;不僅關注眼前的經濟增長,更著眼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相信一定會為中國經濟社會邁向更高品質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四、鼓勵港生投考內地高校  [...]

博客

李秀恒:港須加快智慧港口建設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拜訪國家發改委時,表示特區政府全力鞏固和持續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確保香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持續發展。去年12月20日,特區政府發表了《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十大策略及32項具體行動措施,全方位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昔日王者 優勢仍在  在1987至2004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香港都是世界第一貨櫃港,更曾連續11年蟬聯。然而,隨著內地港口的發展,上海、廣州、深圳等迅速崛起成為競爭對手,其他亞洲地區如新加坡等地的港口,亦在全球經濟貿易環境和航運業結構變化的進程中逐漸興起,綜合因素導致了香港航運地位大不如前,現排名僅全球第九位,2023年更有跌出十大港口的危機。   香港在航運業發展上的優勢與不足之處都十分明顯。作為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貨物可高效進出的自由港,享受「一國兩制」之利,香港擁有更為便捷的中國內地市場連接渠道,再加上有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等多個傳統優勢產業作支撐,以及簡單稅制、透明法制、良好商業環境等有利條件,是理想的轉運和中轉港。   然而,受制於土地不足和人才短缺,港口和相關企業在擴建港口和相應物流基礎設施、吸納勞動力方面,面臨著高昂的成本壓力。即使香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不設任何貿易壁壘、對貨物的進出口經營權不設限制,僅有一些必要的簡單清關程序,但隨著其他競爭對手能夠享受到更為廉價的勞動力、擴大港口規模及升級智慧化港口管理系統以降低成本,本港的效率優勢已經逐漸被其他地區追平及反超,因此只能在排行榜上「望塵莫及」。   引進技術 追趕落差  其實,愈是土地資源有限及人手不足,愈需要推動航運智能化,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港口運營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貨物流通效率、減少人為錯誤、降低運營成本,並促進港口、機場和物流的協同運作,在土地及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增加港口的競爭力。目前,香港的設備自動化程度仍相對較低,海運業數字化轉型主要依靠個別港口營運商牽頭帶領,未來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措施,帶領整體行業發展智能化轉型,促進「智慧港口」建設。   數字化港口不但可以推進航運業向高增值方向發展,如能配合香港全球第二大海事保賠保險中心、第四大船舶註冊處及第五高的航運加注能力等固有優勢,可以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外高端航運人才進入行業,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訓,為航運業發展提供人力保障。   [...]

企業策略

知識產權商品化 助拓中小企融資 港定位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為推動香港發展知識產權商品化(IP Commercialisation),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日前(11日)於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辦「知識產權商品化—策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啟動禮,由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發表《區域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初步研究分享。他在會上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其中包括發展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他建議本港業界在市場進行知識產權貿易及將知識產權商品化,從而充分利用知識產權資產的潛力。 港大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學者:港定位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鄧希煒認為,定位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除加強發揮亞太區內保護知識產權的功用外,更可協助不同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貿易,知識產權擁有人可藉出售、購入、授權及合作研究等不同方式,在市場進行知識產權貿易及將知識產權商品化。 國家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香港近年也有卓越的科研成果,加上政府提倡香港再工業化,鄧希煒認為,上述均為香港推動知識產權商品化的重要因素。香港在研發、設計、創新方面享有良好聲譽,不少中小企業一直以科研成果商品化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同時,特區政府努力提倡再工業化,工商業界各個持份者在再工業化的大環境中,公司競爭力獲得提升,各個企業了解到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價值,並對於知識產權及專利加以投資,提升產業以及香港工商業界的信心及地位。 鄧希煒又以內地及新加坡對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工作為案例指出,兩地區在知識產權商品化方面的成果及經驗,可作為香港的借鑒。企業獲得當地對知識產權商品化的補貼,加上公營及私營機構的主動合作,將知識產權商品化的風險大幅降低;在成熟的信用評估系統及IP交易平台的支援下,當地的中小企業能以無形資產(即各項知識產權)作為抵押品,成為區內的全新融資方式。 延伸閱讀:生產力局助建智能生產線 促傳統工業升級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