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地產
阿里傳70億洽購商廈 中資科企擴張 帶動需求
地產
2025.09.30
阿里傳70億洽購商廈 中資科企擴張 帶動需求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近日市場傳出阿里巴巴斥資約70億元,洽購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最頂13層樓面,涉及面積約27萬平方呎,若交易落實,將成為近年最大額商廈買賣。這一動向不僅反映中資科企對香港市場的長期信心,更為疲軟多年的商廈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事實上,近期市場接連錄得大手成交,如港交所早前以63億元購入中環交易廣場多層樓面,以及李寧去年22億元收購北角港匯東全幢作總部,均顯示企業趁價格回調積極入市。筆者認為,阿里是次洽購的港島壹號中心為臨海全新甲廈,除長遠自用外,更可能獲得大廈命名權及天台廣告位,有助提升企業形象。這種「買樓自用」的策略,既節省長期租金成本,亦標誌著企業對香港業務前景的肯定。

阿里巴巴此次行動並非個別例子。例如京東收購沙田石門工廈及佳寶超市業務,美圖創辦人蔡文勝斥資14億元購入兩幢商廈發展Web3創業中心,以及小紅書進駐時代廣場設立辦公室。這些案例反映內地科企視香港為國際化跳板,並透過購置物業鞏實業務基礎。隨著更多中資企業來港設立區域總部,商廈需求有望進一步獲得支持。

近期外資及中資機構的大手交易顯示需求正在回暖,同時亦反映國際企業對香港核心區寫字樓的興趣未減。與此同時,怡和系接連出售核心辦公樓資產(包括是次港島壹號中心及早前交易廣場樓面),套現逾130億元,可能預示部分傳統財團正調整資產組合,而中資及機構買家則趁低吸納優質物業。這類交易亦向市場傳遞明確信號:跨國企業仍視香港為重要戰略據點,並願意以實際投資為本地房地產市場「撐場」。

阿里今次行動既是企業自身擴張的需要,亦顯示企業趁低吸納的智慧。隨著中資科企持續在港佈局,或將重塑寫字樓市場的供需生態。

撰文: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