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股席捲全球的生活方式革命正在展開,其核心便是人們對情感健康的深刻追求。消費者所關注的,不再僅限於傳統的生理健康,更擴展至精神愉悅、情緒價值及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在這股浪潮下,許多傳統行業迎來了被重新定義的契機,其中,「嗅覺經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香氣,不再是單純的社交點綴或奢侈品,而是演化為療癒心靈、營造個人空間、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媒介。
Venue sponsor Island Shangri-La
穎通控股董事會主席及集團創辦人劉鉅榮。
作為大中華區國際香水品牌代理的翹楚,穎通控股(Eternal Beauty Holdings Limited)的發展軌跡,正是這場變革的縮影與引領者。從創辦人劉鉅榮四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跨界嘗試,到今天構築起一個覆蓋全渠道的「香水及美妝王國」,穎通的成功並非偶然。它不僅在於精準捕捉了市場的每一次脈動,更在於其前瞻性地將「嗅覺」與「生活品質」無縫連結,為以「情緒健康」為核心的嗅覺經濟,寫下了全新的註解。
穎通的傳奇,始於劉鉅榮在航空業累積的國際視野。長達十六年的航空生涯,讓他頻繁往返世界各地,極大地開闊了眼界。故事的轉捩點發生在一次巴黎的旅途中。當時,香水在香港仍未普及,僅有少數知名品牌為人所知。劉鉅榮偶然購買了一瓶當地的小眾品牌香水,一個念頭油然而生:既然香港市場缺乏這類產品,何不嘗試將其引入銷售?
憑著一股敢於嘗試的衝勁,他按圖索驥,竟直接找到了那家法國香水公司的辦公室。在坦誠地表明自己是航空業人士、但渴望開創一番事業後,對方出乎意料地欣然應允,並答應在收到匯款後發貨。回到香港後,劉鉅榮迅速成立了穎通的前身——「Eternal Trading Company」。首批三款香水共三千瓶,在幾乎沒有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僅用了三個月便銷售一空,利潤率更高達100%。這次初試啼聲的巨大成功,讓他確信這是一門大有可為的生意。
此後,他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中國內地。1987年,他率先將法國香水引入深圳,並迅速擴展至廣州。在廣州交易會的一次展銷中,他成功吸引了來自北京王府井百貨及上海第一百貨公司採購經理的注意,為正式進軍全國市場打開了大門。他憶述,當時內地普遍月薪僅五、六十元,而一瓶香水售價卻高達一百多元,相當於兩個月的工資。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但他卻看到了潛藏的巨大商機。「很多人都笑我,說在當地賣香水是不可能的。其實只是對方看不到,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ible),最重要是你多點去考察市場,你看到那個空間在哪裡,那個商機在哪裡。」結果,穎通成為首家將法國香水正式引入中國的公司,在北京的推廣活動甚至轟動全城,證明了他超前的商業判斷。
團隊是企業最核心的資產
如果說敏銳的洞察力是穎通的起點,那麼「以人為本」的理念,則是其長盛不衰的基石。劉鉅榮堅信,如果沒有優秀的員工,企業主根本無法獨力管理龐大的業務。尤其在開拓幅員遼闊的中國市場時,他深知單打獨鬥絕不可行。因此,他首先在上海物色了一位百貨公司化妝品部的經理,委以重任;在北京,也同樣找到了業內可靠的人才來建立團隊,通過中港兩地人才的合作,最終帶來了豐碩的回報。
穎通的核心資產,是一支經驗豐富且結構均衡的團隊,集團擁有眾多服務超過二十年的資深員工,他們對各地市場的運作規則與消費偏好有著深刻的理解,是公司重要的無形財富。與此同時,一批在公司工作了五到十年的中層管理者,構成了團隊的中堅力量。他們既熟悉公司的運作,也充滿了業務活力,確保了經驗的有效傳承。這種團隊結構的優勢,在應對內地複雜多變的營商環境時尤為突出。例如,當政府要求所有進口香水瓶身必須加貼中文標籤時,許多品牌方認為流程繁瑣,望而卻步。穎通的團隊則能高效協作,完成拆分包裝、加貼標籤、重新封裝等一系列工作。這種將額外的行政要求轉化為自身服務優勢的能力,體現了公司務實且「以人為本」的理念。
構築難以超越的商業護城河
從一片藍海中突圍,到成為行業巨擘,穎通依靠的是穩健務實的營運哲學。創業初期,劉鉅榮不惜花費六千港元(在兩萬元的註冊資本中佔比極高)購入一台IBM打字機,只為讓商業信函顯得專業、嚴謹,他認為這是取得合作方信任及建立企業信譽的第一步。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貫穿了企業發展的始終。
面對內地市場,他亦堅持兩大原則:守法經營與穩健財務。「我堅持一定要奉公守法,按照國家的規矩來做。」即便當年進口綜合稅率高達83.86%,經營極為困難,穎通也堅持依法納稅、為每件產品申請進口批文,這份堅持最終轉化為最堅固的護城河,讓許多試圖走捷徑的對手難以為繼。在財務上,他抱持著極為審慎的原則,堅持「有多少,做多少」,公司從未有過任何借貸,完全依靠自有資源穩步發展。
在供應鏈關係中,穎通早已超越了傳統代理商的角色,進化為與國際品牌共創價值的戰略夥伴。其合作模式建立在兩大基石之上:無可挑剔的商業信譽與深刻的市場洞察力。劉鉅榮也定下鐵律:「今日賬單到期,今日一定要繳付,一天都不可以遲。」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承諾,為穎通贏得了品牌方最寶貴的信任。
然而,穎通的價值遠不止於渠道,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以市場洞察驅動品牌創新,將國際品牌深度本土化的能力。面對歐美品牌進入亞洲市場時普遍存在的文化隔閡與消費者洞察盲區,穎通扮演了「文化轉譯者」與「市場共創者」的關鍵角色。它並非被動地接收產品,而是利用其深耕市場的優勢,主動為品牌方注入本土化基因,共同構建更貼合本地需求的產品敘事與市場策略。這一價值主張,在與某個國際知名香水品牌的合作中得到了經典印證。當年,劉鉅榮憑藉對市場潛力的精準預判,不僅力主該品牌為亞洲市場專門開發一款花香調香水,更以承諾包銷五萬瓶的決心,展現了超越單純建議、共擔風險的深度夥伴關係。
市場的反應證實了這一戰略的成功,該產品不僅在港澳及內地引爆熱潮,更席捲日韓,其魅力甚至超越了地域文化,在俄羅斯市場也意外登頂銷量冠軍。這正是穎通為品牌創造的核心價值,它不僅是銷售渠道的延伸,更是品牌本土化的催化劑。通過深度參與從概念到產品的創造過程,穎通幫助國際品牌構建起真正的本土化元素,從而贏得市場份額,建立起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
如今,穎通的業務核心正加速升級為一個以「生活風格」為導向的品牌矩陣 (Brand Matrix), 業務橫跨香水 (PERFUMES)、眼鏡 (EYEWEAR)、護膚 (SKINCARE)、彩妝 (COLOR COSMETICS)、家居香氛 (HOME FRAGRANCE) 與個人護理 (PERSONAL CARE) 六大領域,並同步深化自營品牌「Santa Monica」的市場根基。這一轉變的背後,是對消費趨勢的敏銳洞察。劉鉅榮指出,特別是家居香氛等品類,其銷售渠道早已溢出傳統專櫃,滲透到傢俱店、生活方式集合店乃至潮流IP的跨界合作中,開闢了全新的消費場景。依循此脈絡,穎通旗下產品的定位也隨之提升,不再是單純的「美妝」用品,而是能夠介入並改善生活品質的「生活風格單品」。其最終目標,是觸達消費者更深層次的「情緒健康」需求,將商業價值建立在人文關懷之上。
同時,他指出二、三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巨大,反而一線城市已漸趨飽和。穎通的策略也隨之調整,計劃在內地設立生產線,推出更具價格競爭力的產品,以適應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因為在「情緒健康」的浪潮下,嗅覺產品已成為提升生活品質與精神福祉的關鍵一環。劉鉅榮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穎通專注經營的,都是滿足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需求的必需品。
穎通控股執行董事劉頴賢。
穎通控股正迎來管理格局的全面升級,執行董事劉頴賢 (Wendy Lau) 與首席執行官林荊 (Chole Lam) 作為領導核心,攜手推動各業務協同發展。憑藉在國際資本市場與跨國企業管理領域逾二十年的歷練,劉頴賢為穎通控股注入了全球化的視野與現代企業的管治思維,她擅長在創新與穩健之間取得精準平衡,在集團內部同時扮演著「創意催化劑」與「風險守門人」的雙重角色,確保所有前瞻性的戰略構想,都能在嚴謹的風險控制下穩步推進。她將穎通從一家依賴經驗驅動的企業,升級為由嚴謹制度與清晰戰略引導的現代化組織。並構建一個更具韌性、符合未來趨勢的商業版圖,以此為基石,將穎通的影響力從大中華區穩步延伸至全球舞台。
深化戰略架構 引領大中華區持續發展
劉頴賢為穎通確立了雙重核心使命:既要成為國際品牌走進中國的重要橋樑,更要以「行業領航者」(Industry Leader) 的角色推動市場規則。「最初我認為香水市場主要由國際品牌主導,但消費升級與個性化需求的增長,正在推動本土文化與情感共鳴成為新驅動力。『場景體驗』與『本土創新』是未來的關鍵。」穎通定位已不再是單純渠道,而是兼具戰略導向與行業引領的合作平台。憑藉前瞻部署,集團能確保品牌不僅進入市場,更能在藍海中持續增長。
穎通已建立起廣度與深度兼備的市場觸角,同時與Hermès、Van Cleef & Arpels、Chopard、Albion及Laura Mercier等七十二個國際知名品牌共同建立多元化品牌矩陣。能夠以精準模型預測市場需求與趨勢,讓決策與營運更加高效穩健。香港市場則承擔著戰略決策與品牌策源的角色,不僅是全球趨勢的「戰略橋樑」,更是頂層設計和形象塑造的核心基地。內地的規模效應與香港的國際化視野相互補位,共同驅動出一套獨特的「雙引擎體系」,成為穎通持續創造高回報與行業領先地位的關鍵優勢。
自營品牌到構築行業生態
在鞏固品牌營運業務的同時,劉頴賢更將目光投向了構建屬於穎通自營的品牌資產。她對自營品牌「Santa Monica」的規劃,要將其打造成一個貫穿多元場景的「生活美學品牌」,標誌着集團由「銷售產品」轉向「經營生活方式」的新階段,並將複製「Santa Monica」的成功模式至美妝和家居香氛領域,邁向多品牌、跨品類的生態佈局。
除了穎通自身的發展,劉頴賢更肩負起推動行業進步的使命。作為國際香氛協會主席,她致力於將前瞻性的市場洞察,轉化為整個產業的共享價值。在最近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香水節上,她發布了針對港澳市場的《香氛市場發展趨勢白皮書》,並指出了行業的核心轉變:「香氛產業正從『感官愉悅』邁向『情緒健康核心需求』的戰略轉型。」
數據顯示,高達86%的消費者將個人香水偏好延伸至生活空間,證明香氛已成為情感與健康的必需品;同時,70%的消費者偏好帶有香氛設計的商業空間,而實體店的嗅覺體驗(43%)已成為超越親友推薦和網絡評論的首要購買因素。這些洞察清晰地指向了「情緒健康」與「體驗式消費」的巨大市場潛力。從發布權威報告,到提供落地支持,再到引領自身實踐,穎通正攜手所有合作夥伴,共同引領香氛產業邁向一個全新的「情緒健康新時代」。
自1999年加入集團,林荊(Chole)便是穎通在中國市場航程中最核心的領航者。她不僅是中國香水市場從啟蒙到爆發的親歷者,更是穎通如今龐大商業版圖的總設計師。面對複雜多變的中國市場,她以「動態品牌矩陣」為盾,以「全渠道深度覆蓋」為矛,成功為集團構建了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並正致力於將穎通打造成連接全球香氛產業的關鍵樞紐。
林荊深諳,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擁有一個具備高度彈性的防禦體系。她為穎通打造的核心壁壘,正是一個覆蓋全客層、橫跨多品類的多元化品牌矩陣。
穎通控股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林荊。
「我們的策略核心,是以龐大的品牌組合來應對不同經濟週期的挑戰。」林荊分析道。穎通的品牌庫中,既有如Coach、Anna Sui等觸及廣泛年輕客群的輕奢香水,也有Hermès、Clive Christian這類服務高淨值人群的頂級香氛;既引進了擁有800多年歷史的Officina Profumo-Farmaceut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也吸納了新銳調香品牌。品類上,則從核心的香水帝國,延伸至ALBION、BABOR等高效護膚品牌及家居香氛領域。
這種多元佈局的戰略價值在於,無論宏觀經濟處於順風或逆風,穎通總能靈活調配資源,推出符合當下消費情緒的產品組合。事實證明,即使在近年零售市場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穎通的銷售額依舊保持了年均雙位數的穩健增長,同時實現了超過10%的淨利潤率,展現出強大的財務韌性。
從全網覆蓋到價值深化
如果說品牌矩陣是穎通的防禦工事,那麼其深度滲透的全渠道網絡,則是其攻城掠地的精銳部隊。穎通的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超過8,000個銷售點,並擁有逾200萬的高質量會員。從高端百貨專櫃,到絲芙蘭(SEPHORA)、話梅(HARMAY)等新興美妝集合店,再到覆蓋主流平台的自營電商團隊,穎通建立了強大的市場控制力與規模效應。
如今,林荊正推動渠道策略從「規模擴張」向「價值深化」轉變。其核心抓手,便是集團的自有零售品牌「Perfume Box拾氛氣盒」。「『Perfume Box拾氛氣盒』的目標,是填補市場上高端香氛體驗目的地的空白。」透過「三年百店計劃」與策略性併購,「Perfume Box拾氛氣盒」不僅是新的增長引擎,更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生態系統。其線下門店的銷售數據能實時反饋至供應鏈,用以優化產品結構與庫存,形成體驗與效率的雙軌驅動。
從中國市場到全球舞台
展望未來,林荊為穎通設定了更宏大的戰略目標——成為一個「雙向賦能」的全球化平台。 第一重循環是「引進來」。憑藉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穎通不僅是國際品牌的代理商,更是其「本土化合夥人」。集團主導的The MCM Collection香水系列,從產品概念到市場營銷均由穎通反向輸出給全球合作方,成為品牌本土化創新的經典案例。
第二重循環則是「走出去」。林荊強調,穎通這個平台,未來不僅要引進全球的優質品牌,更要帶領中國的品牌走向世界。集團將運用上市後的資源,孵化自營品牌如Santa Monica,並積極尋求收購具潛力的本土品牌,利用自身成熟的國際網絡,助其成功出海。
從一個成功的品牌代理商,到一個具備抗週期能力的品牌營運集團,再到一個連接中西、雙向賦能的產業平台,林荊正帶領穎通,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中,走出了一條獨特且充滿想像力的增長路徑。
穎通控股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朱維馴。
自2010年出任穎通財務總監,並於2013年委任為首席財務官,朱維馴(Vincent)在董事會主席劉鉅榮充分授權下,主導集團財務體系革新至全域數碼化轉型,成為驅動業務躍升的核心引擎。其構建的財務治理框架與資本策略藍圖,在今年6月達到成效——穎通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集資逾十一億港元,奠定集團跨週期發展的戰略資本基礎。集團近年資本效率顯著提升,股本回報率從2023年的 33% 提升至2024年的 41.5%,2025年穩定在 39.5%,反映股東權益的盈利能力持續強勁。
擁有審計背景的朱維馴,當加入正值年增長率逾20%的穎通時,首要任務是重塑財務管理體系。「高速擴張需匹配系統化管控,我主導重建財務、倉儲及零售管理系統,實現全鏈條數碼化。」他強調此舉奠基於主席劉鉅榮的前瞻視野:早在同業之先部署CRM系統,掌握客戶數據資產——這對零售企業的價值鏈整合至關重要。
數碼化轉型直接推動運營效率提升,庫存周轉天數從2023年的約179天優化至2025年的159天,資產周轉效率提升11%。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比率從 2023年的 0.39 提升至2025年的 0.48,現金流對短期債務的覆蓋能力增強,財務彈性顯著提高。
明確資本配置 構築多重增長曲線
在朱維馴的推動下,穎通財務體質健全,全面數碼化轉型更為集團注入強勁動能,集團近年的淨利率始終穩定在 10.2% 至 11.1% 之間(2025年為 10.9%),仍錄得高單位數增長,前景備受看好,這為資本配置提供了堅實基礎。他明確提出集團於今年月主板上市所籌得的資金將投入三大戰略方向:積極發展自營品牌Santa Monica,並規劃推出更多全新自有品牌;產品線將超越眼鏡與香水,拓展至家居香氛及其他創新品類;同時資金也將用於品牌併購、強化分銷網絡,以及在中國內地持續擴張「Perfume Box拾氛氣盒」實體門店。
這些投資並非盲目佈局,而是基於清晰的回報預期,結合自有品牌約 45% 的毛利率與門店擴張的規模效應。他強調,要實現穎通的長遠擴張,不能僅依靠上市募集資金,更需結合日常營運所生成的收益,並靈活引入其他策略性資金,以此奠定多元增長的基礎與動能。
朱維馴強調穎通建構了三重資源引擎:上市資金用於戰略性擴張、經營現金流支撐穩健營運、策略融資作為彈性資源儲備,三軌並行形成可持續的資源池。這一多重資本策略,成為集團實現長期價值創造與跨維度增長的扎實根基。
精準運用資本 為宏大藍圖注入動力
穎通上市時明確訂立不低於50%的年度派息比率,朱維馴解釋,集團經營的是品牌資產,現金流具抗週期特質。穩定性增長允許集團以高股息回饋長期股東,形成正向循環。2025年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 2.56億元,現金股息覆蓋率達2倍,為派息承諾提供強勁支撐。公司攻守兼備,在開拓新項目的同時也強調注重與之前項目之間的平衡關係。「除資本注入,更帶來產業網絡槓桿。穎通近半世紀積累的全球供應鏈與市值基礎(現約三十億港元),將在資源協同下持續釋放複利效應。」
面對2032年全球香氛市場預估突破3,100億美元的機遇,朱維馴表示,除鞏固香氛主業,資金將支持跨品類擴張至護膚、美妝領域,透過精準資本開支與收益再投資,穎通已構建穿越週期的增長模型。從財務指標看,集團總資產回報率從2023年的16% 提升至2025年的18.8%,資產利用效率持續優化,為長期投資回報提供穩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