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企業專訪封面故事
朱鼎健攜手朱鼎耀 譜寫觀瀾湖文旅新篇章
企業專訪封面故事
編輯精選
2025.11.06
朱鼎健攜手朱鼎耀 譜寫觀瀾湖文旅新篇章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在深圳與東莞的交界處,觀瀾湖的面貌與30年前大相徑庭。它從一個單一的高爾夫,演變為一個年客流量高達千萬級別,集運動、文創、商業與旅遊於一體的多元化綜合度假區。一邊廂,週末家庭遊客帶來熱鬧氣氛;另一邊廂,果嶺的靜謐依然如昔,相映成趣,滿足了不同遊客的需求。這一經營模式上的根本性轉變,正是由朱氏家族的第二代經營者朱鼎健(Ken)與朱鼎耀(Tenniel)兄弟所主導。他們從已故創辦人、父親朱樹豪博士手中接過的,不僅是「世界第一大高爾夫球會」的輝煌基業,更是一份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為企業開闢新路的艱鉅任務。為此,兩人分工明確:兄長朱鼎健如「規劃師」與「建築師」,負責制定集團的長遠戰略與發展方向;弟弟朱鼎耀則似「結構工程師」,專注於將每一個構想穩健地付諸實行。遂令觀瀾湖成為一個家族企業的傳承與創新,更展示了香港企業如何融入內地的發展脈絡。

撰文 端木雅 攝影 張展銳

如今的觀瀾湖,不僅是港資企業在內地的領軍文旅品牌,更是一個代表香港精神的「超級品牌」,通過舉辦過百場國際賽事、發展體育、文化與旅遊產業,向世界展示香港企業的創新品質,傳播香港聲音。對此,朱鼎健強調:「觀瀾湖一直都在利用體育這個世界通行的語言來講好中國故事,通過長期、穩定、高質量的合作向國際證明,中國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舉辦賽事,體育是外殼,文化是內核。我們希望讓世界看到,今日的中國,是一個擁有高度專業精神、尊重國際規則、並致力於為全球民眾創造高品質生活體驗的國家。」

當全球高爾夫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中國南海之濱,11月的陽光正溫暖地灑在深圳觀瀾湖起伏的果嶺上。一場匯集了世界頂級女子高爾夫球手的盛事:阿美中國錦標賽(Aramco China Championship )的年度總決賽在此拉開帷幕。這場賽事的落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註腳,國際主辦方在見證了去年中國站的成功運營後,毅然決定將總決賽從原定國家移師至觀瀾湖。這一決策,體現了對觀瀾湖世界級設施與運營能力的認可,而再次有國際級賽事舉行,就像是一面棱鏡,折射出這片土地30年來的滄桑巨變。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沉睡的連綿荒山,位於當時被視為「特區邊緣」的深圳與東莞交界地帶。如今,它已蛻變為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第一大高爾夫球會」,擁有12個18洞球場(共216洞),佔地20平方公里。加上海南觀瀾湖的20平方公里,整個觀瀾湖的版圖相當於半個香港島。現今的觀瀾湖,是一個集體育、文旅、商業、教育、康養於一體的龐大產業板塊集群,年客流量高達2,000萬人次。

這場宏大變革的背後,是一個關於傳承與革新的雙重變奏。第一代創業者、已故的朱樹豪博士,以拓荒者的姿態,為一幅宏偉的畫卷擘畫了藍圖,譜寫了樂章;而他的兩位兒子,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與副主席朱鼎耀,則接過了父親的畫筆,以「持續創業者」的身份,將這首樂曲演繹出更為豐富與多元的當代和聲。

要理解今天的觀瀾湖,必須將時光回溯至1992年。那是一個國家在尋求突破與變革的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捲南中國,渴望與世界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當年在商界卓有成就的香港企業家朱樹豪,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費解的決定:他來到深圳與東莞交界處,一片當時連水電都不通的荒蕪之地,宣佈要在此建造一個世界級的高爾夫度假村。

alt not available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觀瀾湖的戰略價值愈發凸顯,成為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

alt not available

alt not available

從「體育外交」到世界第一

在當時的環境下,高爾夫被許多人視為遙不可及的「貴族運動」。要在荒山上投入巨資興建球場,無異於一場豪賭。但朱樹豪的視野遠超於此。他看到的並非僅是一項運動,而是一種國際通行的商業與社交語言,一座可以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他的核心理念,後來被總結為樸素而有力的八個字:「築巢引鳳,以體引商」。這份膽識與魄力,或許也源於他骨子裡「愛拼才會贏」的潮州人基因。他相信,通過舉辦頂級國際賽事,可以吸引全球的目光,讓世界的商界精英、文體巨星來到中國,親眼看看這裡的變化,從而帶來投資、帶來合作、帶來理解。用體育賽事作為一扇視窗,把中國發展的成就展示給世界。這是一種極具前瞻性的「體育外交」構想。

從土地平整、管線鋪設,到從海外引進專業的草種、球場設計師和管理人才,每一步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朱樹豪事必躬親,將全部心力傾注於這片土地。他的遠見很快得到了回報。1995年,第41屆高爾夫世界盃在剛剛落成的觀瀾湖舉行。這項有「高爾夫奧林匹克」之稱的頂級賽事終於首次來到中國。當弗雷德·卡波斯(Fred Couples)和戴維斯·洛夫三世(Davis Love III)代表美國隊捧起冠軍獎盃時,全世界超過6億的電視觀眾,不僅看到了一場精彩的比賽,更透過鏡頭,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煥然一新的面貌,以及一個具備國際標準現代化的觀瀾湖風采。

這次賽事的成功,一舉奠定了觀瀾湖在國際高爾夫界的地位。此後,觀瀾湖幾乎成為國際頂級賽事進入中國的首選之地。從泰格·伍茲(Tiger Woods)到格雷格·諾曼(Greg Norman),無數高球巨星都曾在此留下足跡。觀瀾湖也藉此不斷擴張,橫跨深圳、東莞兩地,最終建成12個由不同傳奇巨星設計的18洞球場,共計216洞,形成了氣勢磅礴的規模,並在2004年被健力士世界紀錄組織認證為「世界第一大高爾夫球會」。朱樹豪博士的拓荒,為觀瀾湖的傳奇寫下了濃墨重彩的開篇。

「Golf & More」戰略 單一邁向多元

然而,當朱鼎健與朱鼎耀兄弟從父親手中接過權杖時,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命題。一方面,父親留下的事業版圖已是成就卓著;另一方面,中國社會的消費結構與休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朱鼎健回憶:「我們從一開始就達成了共識:創業難,守業更難,如果只是守著父親留下的輝煌,那必然會走向衰退。對父親最好的傳承,不是墨守成規,而是以『持續創業』的精神,為觀瀾湖這艘大船開闢新的航道。」

觀瀾湖的發展由此進入一個新階段,其核心戰略被清晰地定義為「Golf & More」。「我們意識到,時代變了。單純依靠金字塔尖的高爾夫愛好者,商業模式的天花板清晰可見。我們必須主動求變,將觀瀾湖的客群從『小眾』擴展到『大眾』,尤其是追求高品質休閒體驗的家庭遊客。這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 朱鼎耀補充,二人要做的,是將觀瀾湖從一個「高爾夫目的地」,轉變為一個適合幾代同堂的「綜合休閒旅遊目的地」。

為此,他們開始在球場的邊界之外,開闢出全新的天地。大型的現代商業綜合體應運而生,但其內核並非傳統的零售,而是圍繞家庭休閒與社交體驗來構建。引入了國際潮流酒店品牌,構建起集購物、娛樂、文創於一體的現代生活空間。同時,大片的綠地被改造為面向公眾的生態體育公園,增設了豐富的親子遊樂與戶外拓展項目,讓不打高爾夫的家庭成員,特別是孩子們,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此外,還引入了國際化的教育資源,為整個社區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一系列舉措的成效,很快便清晰地顯現出來。度假區的氛圍發生了質的變化,除了曾經以商務人士和專業球手為主的場景,更多出了週末和節假日時隨處可見的家庭歡聲笑語。觀瀾湖的客源結構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年客流量從過去的百萬人次級別躍升至千萬級別,成功完成了從服務小眾到擁抱大眾的戰略進化。

alt not available

對於觀瀾湖的發展,兩人分工明確,兄長朱鼎健(左)如「規劃師」與「建築師」,負責制定集團的長遠戰略與發展方向;弟弟朱鼎耀(右)則似「結構工程師」,專注於將每一個構想穩健地付諸實行。

把握國家戰略開拓海南市場

如果說深圳、東莞的發展是「存量改革」,那麼在海南的佈局,則是兄弟二人開闢的全新「增量市場」。「當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時,我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深圳和東莞的發展是我們在現有基礎上的『存量改革』,而海南則是一片全新的『增量市場』,讓我們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繪製更符合未來趨勢的藍圖。」2007年,觀瀾湖將產業的版圖延伸至中國的熱帶寶島海南,兄弟二人決定在這一片由萬年火山熔岩形成的石漠地上,升級觀瀾湖模式。

海南觀瀾湖的規劃,從一開始就超越了深圳的「Golf & More」。它被定位為一個集運動、賽事、養生、文娛、商務、地產、會展、教育於一體的國際化旅遊度假區。這裡不僅有10個火山岩高爾夫球場,更充分利用了當地獨特的地理與文化資源。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與著名導演馮小剛合作打造的「觀瀾湖·馮小剛電影公社」。這個項目並非簡單的影視拍攝基地,而是一個集實景旅遊、實體商業、影視拍攝三位一體的大型電影主題景區,呈現出二十世紀百年間中國城市街區的光采變遷。它還將《一九四二》、《芳華》、《非誠勿擾3》等電影中的場景真實還原,遊客可以穿梭於民國時期的街道、社會主義時期的廠區,體驗一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受。電影公社迅速成為海南的文化新地標,為觀瀾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非高爾夫客流,也成功地將文化IP轉化為旅遊吸引力。

此外,海南觀瀾湖還建成了高端酒店群,以及整合了全球五大洲風格的火山岩礦溫泉,為遊客提供多樣化的住宿與康養選擇。「後疫情時代,全民的健康意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加上已有的設施,讓我們看到了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巨大潛力。我們希望將『養生』打造成海南觀瀾湖的另一張王牌。」 朱氏兄弟異口同聲的說。

事實上,海南具備獨一無二的優勢,它是中國百歲老人最集中的地區,PM2.5指數亦為全國最低,是天然的「養生聖地」。藉著自貿港政策,海南正加速佈局大健康產業。由政府推動的千床頂級醫院和研發中心正在建設中,同時,政策開放引進國際醫生與前沿藥品,為打造高端醫療服務創造了條件。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觀瀾湖的戰略價值愈發凸顯,成為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

建築師與工程師的互補

如果說觀瀾湖龐大的產業佈局是其硬實力,那麼兄弟之間默契無間的配合,則是驅動這艘巨輪平穩前行的軟實力與核心動力。外界常常好奇,這對共同執掌龐大企業帝國的兄弟,是如何分工與協作的。「我常常說,我更像一個著重宏觀策略的建築師,負責思考和規劃集團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藍圖,提出方向性的構想。而Tenniel,則像一位精密的結構工程師,他會仔細評估我的每一個構想,從操作層面分析其可行性,並帶領團隊計算成本效益,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安全、高效、高質量地落地執行。」

這種「建築師+工程師」的組合,形成了一種完美的互補。一位把握宏觀方向,一位處理微觀執行,即使有觀點碰撞,也能在坦誠的探討中,迅速找到兼顧理想與現實的最佳路徑。這份默契,源自他們從小一同成長的經歷,更源自根植於血脈的文化認同。「父親一直向我們灌輸一個觀念:兄弟一定要團結,要一條心。這種對家庭凝聚力的重視,可以說是深植在我們潮州人文化裡的基因。這也是我們能夠共同駕馭複雜事業,而從未產生內耗的最穩固基石。」朱鼎耀表示,這與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談及父親朱樹豪,兄弟倆的言語中充滿了難以掩飾的敬意與孺慕之情。他們深知,父親的傳奇色彩既是榮耀也是一種無形的重擔。「我們從未想過要去『超越』父親,因為他的藍圖太宏大了,但他沒有足夠時間去完成這幅圖畫。我們的使命,就是接過他手中的畫筆,用我們這一代的知識、視野,去延續它,完成它。傳承是責任,發揚是使命。一直以來,父親都是一名堅定的愛國愛港企業家,熱愛體育事業並做到了世界頂級。同時,他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事業,更是一份精神標桿,那份「必須要做,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企業家精神。我們要做的,就是接過接力棒,把父親的藍圖延續並持續開拓發展。」 朱鼎健認為,他們將父親「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夢想進行了延伸,不只讓世界了解中國,更要為中國的廣大民眾,創造3H(Healthy,Happy,Harmonious)「健康、快樂、和諧」的美好生活體驗。從服務少數高爾夫人群,到擁抱數千萬家庭遊客;這一根本性的轉變,正是他們用新時代的筆觸,為父親的宏偉畫卷添上嶄新的篇章。

alt not available

無數知名運動員都曾在觀瀾湖留下足跡,包括已故籃球巨星高比·拜仁 (Kobe Bryant)及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Tiger Woods)。

alt not available

向世界傳遞香港核心價值

從朱樹豪時代的「體育外交」,到兄弟主導的多元化發展,觀瀾湖始終扮演著「超級聯繫人」這個獨特的角色。「這正是植根於香港的企業在內地發展的獨特價值所在。我們作為香港企業,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既了解內地市場的運作和文化,又熟悉國際商業規則和語言。這讓我們在引進國際頂級資源時,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備受信賴的橋樑。」

朱鼎健指出,這種「聯繫人」的角色,遠不止是簡單的場地提供方,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與價值共創。他們與NBA合作,並非僅僅掛牌,而是將原汁原味的青訓體系引入中國;與西甲豪門巴塞隆拿足球隊的合作,是將巴薩聞名世界的拉瑪西亞青訓理念與教學方法,完整地帶到中國。通過這些合作,觀瀾湖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產業內容,更重要的是,它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觀瀾湖所以做到世界之最,亦都是宣傳著一種香港精神,香港品牌,和傳遞著一種香港價值。 它所代表的專業主義、國際視野、對合約精神的尊重以及高效的執行力,正是香港精神最核心的內涵。它向世界證明了,香港企業家在國家發展的大局中,能夠扮演不可或缺的、充滿活力的獨特角色,將國際最高標準的理念與服務,與中國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完美結合,創造出「1+1>2」的巨大價值。「觀瀾湖始終以『香港品牌』為榮。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我們一直要求自己努力成為習近平主席對香港人提出的『四個更加積極主動』 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成為中國聲音的傳播者。」

從文旅到創建大健康生態

在觀瀾湖集團的宏偉藍圖中,一個由八大產業構成的生態系統正日漸清晰。由體育、文旅、酒店、商業、教育、康養、地產、會展組成的八大產業,如同一組精密聯動的齒輪,彼此賦能,形成閉環。

體育賽事和文旅項目負責吸引人流,是流量的入口;酒店和商業綜合體負責承接這些流量,將其轉化為消費,實現商業價值;而國際教育、綠色生態等,則負責提升整個社區的配套品質與長遠價值,吸引旅客在此長期居住。在這八大產業中,「大健康」與「康養」,是朱氏兄弟眼中最具潛力、也最符合未來社會需求的藍海。

隨著「健康中國」成為國家戰略,二人意識到,觀瀾湖獨特的環境資源與產業基礎,使其在發展大健康產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希望將休閒度假功能與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深度結合,開闢「度假式康養」的新賽道。這個構想,不僅為觀瀾湖的產業生態鏈補上了關鍵的一環,也使其「為人們創造健康、快樂生活」的企業使命,有了更深層次、更具社會價值的實踐載體。

與此同時,觀瀾湖一直奉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並踐行到底。在「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是觀瀾湖的核心DNA,即便是涉及到商業決策,環保也是需要首先考慮的前置條件。無論是在深圳東莞開發荒山野嶺,還是在海南修復廢棄灘塗,保護生態文明建設都是觀瀾湖唯一無二的選擇。因此,朱鼎健提出了3P(Profit,People,Planet)的概念,這也成為了觀瀾湖獨有的品牌價值。「我們在進行大型土地修復工程時,會首要考慮當地的民生和就業,這就讓片區具備了新的生命力,和我們一起共融發展,並一起去保護共同開發出來的『綠水青山」。這才是最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從深圳邊陲的一片荒山,到橫跨粵港瓊三地、影響數千萬人的國際文旅地標,觀瀾湖30年的發展史,既是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歷程的生動縮影,也是香港企業家精神在內地開花結果的經典範例。「最好的傳承,不是對過去的簡單複製,而是在深刻理解核心精神的基礎上,帶著敬意與使命感,與時代同頻共振。我們希望將前人的藍圖繪製得更加壯麗輝煌,不僅為中國,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健康、快樂、和諧』的美好體驗。」

朱鼎健相信,觀瀾湖已具備將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與管理經驗向海外市場輸出的能力,這不僅是將一個商業品牌國際化,更是將一種源自中國、融合了香港價值的現代生活方式,帶向更廣闊的舞台。觀瀾湖下一篇章,不僅根植中國,更放眼全球,無疑將更加宏闊,也更值得期待。

alt not available

現今的觀瀾湖,是一個集體育、文旅、商業、教育、康養於一體的龐大產業板塊集群,年客流量高達2,000萬人次。

alt not available

「觀瀾湖·馮小剛電影公社」,是集實景旅遊、實體商業、影視拍攝三位一體的大型電影主題景區。

alt not available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