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企業專訪企業策略
仁安醫院 從品質到信賴鑄就香港私營醫療典範
企業專訪企業策略
2025.07.30
仁安醫院 從品質到信賴鑄就香港私營醫療典範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在香港,一間私營醫院要贏得市民的信賴,依靠的絕非僅是先進儀器或華麗裝潢,而是日積月累的醫療品質、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以及對社會的深厚承擔。踏入30周年的仁安醫院,正是憑藉這份堅持,從新界東一間地區性醫院,發展成為香港私營醫療界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典範。

仁安的發展並非偶然,其成功植根於對醫療品質的極致追求、對科技創新的審慎部署,以及對專業文化的長期孕育。在制度建設、服務創新與醫療文化等多個層面持續深耕,讓仁安展現出一間私營醫療機構難能可貴的全面實力,並在香港獨特的雙軌醫療制度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以制度為基石:國際認證下的品質內化

醫療服務的品質與安全,是醫院的生命線。仁安自創院之初,便將建立一套嚴謹而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視為核心。早在1999年,仁安已成為全港首間獲得ISO 9002品質認證的私家醫院,更難得的是,在審核過程中無「需改良項目」,這在業界可謂一項標誌性的成就。 這份成就並非一蹴可幾,仁安醫院副院長陳力元教授解釋,其背後是一套行之有效且不斷自我完善的內部監管機制。「我們設有一個跨部門的內部審查機制,每年定期進行。這並非為了互相批判,而是以建設性的角度,共同找出可以進步的空間。」他續指,醫院內部的服務質素管理及訓練部(QAT)會帶領不同部門的同事,例如會計部與感染控制護士,一同審核人事部或餐廳的運作,確保所有流程均符合標準,並持續優化。這種制度化的自省文化,讓追求卓越成為了醫院的日常。

除了ISO認證,仁安亦獲得澳洲國際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CHSI)頒發的認證,當中多達17個項目被評為「優異」級別,其標準已超越許多國際知名醫院。陳教授強調:「這些國際認證機構會定期派專家審視醫院運作,從標準流程、內部審查到病人溝通渠道,無一不包。他們亦會引入如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等新指標,促使我們與時並進。」在仁安,國際標準並非束縛,而已內化為醫院文化的一部分,為病人提供最堅實的信心保證。

以創新為引擎:審慎而精準的科技應用

雖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原來醫療產業在採納新科技的步伐,是異常審慎。「醫療產業在採納新科技方面相對較慢,原因很簡單:病人的安全與資料的私隱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底線。」陳教授坦言,早在2010年左右,仁安的資訊科技團隊已洞察先機,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了「無線移動護理信息系統」(Mobile Clinical Solution System)。這套系統將醫囑、派藥、樣本標籤等流程全面電子化,透過條碼掃描等方式,大大減低了因人手抄寫或核對可能出現的錯誤。「當時的想法很純粹,就是思考如何利用科技去減低人為錯誤。這個系統後來更獲得了業界獎項,證明了我們當年的前瞻性。」

面對近年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仁安同樣採取「穩步慢行」的策略。「我們不會是第一個使用者,因為先行者未必有好處。我們必須確保技術成熟、安全,且真正能為病人帶來裨益。」目前,仁安已在數個領域策略性地應用AI,例如藥房利用AI系統輔助辨識及點算藥物,確保派藥準確無誤;腫瘤科則引入能模擬病人呼吸的AI系統,使電療的定位更為精準。

在手術方面,機械人輔助技術已應用於骨科的關節置換手術中。「以髖關節置換為例,機械臂能根據術前規劃的電腦掃描影像,一步到位地進行精準切割,大大縮短手術時間和流血量,對病人益處甚多。」醫院新建的大型手術室已為引入更先進的機械人手術系統預留了空間,但最終決定權並非由上而下,而是與醫生團隊共同商議。

以社會為己任:雙軌制度下的積極承擔者

作為香港雙軌醫療制度下的重要一員,仁安從未忘記其社會責任。陳教授指出,香港的私營醫療很大程度上依賴保險業支持,但仁安的角色遠不止於此。「我們希望在公私營協作上盡一分力,這是一種社會使命。」

仁安的急症門診中心,是全港首間獲衞生署認可的私營急症室,其每日的求診量接近威爾斯親王醫院的一半,有效紓緩了公營急症室的沉重壓力。此外,仁安積極參與政府的各項協作計劃,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甚至虧本的方式,承接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的個案,涵蓋白內障手術及大腸鏡檢查等。

陳教授舉例說:「在大腸癌篩查計劃中,我們為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的市民提供近乎免費的大腸鏡檢查。政府只支付一個固定價錢,但若病人的瘜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我們需要動用更多儀器和物料,這些額外成本都由醫院自行承擔。我們將此視為一種社會服務,拉上補下,義不容辭。」在新冠疫情期間,仁安更承擔了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營運工作,全力支援政府的防疫大局。這些行動,充分體現了仁安作為私營醫療機構的責任與擔當。 從「信醫生」到「信醫院」的品牌願景 面對未來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仁安已規劃將病床數量逐步增至600張。然而,在陳教授心中,醫院的終極願景並非規模的擴張,而是希望引領一場病人求醫習慣的變革。「我一直有個心願,希望日後病人來看病,不再需要四處打聽『哪位醫生好』。他們來到仁安,就是因為信任這家醫院的品牌,相信我們會為他安排最合適的醫生和最好的治療方案。」陳教授坦言,要改變市民根深蒂固的求醫行為極其困難,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找到「最好」的醫生,這是人之常情。

「但我們可以透過長年累月積累的口碑、透明的制度和穩定的服務質素,去建立這種品牌信任。當病人相信醫院的整個體系時,他們便能安心地將健康交托給我們。」正如仁安的口號——「仁心、安心、貼您心」,這個願景,正是其服務精神的最終體現。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