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創博會預計吸引將約120 個參展商參展,當中包括來自香港、中國內地、歐美及亞太地區的建築科技企業。「內地在建造科技方面的進步一日千里,不少科技公司積極報名,將讓創博會生色不少。」鄭定寕提到,創博會設有海外參展區,期望讓本地業界借鑑外地發展,促進跨地域技術交流與合作,預期參觀人數將突破兩萬人次,把握內聯外通機遇,成為本地建造業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台。
創博會所展示之技術絕非鏡花水月,天馬行空,上屆創博會曾展示一個名為「5G 遙控天秤」的創新設備,展後大獲業界關注與採用。鄭定寕回憶:「傳統天秤駕駛員每日需花半小時攀爬至高處駕駛室,工作條件艱苦;而遙控技術可以令他們在舒適的冷氣環境中操作,大大改善工作環境,更避免高空工作的風險,這就是創新科技的實際價值。」
此成功案例說明,創博會有力將科技從理論概念轉化成至實踐應用,業界用家能於展會親身體驗創新裝備,並與供應商直接交流,促使技術廣泛應用。創博會一方面促進本地與內地及海外同業交流,鄭定寕亦強調,議會的職能不止於舉辦會議及展覽,更需擔當業界領頭羊角色,將創新知識傳遞至業界。科技落地,硬件以外,更重教育與訓練,讓業界人員得物而有所用。議會因應業界需求,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開辦新課程如油漆機械人訓練、焊接機械人操作等,協助工友升級轉型為專業的設備操作員。鄭定寕透露現時工人參與意願甚高,特別是年輕一代更樂於學習新科技,以傳統手藝為基礎,靠科技開闢出路。
預期今屆創博會將吸引超兩萬人次參觀。
為配合創科應用,政府於2018 年撥款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並由議會管理,支援建造業科技轉型。「建造業應用科技不能單靠意念,更需資金支持。」基金運作模式為「三部曲」:首先讓中小企「知道和見到科技」;其後提供訓練支援;最後提供資金補助。截至目前,基金已資助超過3,000 個項目,資助金額近17 億元,受惠中小企超過700 間。這一資助模式有效降低中小企科技應用的門檻,協助其試行創新方案,逐步建立自我投資能力,實現業務升級。
隨著「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支援持續擴大,科技應用在各類建造項目中日益普及。鄭定寕進一步舉例:「政府非常支持普及建造科技的應用,有不少項目都指定需要用上科技,例如泥水的批盪、油漆都採用機械人。」發展局主導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中,有行人天橋採用S960 超高強度鋼材,屬全球首例;而房委會亦於不同項目引入房屋建築機械人, 反映先進建築科技已由示範走向實際落地。
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已成為本地建造業的數碼轉型核心工具,應用範圍涵蓋設計、施工、項目管理及運維等多個層面。議會於十年前起即致力推廣業界採用BIM,鄭定寕稱:「現時幾乎沒有人不知道BIM 是甚麼,重點在於他們對採用此技術的程度。」因此,議會現時重點在於推動業界深化應用BIM,使其真正內化為項目管理工具。
至於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是將部分傳統施工流程轉移至工廠預製,再吊運至現場裝崁,不僅能縮短工期,亦有助提升品質與環保效益。「現在已經有幾十種組裝合成的建築方法,完成樓宇的建造。這種工業化生產模式標誌著本地建造業由現場施工邁向標準化與現代化。」
上屆創博會展示「5G遙控天秤」,備受業界關注。
除了三年一度的創博會,議會亦積極推動更具持續性、日常化的創科展示與教育平台,近期更於香港建造學院- 九龍灣院校設立「未來建造中心」(Centre for Future Construction, CFC),目標是透過五大主題區域,讓業界能夠「經常接觸和體驗最新技術」。其中,數碼分身(Digital Twin)技術是中心核心展示之一,結合設計、施工與運維模擬,讓用戶可在虛擬環境預覽各種設計變更對實際建造的影響。數碼分身亦可應用於施工場景模擬,例如預測起重機佈置、施工動線、碰撞風險等,鄭定寕表示此能提升工地佈局效率及降低安全風險,「當你給了指令去改變,例如柱樑拉長兩米,可以在數碼環境模擬,知道產生什麼效果,再決定是否執行。透過模擬運算,提升設計準確度與施工效率,減少錯誤與資源浪費。」
中心並設有270 度環形螢幕沉浸式空間,模擬工地環境,讓管理人員如同「身處無人機」上空,觀察工地佈局與潛在問題。另設AI展示區,教授業界如何透過人工智慧優化設計、自動化施工與提升物流效率。「我們嘗試用這樣的形式教導從業員怎樣使用AI 做設計、施工管理、運輸物流,甚至減省無謂時間的支出。這種沉浸式體驗不僅提升感官理解,更是決策支援的重要工具。透過預視未來施工場景,使用者能夠在開工前作出更準確的規劃決定,進一步減少施工風險與資源浪費。」
中心亦陳列安全智慧工地系統(Smart Site Safety System, 4S)裝置,可實時監測工地數據,減低風險。此外,機械人展區展示多款實體設備,包括機械臂、噴漆機械人、無人機等,讓參觀者能「看得見、摸得到」,切實理解技術運作與應用場景。
議會除推動技術應用外,亦透過年度獎項制度推動業界文化轉變,包括「建造業議會創新獎」、「建造業議會可持續建築大獎」、「建造業議會數碼化大獎」、「建造業議會傑出承建商大獎」等,每三年輪流舉行,旨在表揚業界在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議會期望透過鼓勵,激勵從業員應用科技。
面對人口老齡化、專業人才需求殷切及全球競爭等多重挑戰,建造業的未來必須依賴科技與創意驅動。創博會與「未來建造中心」的雙軌推動,正好為業界提供一個連貫而具前瞻性的轉型藍圖。隨着創科應用日益普及,香港建造業正逐步邁向更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發展新階段,為城市建設注入嶄新動力,引領未來建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