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畢業季,企業迎來新一輪人才招聘高峰。對中小企而言,選才不僅是填補人手,更是關乎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決策。多年來營運數碼代理業務,筆者深刻體會:在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技能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成敗的,是人才的心態與投入度。
香港職場節奏急速,技術更新迅速,中小企面對的挑戰尤為嚴峻。因此企業更需要具備「事業心態」的員工——他們不僅執行任務,更主動思考、積極改進,並將公司目標視為個人使命。這類人才往往能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效益,推動團隊持續成長。
相較於大型企業的制度化分工,中小企的團隊結構更為扁平,每位成員都肩負多重角色。具備事業心態的員工,會主動參與決策、優化流程,並在文化塑造與價值創造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的貢獻不只體現在技能層面,更體現在責任感、主動性與創新能力上。
此外,這類人才在面對市場波動時,能展現高度適應力與學習意願。他們願意投入時間掌握新技術、探索新工具,並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為企業注入持續動能。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而言,這種人才是穩定與創新的重要支柱。
以事業心態投入工作,員工不再只是完成任務,更是在累積職業資本。中小企提供多元角色與高度參與感,有助於快速成長、建立清晰的職涯軌跡。在中小企工作,員工能直接看到自身對業務的影響,提升成就感與歸屬感。這種主動學習與擁抱挑戰的心態,也為未來職涯奠定穩固基礎。
因此,筆者建議中小企在招聘策略上,應將「心態契合度」納入核心評估標準。除了技術能力與履歷背景,更應關注求職者是否具備長遠視野、是否認同企業願景,以及其對挑戰的態度與成長意願。在面試過程中,透過情境提問與互動交流,更能有效辨識潛在的事業型人才。
當中小企以長遠發展為導向,並以事業心態為選才準則,將更有機會吸納真正能與企業攜手前行的夥伴,共同打造具韌性與競爭力的未來。
作者:Alvis Ko
theOrigo Lt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