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SHOPLINE「雙 11」熱潮觀察:消費者選向本地商戶購物決策更傾向於「信任」非價格
名家觀點
編輯精選
2025.11.15
SHOPLINE「雙 11」熱潮觀察:消費者選向本地商戶購物決策更傾向於「信任」非價格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雙11」購物熱潮下,SHOPLINE香港根據SHOPLINE香港商戶由 2025年 10月 28 日至 11月11日 的交易數據,發現即使面對跨境電商平台的低價或免運費競爭 ,本地商戶在今年「雙11」中仍能以優質的產品贏得消費者信任,實現逆勢增長。當天(11 日)24小時內, SHOPLINE香港商戶的商品訂單總數量按年升近三成(29.1%)。單日最高銷量產品首三位依次為「褐藻糖膠」、「4頭罐頭鮑魚」、及「膠原蛋白安瓶 」,此類產品(保健品、滋補品)對品質要求極高,印證消費者更傾向選擇信譽良好、值得信賴的本地商戶。以排名首位的褐藻糖膠為例,縱使其單價達 2,500 港元,「雙 11」單日依然賣出超過 200 件,印證信任才是驅動高消費的關鍵。

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雙 11」宣傳攻勢,本地消費者依然會選擇向香港商戶購物,反映信譽和品質是港商戶的最大競爭優勢;而當消費者找到一家值得信賴的商店,他們便會傾向於重複購買,因此本地商戶應專注投資於互動策略,以維繫和留住忠誠客戶群。

「生活品質及個人形象」成為本地商戶「雙 11」熱銷產品類別

「雙 11」單日最熱門產品類別為「美容保養」及「養生/保健」,當中「養生/保健」類而產品的GMV(商品交易總額)按年增幅接近四成(+39.87%),屬所有類別中增長速度最快,平均訂單金額價值約550港元,按年上升四成;「保養」類產品的GMV亦增長超過16%,從去年的第二位躍升至榜首,當中平均訂單金額價值同樣約 550港元,反映消費者對「保養」類產品,例如護膚品或美容儀器的需求穩定且持續增長,印證消費者樂意在提升生活品質及個人形象上進行較高價值投資的趨勢。

韓國品牌早在前一個月便為今年「雙11」作出具策略性的鋪排,成功積累了龐大的關注度。「雙11」當日數據顯示,有 4 個韓國品牌成功打入 SHOPLINE GMV(商品交易總額)商戶首 20 名的排行榜單,整體韓國品牌商戶在「雙11」單日更錄得 GMV年增長三成六(35.97%)的亮眼成績。

「購物金」優惠、Shopper App、直播成為留住忠誠顧客的強效工具 「購物金」產出GMV首度超越「免運費」

今年本地商戶在「雙11」期間所推行的眾多優惠之中,「購物金」累積[註1]產出的 GMV首度超越「免運費」。「雙11」單日商戶發放多達 10,000 筆購物金,總額達到60萬港元,反映消費者期望從單次購物獲得更多更長遠利益。而「雙11」當天,顧客使用已持有的購物金而促成交易的轉化率超過一成(12%),足證「購物金」有利已建立信任關係的顧客重複購買心頭好,為商戶帶來持續性的商業價值。

自家品牌App呈現商戶獨特的品牌形象,並集會員優惠及訊息廣播等功能於一身,有效助商戶吸引顧客回頭。根據「雙11」當天數據,商戶透過自家品牌App所錄得的GMV及訂單量分別有接近2倍(+187%)及超過2倍(+202%)的增幅,當中舊客訂單佔比約八成,反映自家品牌App成功助商戶引流。而有採用Shopper App 的SHOPLINE商戶,其平均營業額比沒有採用Shopper App的SHOPLINE 商戶高出超過11倍 。

直播銷售日益普及,今個「雙11」選擇進行直播的SHOPLINE商戶數量亦按年增逾一成[註2] (12.9%)。單日有進行直播促銷的SHOPLINE商戶,其平均營業額比沒有進行直播促銷的商戶高出四倍。直播銷售亦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服裝美妝,更延伸到生鮮(如乳製品、肉類和海鮮)及藥業領域,商戶透過直播向顧客展示產品品質,贏得顧客信賴並促成購買。亦有商戶透過精準的KOL及直播策略,單在「雙 11」當日的銷售數字就佔其單日總GMV的五成,印證高效直播的巨大商業價值。

[註1] 來源:SHOPLINE 內部數據,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1 日

[註2] 來源:SHOPLINE 內部數據,2025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1 日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