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跨境電商的快速崛起,中小型企業也紛紛跨出本地市場,把觸角伸向全球。對商戶而言,如何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確保貨品安全、準確並高效地送達消費者手中,往往是成敗關鍵。當前最常見的國際運輸方式包括海運、空運與國際快遞。以下將逐一比較三者的特點與適用情況,協助商戶規劃最合適的跨境物流方案。
【延伸閱讀】環球貿易新格局:各國進口措施全面睇
對剛起步的跨境電商而言,訂單量往往不多,甚至每天只有零星數單。此時透過國際快遞公司(如 DHL、FedEx、UPS)寄送貨品,是相對簡單而高效的選擇。
優點:
派送時效有保障,通常數天即可抵達。
按重量或體積計費,對小單量商戶而言更具彈性。
簡化操作程序,並配備完善的追蹤系統,讓新手商戶更易掌握。 然而,隨着訂單量逐步增長,若仍大量依賴快遞,運費支出將明顯上升,對長遠營運成本造成壓力。因此,當業務擴展後,商戶可考慮設立海外倉庫,以 B2B2C 模式(海外存貨、本地揀貨、包裝及派送)運營,並利用海運或空運大批量運貨至海外倉,提升效益。
海運透過貨櫃船進行運輸,價格相對低廉,但運輸時間較長,一般需數星期甚至數月。海運適合運送大宗、非急件貨品,幫助商戶有效控制成本。依貨量多少,商戶可選擇:
整櫃(FCL, Full Container Load):商戶專用一個完整貨櫃。
優點:
貨物不需混裝,降低損壞或遺失風險。
無需分揀,到貨較快。
單位運費最低,極具成本效益。
缺點:
貨量需求大,彈性不足。
拼櫃(LCL,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多個商戶共用同一貨櫃,到目的地後再分拆。
優點:
彈性高,無特定貨量要求。
成本比整櫃更低。
缺點:
混載風險增加;清關與分揀需時,或延誤交付。
空運以貨機或客機艙位運輸,貨品以集裝板(ULD)集中裝載,適合重視交付速度與商品價值高的商戶。
特點:
運送速度極快,通常數天即可到貨。
安全性高,貨物損耗風險低。
適合高價值、時效性強的產品(如電子產品、奢侈品)。
可選包機服務,滿足大批量急單需求。
限制:
費用昂貴,成本顯著高於海運與快遞。
對貨品重量及體積有限制。
要擬定最佳的物流方案,商戶需同時考量多方面因素:
業務規模:初創階段可依賴國際快遞,簡化流程;隨着規模擴張,再逐步轉用空運或海運。
貨品特性:高價值、易損壞或保質期短的產品宜選快遞或空運;非急件、低價值貨品則更適合海運。
市場需求:在電商旺季或節慶檔期,消費者更看重交貨速度,快遞與空運更能滿足期望。
總體而言,靈活調整物流策略並定期檢視成效,是跨境電商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延伸閱讀】迎戰 關稅貿易戰 :電商的策略應變之道
為協助電商企業應對國際物流挑戰,ePlus提供空運、海運與陸運等多元運輸選擇,配合貨物監裝/監卸、拼箱拆箱、進出口報關、倉儲管理與逆向物流等一站式配套服務。憑藉母公司UFL Group逾55年的豐富經驗,集團擁有環球倉儲網絡,遍及東南亞、杜拜、韓國及澳洲等地。商戶可因應營運需要,選擇B2B2C海外倉配送模式或B2C直送模式。另外,ePlus亦提供外國登記進口商(Foreign Importer of Record, FIR)服務,協助尚未設立海外公司的企業取得當地進口資格,確保貨品順利通關。
文:e+Solutions 副總經理 葉翠玲(San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