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聶振邦:2024年所選246隻股份的績效回顧
名家觀點
2025.01.06
聶振邦:2024年所選246隻股份的績效回顧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一年伊始,又是檢視去年選股績效的時候。2024年共有246個交易日,筆者平均每日撰文分析一隻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市,共177隻表現優於恒指,佔比71.95%,其中在11月分析的21隻股份,全數跑贏恒指。不過相對2023年的242隻股份有193隻勝大盤,佔比79.75%略為遜。畢竟2024年恒指累升17.67%,除了終止2020至2023年連續四年跌市,表現亦是2018年以來最佳,所以去年選股要勝大盤,難度要較在2023年為高。雖然如此,選股的平均回報率卻顯著優於2023年的,達到70.23%,較2023年的39.20%高出近八成,整體表現也是2021年以來最佳。

選股必須因時制宜

至於選股分佈,2023年分析了159隻實業股,佔242隻的65.70%,於2024年初表示預期佔比降至約60.00%,意味著財技股、新股及半新股合計佔比增至約40.00%。實則2024年分析了169隻實業股,佔246隻的68.70%,佔比不跌反升,皆因大市造好實業股表現較受惠,所以由上半年佔比為61.16%(74 / 121),大增至下半年的76.00%(95 / 125)。從上半年跑贏恒指股數佔比61.16%(74 / 121),激增至下半年的82.40%(103 / 125)來看,反映下半年增加分析實業股的部署合宜,這亦道出不宜「強求死守」的年初策略預期,選股必須因時制宜。

市旺利實業股表現

再看績效分佈,先看表現較差股份,於分析後升幅少於一成的有24隻,佔246隻的9.76%,自2015年進行選股分析以來,佔比最少,亦遠低於第二低的21.54%(2020年)。於24隻股份中,有17隻是實業股,佔比70.83%,與整體選出的實業股佔比68.70%相若。但若考慮到其中5隻在去年12月13日或之後才選出,至去年底歷時普遍不足半個月,表現較差可以理解。而從表現較差股份佔比少於一成來看,若以筆者去年選股策略作部署,損手風險為低,間接反映不少粉絲在去年取得不俗投資表現。

選倍升股遠超目標

另可留意筆者去年初訂下選出30隻倍升股目標,實際選出55隻,較原來目標多出逾八成,其中升逾兩倍有13隻,五大升幅介乎4.42至6.91倍,不過只有一隻是實業股,其餘是一隻新股和三隻財技股,證明論到上揚爆發力,實業股依然有所不足,正好道出就算市旺,也不宜完全否定財技股的投資價值。於整體倍升股分佈上,實業股、新股 / 半新股,以及財技股相對是32、2和21隻,佔比為18.93%(32 / 169)、16.67%(2 / 12)和32.31%(21 / 65),倍升股命中率於財技股較高,較實業股多逾七成。

論到財技股,筆者集中在三個選股類型,就是配股、供股和估值偏低,去年分別選上29、27和9隻,可見在財技分析上以配股和供股為主,皆因較易掌握股價上揚時點。尤其是供股操作,上市公司發布供股公告時附有「預期時間表」,若大家像筆者一樣能洞察哪些時點大戶較大誘因推高股價,於持股短時間內取得不俗回報的機率甚高。於上述27隻以供股為切入點的選股,其中7隻見倍升,佔比逾1 / 4,高於實業股命中率不到1 / 5(32 / 169)。至於配股和估值偏低的選股、其他值得探討重點,以及2025年展望,留待下回再續。

撰文:聶振邦(聶Sir)

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延伸閱讀:聶振邦:恒指兩位置具預示性 悶市選股穩陣為上留意百威亞太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