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倡導性別平等指數及廣泛提倡多元、平等和包容(DEI)的背景下,專攻女性市場確實是一個明智的商業策略。香港都市節奏快速,商區林立、人口密集,純女性健身室的興起不僅滿足了女性對隱私的需求,也反映市場對女性健身商機的關注。近年來,這類健身空間以「安全」、「自在」為賣點,吸引不少女性加入。然而,這究竟是女性的自主選擇,還是市場的刻意分化?
香港健身市場持續擴展。截至2024年,全港約有900至1,000間健身室,包括連鎖品牌、小型獨立健身房及專門運動中心。根據香港體育及健身行業報告,約12%的香港人口(超過90萬人)擁有健身房會員資格,而近五年內女性會員更增長約20%,反映市場對女性健身需求的重視。
女性專屬空間的需求與隱憂
一般健身室以男顧客為主,不少女性在運動時會感受到旁人目光,擔心動作不準確、體態未盡完美或發力時面容扭曲。純女性健身室的出現,確實讓女性能在較私密的環境下運動,減少心理壓力。然而,這是否無意中強化了「女性需要被保護」的觀念?此外,女性健身市場長期被「減肥」與「塑形」主導,這是否真正回應健康需求,還是加重了外貌焦慮?隨著女性健身人口增加,市場開始出現更具包容性的選擇。例如,部分純女性健身室開始強調功能性訓練、力量訓練,而非僅限於「瘦身」,讓女性擁有更多元的運動選擇。女性專屬健身室的興起,究竟是為了提供真正的自由,還是另一種迎合市場需求的方式?
市場策略的分化
純女性健身室回應了女性對隱私與舒適的需求,尤其是進行重訓或高強度運動時。然而,「女性專屬」這個概念是否已淪為市場營銷手段?這類健身室雖然鎖定特定客群,卻必須以獨特服務維持競爭優勢。除了純女性健身室,市場還出現其他專門化趨勢:運動治療健身室專注於運動康復、物理治療及長者訓練,為受傷或體能較弱的人士提供安全運動空間;家庭健身室則提供親子運動、孕婦訓練及全齡健身計劃,讓各年齡層的家庭成員一同運動,共同實踐健康生活。
家庭健身室Auncel wellness創辦人Angel(健身教練資歷10年)分享:
「香港都市人各有各忙,我提供一個場地不僅可以做運動,更是一個家庭聚會的空間,實在是一舉兩得。我經營家庭健身室已有兩年多,在我的健身生涯中,一直以來都鼓勵家人運動,同時擔任他們的教練,這份經歷促使我成立家庭健身室。我親眼見證家人一起運動能增強彼此動力,互相鼓勵持之以恆,共同分享健康生活的樂趣。我媽現在六十多歲,比很多同齡女士更有活力更年輕!」
純女性健身室及其他專題健身室的崛起,反映市民不分性別、年齡都追求自主和健康生活。隨著啟德體育園落成及各類運動盛事興起,政府、業界及專業人士積極參與,推動全民運動文化。目前,香港的潛在健身人口仍然龐大,全民運動意識有待提升,擴大市場規模將能為健身及運動行業帶來更多機遇。從長遠角度來看,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不僅能改善個人生活質素,還能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更健康的城市。
撰文:
袁若愚 《綠金Afternoon Tea》
涉獵財金傳訊界逾十多年,修讀文化研究,中女一名,早於2015就涉足ESG,瑜珈、冥想、閱讀、貓咪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