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聶振邦:恆指能否展新升浪待觀察 比亞迪現屬防守股可吸納
名家觀點
編輯精選
2025.08.26
聶振邦:恆指能否展新升浪待觀察 比亞迪現屬防守股可吸納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市場對上周五 (8月22日)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講內容解讀正面,為9月聯儲局宣佈減息帶來憧憬,不但刺激當日美股上揚,環球利好投資氣氛也帶動本周一 (8月25日) 恆指大升逾490點,收報25,829點,為2021年10月27日以來首度收高於25,800點,距今已近三年零十個月。周一大市成交金額約3,697億港元,為4月11日以來最高,「價量齊升」理應可對港股後市感樂觀。不過目前恆指處於接近四年高水平,僅見一天收高於25,800點便視為有力續升,未免看法太草率。

股價從高位回落約三成

若見直至本周五 (8月31日),恆指仍見收於其上再下結論較合宜。事實上,周一下午4:30期指收報25,864點,而從夜期於下午5:15開市,截至晚上10:00美股已開市半小時,期指均在25,864點以下,為恆指本週要持續收高於25,800點帶來暗湧。面對恆指能否展開新升浪有待觀察之際,選股重防守性投資者不妨留意比亞迪股份 (1211),2025年5月23日高見159.27元 (暫為2025年最高價,經拆股調整),之後不斷反覆向下,較今年8月11日低見109.30元,約兩個半月累跌逾三成一。

今年首季溢利已見倍翻

於8月25日收報115.80元,較2025年高位過後暫時最低價高出5.95%,少於一成差距偏小,並考慮到現處2025年2月7日以來的低水平,距今歷時約六個半月,反映現價進場風險不大。集團主要從事三項業務:1) 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2) 手機部件及組裝服務;以及3) 汽車及相關產品。集團將於8月29日收市後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目前回看截至2025年3月底的第一季業績表現,股東應佔溢利增逾一倍至約91.55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3月底資產淨值約2,333.61億元,而截至今年3月底已發行股數約30.37億股 (A + H股),計出每股淨值折合為82.4371港元。

三重估值分析均見吸引

每股淨值經1拆3調整為27.4790元,相對今年8月25日收報115.80元,市賬率為4.21倍。市賬率高於1.00倍反映就基本面而言現價偏高。然而,參考截至2020至2024年12月底,以及截至2025年3月底之每期市賬率為1.38至8.74倍,平均值為4.80倍,高於現時的4.21倍,反映現價實則偏低。平均值相對每股淨值為82.4371元,計出每股合理值為395.40元,經拆股調整為131.80元,較現價115.80元之潛在升幅為13.82%。另以市盈率及市銷率作分析,得出每股合理值分別是521.10和431.70元,經拆股調整為173.70和143.90元,較現價115.80元之潛在升幅為50.00%和24.27%。

綜合上述三種分析,每股合理值為131.80至173.70元,平均值為149.80元,筆者認為集團的每股合理值不少於此值,表示現價有上升空間,較現價產生潛在升幅接近29.50%;若連同2024年每股股息折合為1.6219港元 (經拆股調整),股息率超過1.4厘,預期一年回報率接近31.00%。參考策略為進取者可於現價或以下買入股份;謹慎者可於104.00元或以下買入;保守者則可於92.50元或以下買入。此股顯然屬中長線投資性質;止蝕位為買入價下跌20%可考慮離場。

撰文:聶振邦(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