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口邊」是一句民間俗語,出自《水滸後傳》,意思是只要開口問路,就能找到方向。而廣東話亦有句「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提醒我們不要做井底之蛙。跳出香港發展,最重要是懂得隨機應變,並找到可信賴的朋友。一枝可靠的「盲公竹」,勝過千両黃金。
香港企業要到海外發展,筆者認為首先要認識「四寶」:香港政府駐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ETO)、香港貿易發展局(TDC)駐當地辦事處、當地的華人商會,以及中國駐當地的大使館。這些專為港人港商服務的機構,能提供專業而詳盡的資料,可靠且最新的資訊,有助港企合法合理地開拓當地市場。
若香港青年希望把握中國內需市場的潛力,前往各省市投資創業,除了上述「四寶」,還可尋求當地專門推廣和支持香港青年創業的機構。這些機構不僅是「盲公竹」,更可提供創業孵化器、辦公室、安排商業模式演示、由資深企業家帶領的師友計劃,甚至是創業基金等支援。
筆者最近到訪位於廣州的「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下稱「中心」),了解其為香港青年創業者提供的服務。廣州天河區作為廣州的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和城市客廳,GDP已連續17年位居廣州首位。天河區聚集了各級政府機構、市場與社會服務組織,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投資創業者及企業提供專業、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透過天河中央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等多區域協同發展,天河區正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已建成的粵港澳合作發展重大平台,更是大灣區首屈一指的總部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高端服務中心及國際交往中心,成為港澳青年前往內地創業的首選之地。
筆者最近到訪位於廣州的「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
本年六月中心監事黃偉健(右三)及秘書長黃遠豐到訪香港專資會進行交流。
2023年獲香港青年工業家獎的奥迪美集團執行董事陳緯邦(Calvin),也是該中心的理事。
該中心結合「公益機構、創業基地、創投聯盟」三大功能板塊,專注為港澳青年提供全面的創業孵化與加速服務。自成立以來,已成功孵化超過600家港澳青年企業,助力他們在內地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獲得各大投融資機構注資的企業有40多家,估值超過千萬的企業有28家,估值過億的更達16家,累計服務港澳青年超過一萬人次,為推動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獲香港青年工業家獎的奥迪美集團執行董事陳緯邦(Calvin),也是該中心的理事。Calvin在繁忙工作之餘,積極服務社會,今年更參與「YIC飛越灣區體驗計劃」,分享他在大灣區營商及產學研方面的寶貴經驗。
香港人的創業鬥志非常出眾,當中蘊含堅毅的獅子山精神,以及剛柔並濟的彈性和執行力。跳出香港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應善用「四寶」,並結合內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與支援,定能開創一番新天地。
「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為香港青年創業者提供的服務。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