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特朗普就任後推出包括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引發美國及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美國股市卻逆勢走高。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都於今年創出新高,截至2025年9月8日,上述二個指數均上漲超過10%。與此同時,中國股市也似無懼通縮與經濟陰霾之勢,上證綜指創10年新高;恆生指數也表現不俗,纍計漲幅超過15%。這不禁讓人深思:中美兩地股市能在逆風中走高,背後因素為何?而美聯儲或即將啓動降息,對中美經濟及股市會帶來什麽影響?
美股高位運行AI板塊為重要助力 市場處矛盾抉擇中
雖然市場普遍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企業利潤帶來威脅,而重壓下的美聯儲公信力也受到質疑,但美國股市卻表現强勁,截至2025年8月底,標普500指數一年來創多次歷史新高,而從今年4月的低點起算,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0%。在今年的上升行情中,AI板塊可謂功不可沒;「七大科技巨頭」成為市場回報的核心驅動力,包括英偉達等AI /科技龍頭公司,就貢獻了漲幅的六成以上。AI板塊中,博通(Broadcom) 第3季AI晶片營收年增高達63%,預計第4季將增至66%的年增率;這樣的表現不僅刷新歷史,也讓該股衝上新高。儘管面臨博通帶來的競爭壓力,投資者仍看好英偉達強大的CUDA生態系統,即便英偉達的市場份額可能從現今70%的高點下滑,其龐大開發者基礎與平臺優勢,仍在全球行業内具長期領先潛力。
然而,看似動能十足的美股市場,卻已陷入矛盾的膠著中。據最新調查數據,有高達91%的基金經理認為美股已被高估,卻缺乏真正能衝擊泡沫的催化因素。即便存在估值擔憂,市場仍因預期美聯儲將啓動降息,而未立即引發資金撤退。另一方面,美國家庭債務信貸市場也持續釋放消費者韌性。數據顯示,第二季信貸總額增加1850億美元,其中信用卡餘額季增約270億美元,顯示家庭消費仍有活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企業盈利與股市預期。
就業數據修正觸發降息預期升溫 降息後或對多方面帶了影響
根據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初步「基準調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間,美國實際新增就業人數被下修了911,000人,相當於每月平均少增加近7.6萬,折射出勞動市場遠比先前認定的疲弱。這是自200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就業修正,影響深遠。
這一數據更新迅速引爆市場動盪。美股與美元同步受壓,投資者迅速提高對美聯儲即將於9月降息的預期。債券市場亦表現出類似反應,受就業數據修正與市場預期降息,美國國債10年和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下行。我們認爲長債收益率的變化,是評估美國經濟與風險資產健康狀態的關鍵,若美國30年期國債利率突破5%,恐對風險資產形成壓力。
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已愈演愈烈,短期內為股市注入強勁流動性,但若美聯儲於9月如期降息,可能會引發“利好出盡”的拋售行情,導致投資者回撤;尤其9月,通常是美國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之一,加上養老金和共同基金季度再平衡、散戶活躍度下降,以及企業回購減少等因素,股市或將面臨回調壓力。
在美元屢遭壓力之下,我們認爲美元或已進入長期弱勢格局。自特朗普政府4月對多國徵收廣泛關稅以來,部分資金已逐步分散至非美元資產,以分散匯率及地緣政治風險,對美元形成壓制。同時,美國財政赤字擔憂、關稅效應,若再加上美聯儲降息,或會削弱美元避險資產地位。當然,資產重新配置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且大型資金動態也極為謹慎,因此,美元的具體走勢還需進一步密切關注。
面對美元的可能疲弱,及海外資產收益相對提升,中國資本外流意願強勁。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2025年7月透過境內銀行向海外匯出的證券投資淨額達58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不過,中國政府對此外流態度相對開放,希望透過資本賬戶的逐步自由化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在美聯儲降息的背景下,中美利差收窄或將降低外流風險。
多因素驅動下中國股市轉強 短綫上漲機遇與風險並存
在政策助力與市場重估下,中國股市近期展現明顯動能, 惟複雜基本面仍值得警惕。受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步放寬購房政策的刺激,加上貸款規則放鬆,地產板塊走強,開發商股如碧桂園、世茂集團一度漲幅較大。然而,房地產板塊的基本面仍疲軟,行業整體前景仍未明朗。
恒生指數的季度調整成為另一觀察重點。泡泡瑪特、京東物流與中國電信等公司將於9月8日起加入成份股,恒指成份股由85增至88,預計可潛在吸納指數型資金流入市場。此外,中國散戶手中持有高達23兆美元的現金儲備,若逐步流入市場,將成為龐大資金推升力量。然而,整體投資熱情仍仰賴政策續發力與經濟回暖信號的明確。儘管中國基本面仍面臨諸多問題,但市場情緒已有改善,我們認爲股市反彈或有進一步的持續性;整體而言,中國市場在政策激勵、指數調整與資金流入推動下,行情或具備短中期的活力。然而,若經濟基本面未如預期改善,市場回調風險將上升。
慧橋國際及慧橋日本投資開發株式會社 創始合夥人及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