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廖錦興:敦煌歷史文化之旅
名家觀點
編輯精選
2025.10.10
廖錦興:敦煌歷史文化之旅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提起古代絲綢之路,你可能會聯想到滿載香料和絲綢的駱駝商隊,在沙漠與山脈之間蜿蜒前行。時至今日,「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高速鐵路和深水港等區域基建項目,同樣延續了這份跨越疆界的聯繫精神。2014年,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溫故知新,絲綢之路是指從漢唐古都長安出發,經甘肅、新疆,通往中亞、西亞、歐洲,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最遠可達西亞諸國。這條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西方通道,承載著無數歷史、文化與經濟的印記,促進了藝術、宗教、哲學、科學、技術及語言等各方面的交流與融合。中國於2013年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即「一帶一路」倡議,令這條絲路再次重回世界舞台。

筆者上月首次踏足絲路重鎮——敦煌。敦煌在春秋時期稱為瓜州,戰國時屬大月氏國,西漢武帝將河西地區納入版圖,正式由漢族統治,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敦煌市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更是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以及漢代長城邊陲玉門關和陽關的所在地。

與所有旅客一樣,筆者第一時間前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莫高鎮、鳴沙山東麓斷崖上的莫高窟參觀。洞窟分佈高低錯落,上下最多達五層,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目前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莫高窟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並列為中國三大石窟。

alt not available

月牙泉地處古沖洪積扇之間的窪地,鬆散沉積物中的地下水不斷流入泉中。

alt not available

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這一世界奇觀。

alt not available

鳴沙山的「五色沙」指的是包含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的沙粒,這些顏色差異源於沙粒所含的礦物成分不同。

而在敦煌城南不遠的月牙泉,是環抱於鳴沙山中的一灣清泉,東西長242米,形如玄月,因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地處古沖洪積扇之間的窪地,鬆散沉積物中的地下水不斷流入泉中。儘管星移斗轉,風嘯沙鳴,月牙泉依然碧波粼粼,宛若明鏡,深情映照著鳴沙山。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這一世界奇觀。鳴沙山的「五色沙」指的是包含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的沙粒,這些顏色差異源於沙粒所含的礦物成分不同,例如白色沙粒主要由石英組成,紅色沙粒主要為長石,而其他顏色的沙粒則由不同岩石的碎屑構成。

筆者一位非常敬重的已故工業界前輩王敏剛先生,自1995年便在敦煌投資開設敦煌山莊酒店,致力推動絲路旅遊經濟,不遺餘力。在敦煌山莊內見到他的語錄:「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最集中的體現,大量最珍貴的中華文化資源是不可替代的資源,只要捷足先登,在嫁接現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後,將會創造出難以估量的經濟價值。」字裡行間可見他對中華文化的重視,以及對發展歷史文化旅遊產業的決心。

若想透過影像欣賞敦煌的歷史文化,建議搜尋並收看由CCTV製作的《大敦煌》。

alt not available

莫高窟。

alt not available

已故工業界前輩王敏剛先生,自1995年便在敦煌投資開設敦煌山莊酒店,致力推動絲路旅遊經濟,不遺餘力。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