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鋪天蓋地討論2025年5月1日起「取消強積金對沖」,不少打工仔憂心忡忡,擔心影響退休儲備,甚至有人說「血本無歸」?到底真相如何?我今天就跟大家拆解這個話題,並且教你計算對沖金額,讓你未雨綢繆。
什麼是強積金對沖?
過去,僱主可以利用員工的強積金供款來「對沖」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簡單來說,就是用員工自己的強積金來支付遣散補償。這樣的安排在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將會被取消,意味著僱主不能再從強積金供款裡「扣數」,員工退休儲備不會被削減,同時亦會導致僱主需要為員工額支付長期服務金,增加企業的成本。
取消對沖對你有何影響?
對僱員來說好處是退休儲備更有保障,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不會影響你的強積金帳戶。但壞處是政府雖然提供過渡性資助,減輕企業短期的財政壓力,但餘下的款項需由企業主支付,這樣會增加企業長期財務壓力,未來可能會影響員工的聘用政策,在對冲方案取消前與員工簽定新的僱員合約。
強積金對沖計算方法(2025 年前 VS 2025 年後)
先來看看一個例子:
案例:運輸行業的陳生
陳生月薪 HK$20,000,在 A 公司工作 9 年。
情景 1:2025 年 5 月 1 日前被解僱(可對沖)
長期服務金:HK$20,000 × 2/3 × 9 年 = HK$120,000
僱主的強積金供款累算權益:HK$108,000(可用於對沖)
僱主只需額外支付 HK$12,000
情景 2:2025 年 5 月 1 日後被解僱(不可對沖)
僱主必須直接支付 HK$120,000
政府提供過渡資助:HK$50,000
僱主仍需支付 HK$70,000
未來幾年,政府會逐步減少資助,直至 2045 年全面由僱主承擔。
僱主應如何應對?
1.設立額外的企業退休基金:
取消對沖後,老闆們應該提前規劃資金,以應付未來遣散費開支,僱主可以透過為員工配置不同的理財產品,預留遣散費儲備及賺取回報,避免一筆過支付的財政壓力。同時在會計帳目上這筆儲備亦可以成為企業的營運成本,可享有稅務優惠。
2.尋求政府資助與財務規劃:
政府將提供 最高 50% 的 長期服務金補助(設有上限),僱主應了解申請條件及程序,以減少財務負擔。
員工應如何應對?
查詢強積金帳戶結餘:在取消對冲後,僱員要確保自己的強積金供款不會被用來抵銷遣散費或 長期服務金,僱員應確保自己的 MPF 帳戶資金未被扣減,詳情並可向相關的強積金服務供應商查詢。
計算自己的應收長期服務金:在被遣散或裁員時,應確保僱主依法支付應得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若對款項有疑問可以尋找相關的專業人員協助包括強積金服務供應商及積金局作出查詢。如僱主未有按規定支付,可向勞工處或勞資審裁處提出申訴。
總結:提早規劃,迎接無對沖時代!
強積金對沖的取消,對僱員與僱主皆帶來重大影響。對僱員來說,退休儲備更有保障,不再擔心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削弱強積金的累積。然而,對僱主而言,未來的人力成本將上升,財務安排需更謹慎。
僱員應積極管理 MPF 帳戶,確保供款未被錯誤扣減,並掌握自己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權益,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僱主則需提前規劃財務,包括設立遣散費儲備、善用政府資助及優化人力資源政策,以減輕長遠成本壓力。
無論你是僱員還是僱主,這場改革都意味著必須更早開始財務與退休計劃。趁早行動,才能在新制度下穩健前行!
撰文:Jay Lam(年金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