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吳子倫:《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需要詳加思考的三個細節
名家觀點
2024.12.06
吳子倫:《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需要詳加思考的三個細節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下稱《藍圖》)終於在近日正式發布。《藍圖》為實現香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六個發展願景而訂立了四大發展方向,讓香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之前確立了一個前進的方向;而文體旅局更會聯同重要策略夥伴和各持分者共同落實工作,加強《藍圖》成效。雖然《藍圖》只是一個指明工作方向的框架,但為了確保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得以實現,筆者建議文體旅局應多考慮以下細節。

第一、清晰界定「文藝創意產業」與「文化藝術事業」的目標與策略。《藍圖》第一章便點出了「文藝創意產業」與「文化藝術事業」的區別,前者是可以納入經濟範疇的文化產業,而後者則是特定藝術形式的高雅文化。兩者所需要的政策支持及發展路向是不盡相同,「文藝創意產業」重視營商條件,傾斜的支援政策讓企業可以創作更多產品和作品,以應對市場的需求,為國家、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而「文化藝術事業」則更多考慮資助方式,如何以各種平台向國際友人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香港故事。倘若不清楚區分建立績效指標,並按需要制定政策,將會令措施難以精準推動文化發展,工作事倍功半,有必要認真審視。

第二、選出香港最具發展優勢的「文藝創意產業」項目。要讓一個產業發展起來,必須選取具優勢的項目,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傾斜,並定期進行策略研究以支持政策措施調整。《藍圖》作為方向性文件,當中沒有指出具發展潛力的項目是可以理解的,但文體旅局絕不能迴避有關問題。近年,《毒舌大狀》、《明日戰記》到《九龍城寨之圍城》、《破地獄》多齣香港電影取得了優異票房,在《藍圖》也看出了打造「流行文化之都」地位,推動及支持「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等,電影將會是重要的「文藝創意產業」項目之一。可是,立法會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香港電影的海外收入正在下跌,政府有必要審視支援策略。回看韓國,其文化產業出海之所以成功,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CCA)的策略得宜。KOCCA經常主動出擊,並且有自己的產業政策研究中心,持續作出市場分析和策略研究,緊貼時刻變化的市場。改組不久的文創產業發展處應在職能上多作參考,多與智庫及文體業界進行交流和開展研究項目,確保具潛力的產業得到合適的支持。

第三、為推動盛事訂立工作目標,讓「盛事」與「經濟」得以並存。國家主席習近平經常強調「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盛事是重要的表達方式,能有效對海外遊客講好中國故事。現屆特區政府強調「盛事經濟」,這是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而《藍圖》亦有專門部分作出討論。不過,香港的「盛事」數目實在太多,2024年全年有200多項,當中多少具顯著經濟貢獻的絕對值得反思。在剛過去的立法會大會,霍啟剛議員就提出了「探討全方位機制改革,強化盛事之都角色」的議員議案,探討盛事定義、場地建設、場地分配、融資等各項機制改革,有40位議員亦就議案發表意見,相信已經有效向政府反映意見。政府近日優化了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審批準則,加強受資助活動須具備帶動旅遊及經濟的元素,讓公帑用得其所。盼望往後政府能繼續按經濟貢獻為「盛事」作出分類,定好目標和策略,做到以結果為目標。

總括而言,《藍圖》的推出絕對是一件好事,但仍需要不斷在細節上多加琢磨,以大灣區思維制定執行策略,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及橋樑的獨特優勢,配合三中全會《決定》提到的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要求,為國家做好文化軟實力輸出的工作。

撰文:吳子倫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遼寧省青聯委員、國家策略研究中心總裁


延伸閱讀:吳子倫:國安家好「香港號」全速向前!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