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港股專家】王贇:美國晶片業可能拖垮中美貿易談判


圖片來源: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WSJ

美國晶片業可能拖垮中美貿易談判

自從上月開始,中美兩國不停地就貿易紛爭談判。2月15日,美國傳媒表示,為協助美國減低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中國願意加大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包括大豆、液化天然氣、原油,以及本文的主角:晶片。

在智能化電子產品盛行的現今社會,優秀高端的晶片是核心零件,這些晶片主要來自美國的知名廠商。中國的晶片製造技術不如外國成熟,產能亦無法應付自身龐大需求,多年來需要依賴外國進口:

根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的資料,在接近2500億美元的晶片進口中,有800億來自美國的公司,包括那些在東南亞和南美設廠,出口到中國的美國公司。而美國直接出口到中國的晶片等半導體,只有幾十億美元,因為美國企業的國外工廠出口數字,並不計算到美國帳上。

中國開出加大從美國直接進口晶片達2000億美元的建議,只能透過工廠轉移來完成。原因是中國建議將這些在非美地區的工廠,轉移到中國境內,並以技術進口的形成,在帳目上將出口數字加到美國帳上。美國晶片業巨頭,包括Micron、AMD和Intel都紛紛反對,因為它們都信不過中國對專利和技術的保護。

對美國貿晶片業來說,中國的建議完全沒有誠意,而且企圖過份明顯:利用美國的技術優勢,達到「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業升級目標,並控制全球晶片供應鏈的生產和銷售兩個重要的環節。

中美貿易談判美方的首席談判代表Robert Lighthizer支持晶片商的立場,而且正在迫壓中國調整產業補貼等政策。中國想獲取美國晶片業生產線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同時也反映了對自主研發和製造晶片的信心低下。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發表的任何資料或意見,概不構成購買、出售或銷售任何投資,參與任何其他交易或提供任何投資建議或服務的招攬、要約或建議。本專欄所載的資料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擬備時並無考慮可能取得本專欄的任何特定人士的個別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本人並無持有以上論述的投資產品。本專欄並不存有招攬任何證券或期貨買賣的企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