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迎戰16度:工業垃圾湧入 藉機推動「綠色經濟」


不少「洋垃圾」以循環再造為由進口本港,造成本地工業垃圾大升。

自中國於二○一八年一月起實施全面禁止進口二十四種「洋垃圾」的政策。全球多國陷入「垃圾恐慌」,大批歐美洋垃圾轉戰亞洲各地。當中,香港原來亦已成了一個淪陷點。其實垃圾回收價值不能忽視,只是一般本地回收商在苦無配套下,令很多有回收價值的垃圾淪落堆填區,故促進本地回收商升級改善技術已成為燃眉之急。

綠惜地球早前向統計處索取去年垃圾棄置量數據,無論家居、工商業的人均廢物棄置量均有增無減。其中工業垃圾棄置量更不尋常地連續兩年大幅增加,去年棄置量為一千三百八十公噸,比一七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四點四。由於一七年時,本港的工業廢物棄置量已較一六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顯見情況或已「失控」。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估計,工業垃圾飆升是「內外夾擊」造成的,近年內地收緊廢料入口標準,於是不少「洋垃圾」以循環再造為由改為進口本港。他指,近年新界區增加了不少塑膠處理公司,均是由外國進口垃圾後,抽取貴價物料轉售,但剩餘的物料就棄置至本港堆填區,這大大推高了工業垃圾數量。另外,在內地收緊進口標準下,部分本地廢紙及廢膠無法出口,亦增加棄置量。

此外,環境局曾定下目標,要把都市固體廢物(即工商業及家居總和)的每人每日棄置量,減低至一公斤。不過,綠惜地球取得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八年人均每日棄置量反由一七年的一點四五公斤增至一點五三公斤,增幅達百分之五點五,遠高於百分之零點八的人口增長率。朱漢強促請政府落力防止外來低端廢物湧入,免令香港當上「垃圾崗」。

同時,應加強本地的回收及再造能力;而政府和立法會亦應爭取在本立法會年度內,盡早通過廢物按量收費政策。

垃圾具一定價值

其實工業垃圾不是沒有價值的,近日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發表報告,指出美國「綠色經濟」每年產生一萬三千億美元收入,佔美國GDP約百分之七,更創造了近九百五十萬個工作崗位,相當於美國勞動力的約百分之四。

中國國務院公布自二○一八年起,禁止二十四種固體廢棄物進入中國。

報告指,當地的環境企業近年出現了大規模的成長,如空氣污染、回收和廢棄物管理、土地補救和水處理等領域,顯見回收業商機不容看少。

不過,垃圾回收的價值亦有不同層次,當中低端的垃圾回收業即使有利可圖,但對環境造成損害卻往往得不償失。以印尼為例子,位於爪哇的一條名叫班亨(Bangun)的鄉村,當地村民們就是從外來的垃圾堆中尋找塑膠和鋁材出售給回收公司,或是找一些燃料給豆腐製造商作為燃料。

分類垃圾賺來的錢能用來資助各種活動,其中有村民指出:「每年有十七至二十位村民可以去朝聖,都是靠用垃圾賺來的錢。」亦有村民指回收垃圾讓他得以支付孩子的學費,還讓其家庭買到更多牲畜和房子。不過,雖然回收業賺到錢,但大量的垃圾其實威脅村民的健康。環境組織Ecton的研究發現,班亨村的地下水和附近供給五百萬人飲用水的Brantas河,已經被塑膠微粒污染。

香港一直以來,以「左手來、右手去」的方式,把回收廢料運往中國賺錢。根據環保署數字,一六年香港回收的一百九十一萬噸都市固體廢物中,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出口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才加工循環再造。因此,香港的回收業跟印尼的鄉村可謂分別不大,普遍處於低端水平,再加上本地的人力成本高,所以回收業更難賺錢。而且香港土地不足,本地垃圾已為堆填區帶來龐大負擔,在如此困局下,若接收海外垃圾,將加重壓力。

回收業必須升級

香港若要擺脫這種困局,一方面需要對垃圾進口有更嚴格規定。另一方面,垃圾回收業必須要升級,才能得出相符的價值。以可口可樂為例,該公司夥拍兩企業透過解聚合作用(depolymerisation),把從海洋及海灘撿拾的低質量廢膠分解,剔除雜質後,再重塑成原材料,製造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膠樽。這是一個成功將低質量廢膠轉化成高質量膠樽,令廢膠再現第二春的例子,絕對值得香港跟從的方向。

政府若能補貼回收商,可以推動整體回收市場的發展。

本港部分回收商近年亦有升級行動,以在元朗設有回收工地的瀚康集團為例,公司投資了五千萬港元添加新機器、場地、壓縮車,以把廢料「產品化」。在新技術下,有別於過往香港回收商只是把回收垃圾壓縮便運走,這些機器可以把不同的塑膠分類,也可因應各類型塑膠相應地製作出不同的成品,例如再生膠粒或是工業用打包帶,據稱每日可處理一百至二百噸廢料。

瀚康董事長林少華認為因應中國的禁令,回收行業正面對行業轉型的時候。現在除了把產品做到符合中國政府的進口要求,亦要符合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規定,這樣才可以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過,因應人力、運輸經營成本持續上升,而產品價格以及銷售渠道前境未明朗下。對整個行業來說,這些投資充滿著風險。

仿台灣補貼模式

分析指出,港府可效法台灣推出生產者責任制,商家向政府管理的回收管理基金徵費,政府以補貼垃圾處理費用的方式填補回收商的虧損,加上政府優先採購合規的再造產品,為下游增加出路,令回收業可穩定營運。而這種方式在台灣推行後,廢料回收量在○○至一六年間大增近六倍。

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主任黃煥忠形容,本地的回收商仍在苦苦掙扎,每當回收物的市場價過低時,回收商避免虧蝕便拒絕回收,政府亦沒有營運基金確保回收市場價格平穩。所以政府若以補貼垃圾處理費用的方式填補回收商的虧損,雖然回收商未必「賺大錢」,但至少不會「蝕住做」。這做法可以推動回收市場發展,市場氣氛愈好,回收商便有錢賺,當市場不穩時,回收商亦可靠補貼維生。

此外,加快推出垃圾收費政策亦是加強減廢及推動回收的方式。台灣的台北和南韓的首爾這兩個城市都通過類似的計畫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垃圾處理。

學者認為香港不一定要推出類似上海的強制垃圾分類措施,一來本港沒有相關的法規作規管,二來會引起巨大的社會紛爭。反而回收政策應以便利民眾為先,建議當局可增設更多回收點,並設統一垃圾中心處理垃圾分類。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