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貢獻「一帶一路」 香港上新台階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週初已圓滿結束,共有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七十多個國際組織參加,當中包括二十九位元首和政府首腦,成為建國以來由中國首倡舉辦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活動。 事實上,「一帶一路」跟被譽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被視作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促進內地經濟轉型、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內外聯動的兩大部署。 過去四年以來,中國跟很多國家達成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其中既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等硬體項目,也包括通信、海關、檢驗檢疫等軟體項目,還包括經貿、產業、電子商務、海洋和綠色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規畫。 展望未來,中國更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一千億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三千億人民幣。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亦將分別提供二千五百億和一千三百億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還將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持「一帶一路」項目。 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隨着本欄一直指出,香港擁有內地城市包括上海遙不能及的優勢— —完善的法制、自由的貨物以至資金的進出,及高水平的英文,加上「一國兩制」的優勢,因此必定獲得重用,作為示範的楷模,繼而從中得到巨大利益,國際地位得以提升到另一個台階。 其實,從回歸前一百五十年,到回歸後這二十年,中國亦十分需要香港,雖然隨着經濟愈來愈發展,需要的形式不同,但程度卻沒有減少,從前可能是資金,現在則是一個示範;反觀香港,則一直以來對內地的貢獻無與倫比的同時,亦有互惠互利。 淨計「設施聯通」,即橋樑、隧道、公路等基建,香港在設計、建造和營運上,就連歐洲國家也要學習,港鐵以鐵路加地產的方式取得巨額盈利,便極度值得其他地方借鏡。更何況「一帶一路」豈止基建般簡單?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所言,香港具備四大優勢——區位、開放合作先發、服務業專業化、文脈相承,因此可以在此國家戰略大局中發揮作用,包括打造綜合服務平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投融資平台建設;聚焦人文交流,以及深化與內地合作。簡而言之,就是除了金融服務業首當其益,一眾專業服務業,包括會計、律師等,統統都會受惠。

①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必定需要利用香港。

②香港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借鏡,譬如鐵路。

③專業服務業,包括會計、律師等,都會受惠。

①兩位局長被免職,傳聞實際上是「被炒魷」。

②曾德成的「死因」,被指處理青年工作不力。

③佔領運動的問題,在於年輕人參與度極高。

Related Articles